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范厚明 《水运管理》1998,(4):10-12,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往来进一步扩大,各种方式的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增多。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更好地推进对外贸易协调、稳定、高速地发展,我国相继在上海、天津、深圳、大连等口岸城市建立了保税区,在这一区域内进行国际贸易、中转运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展览、金融等业务。这一方面加强了我国与国外的经贸联系,拓展了城市功能;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口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保税区的设立和发展是建立在口岸优势(主要指港口优势)上的。之所以在大连设立保税区,主要是由于大连有一个天然良港。因此,要充分认识保税区与港口的性质和功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共创大连经济的繁荣。 一、我国保税区的特点 1.我国的保税区是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特区 从1991年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以来,经过7年的发展,保税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经济成份。从目前的资料上看,我国的保税区具有了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仓储、展览展示、货物运输、金融等功能,基本上具有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自由贸易区在国际上经过几百年的成长和发展,至今不衰,而且被写进了关贸总协定正式  相似文献   

3.
4.
5.
王海平 《水运管理》1997,(1):10-11,45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港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功能角度而言,中国的港口正快速地朝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     
《港口科技动态》2004,(9):38-39
  相似文献   

7.
8.
港口与保税区实行区港联动,是我国加快经济外向型发展,最终建立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的探索和尝试。天津港依靠已有的政策优势和基础条件,成为区港联动的试点之一,这为天津港区的航运产业和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董帮友 《中国水运》2012,(10):38-39
国际、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和最发达的城市,都与港口、水运有关,要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目标,发展的重点就是港口经济。本文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准实施,分析了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是承接产业转移核心中的核心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后,世界五百强、国内上市公司等大量企业将落户合肥,城市物流量大,须发挥水路运输优势,规划建设合肥(港)综合保税区,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运输功能向港口综合物流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李力 《水运管理》1997,(2):15-17
世界上的自由贸易区大多设在海港或空港或附近,甚至与港口连在一起,有的港口本身就是自由港。港口对于自由贸易区来说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港口是自由贸易区的进出口通道或咽喉,港口经济发展了,就自然带动自由贸易区的繁荣和发展。反之,自由贸易区的繁荣与发展又促进了港口经济的繁荣。凡是成功的自由贸易区大多都是与港口经济分不开的。因此,人们很形象地把自由贸易区与港口的关系比喻为唇齿相依,若港口经济不发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物流     
《港口科技》2006,(7):44-45
医用物流中心落产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龙潭港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营运,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见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保税区的功能已从单纯的以保税为目的向保税增值方向发展。其中,物流产业已成为保税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鉴于目前保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理论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为此,本文拟从理论规范的角度对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目标体系作一界定。 一、保税区物流产业的基本构成 保税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发展区域,融贸易、生产、服务、运输等各种产业形态于一体,由此决定了构筑在保税区经济基础之上的物流产业,具有综合性、国际性和个异性等特征。为此,在明确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目标之前,首先…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实行自由港的政策建立自由港,本文主要讨论了实行自由港政策给港口及港口所在城市带来和几大益处,以及上海所具有的区位,市场等独特的优质可以弥补由于关税水平下降,劳动力工资水平高给上海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从区港联动到保税港——宁波港发展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宁波区港联动的规划背景出发,分析宁波区港联动政策的规划实施,进一步探讨宁波实行区港联动运作的进程特点,结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在退税政策、主要功能、外汇管理和中转集运等方面的区别,得出宁波港应向保税港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胡争 《集装箱化》2002,(6):26-27,24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成立以来以其良好的投资环境深受外资企业的青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给予深圳在土地使用、税收和外汇资金的汇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国内其他地区也逐渐实施,缩小了特区与其他地区间的政策差别,同时各地区也在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港口保税区自由港的发展及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1992年底,全世界有近百个国家建立了600多个自由港区。我国近几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沿海港口城市如天津、大连、上海、深圳和厦门等市,为发展对外贸易,扩大港口城市与世界各地的商业往来,先后建立了保税区和自由港。这些港口不仅从事运输、对外贸易,而且还发展列工商贸、金融、旅游、科技等部门,形成了我国保税区和自由港独特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2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国家普遍意识到,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定特定区域,赋予自由度更大的贸易政策,发展自由贸易区,既可以发挥特殊的地理和经济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可以将自由贸易区成熟的、成功的经验逐步向腹地推广,实现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全方位开放,为吸引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