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解上海铁路局管区内各给水所水和列车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提高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总结分析了2008年-2013年局管内给水所水和列车二次供水水定期监测结果.分析结果显示:6年共检测水样815件,合格682件,合格率84%;其中给水所水样531件,合格498件,合格率94%;列车二次供水水样284件,合格184件,合格率65%.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列车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加强水箱清洗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管内给水所水水质情况,为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障车站及列车供水水质安全.方法 收集2006-2013年管内部分给水所的检测报告.结果 2006-2013年,各年份给水所水的余氯、耗氧量和浊度的合格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耗氧量与浊度成正相关关系,总合格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耗氧量和浊度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改善给水所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洪水过后,对通化铁路管内各给水所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而探讨企业自备水源(小型供水)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方法给水所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分析。结果6个给水所因洪水冲、淹、灌入井,而停止供水,有2个给水所因干旱,而停止供水。分析原因,主要是天气时旱、时涝和洪水多发,影响以地面水作为水源的给水所,与以深层地下水为水源的给水所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小型供水水源应尽早改成深层地下水,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提高饮用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洛阳北水电段南召给水所水质监测评价洛阳铁路分局洛阳水电段(471002)刘正法南召给水所隶属洛阳北水电段南阳给水领工区,给水所西侧30m处北南流向的无名河流为水源地,该河上游为鸭河水库,枯水期主要靠水库放水,河水流量很小,基本处于干涸状态,而丰水期为...  相似文献   

5.
分析三相电力参数测量专用模块EDA9033的结构及特性,提出基于专用模块组建分布式变电所监测系统的方案,给出应用实例和效益分析.实践证明:使用专用模块进行变电所监测是切实可行的,具有结构简单、伸缩性好和性能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铁路给水所运行特点,分析了全自动恒压供水设备在中小型给水所中运用的可行性,并通过试点运行和数据测试,对全自动恒压供水设备在用水要要求不同的给水所的运行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铁路局部分给水所供水水质情况,为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保障车站及列车供水水质安全。方法:对上海铁路局所辖的10个给水所的日常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并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对给水所的泵房水龙头水和车站水龙头水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本次调查各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情况基本符合要求,全年的检测指标中不合格情况较明显的是游离余氯和pH值(不合格率分别为30%和10%)。泵房水龙头与车站水龙头的各项水质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4个季节水质的pH值、耗氧量、铁、细菌总数和游离余氯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浑浊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采样部位对水质影响并不明显,而不同季节对水质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南宁给水所自动化系统精密仪器、通信接口被雷击的原因,介绍了南宁给水所自动化系统安装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防雷技术。运行表明,该防雷系统的安装,保证了南宁给水所在雷雨天气时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吉林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改善铁路职工家属饮水质量提供依据,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方法]对吉林铁路地区46户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吉林铁路地区供水单位的整体卫生状况合格率87%,有7户给水所、1户泵房无卫生许可证,水质检测合格率71.4%,主要是浊度、耗氧量、游离余氯不合格。该地区给水所与泵房水质检测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卫生管理、防护方面泵房好于给水所,消毒常规指标泵房较给水所差。[结论]加大供水单位的设备投入,加强水源防护,严格消毒,保证饮水安全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从提高变电所母线压互电气回路运行可靠性出发,分析了既有压互工作、监测电路在实际运行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使得主、备用压互回路的运行状态均得到实时、有效地监测,在发生异常时发出告警信号,并分别讨论了针对既有变电所、新建变电所及变电所"无人化"发展的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根据西安地铁2号线向城市供电部门缴纳的费用,论述高可靠性供电费用收取的依据、标准。通过分析比较,说明在变电站的建设投资中,不仅要考虑电气设备的投资,还要考虑像高可靠性供电费用这样的隐性投资;在设计变电站的接线方式时,要根据城市电网的特点,结合电力部门的意见,选择安全可靠、投资经济的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三相V,v接线和单相I,i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组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某既有电气化铁路增建四线工程中一个110kV单相牵引变电所的扩能改建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不同牵引变压器接线型式与既有单相I,i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组合效果进行静态和动态比较后提出了利用三相V,v接线和单相I,i接线牵引变压器构成组合三相平衡接线来降低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充分利用供电能力的技术方案。这种组合接线的应用,既能降低对电力系统短路容量的要求,又增大了对不平衡牵引负荷的负载能力。对既有电气化铁路增建新线工程以及铁路枢纽的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牵引变电所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运的核心和关键,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目标,因此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的关键。 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设计原则,阐述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分别对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和调度层的功能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设计并实现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和通信等。 研究结论:提高了牵引变电所的整体功能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气化铁路采用同相供电与牵引变压器配合的综合补偿方案,能够实现取消牵引变电所出口电分相、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治理和节省牵引变压器容量,并以铁路工程为例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降压变电所的位置和设置方式对地铁车站的土建规模和供电系统的投资有很大影响.本文结合沈阳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典型车站的土建结构和动力照明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深入研究地铁车站降压变电所的设置方案,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土建和供电系统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直流牵引变电所在供电系统运行仿真中的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直流牵引变电所在供电系统运行仿真中的建模问题。直流牵引变电所主要由整流变压器和硅整流器构成。在进行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仿真时,将其按戴维南电路建模,其等效内电阻和理想电压源由交流电源和整流机组的参数以及负载情况决定。本文给出了12脉波整流机组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接线方式及接触网故障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接触网供电除在供电臂末端实现常规并联外,还在供电臂中间进行并联,直接供电方式设置并联点,通过网上开关实现上、下行接触网并联供电,AT供电方式在AT所设置并联开关,实现接触网并联供电。对客运专线接触网采用并联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及分区所、AT所接线方式,以及相应的接触网故障的判定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在一座主变电所支援供电运行方式下运行,供电电缆较长,电缆的对地电容与主 变压器漏感可能发生谐波参数匹配,放大系统内的背景谐波,引发谐振。以某市 1 号线地铁供电系统调试期间发 生的一起 11 次谐波谐振事故为背景,搭建谐振电路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谐波谐振产生的原因,即 系统背景中的 11 次谐波被供电电缆对地分布电容和主变压器漏感构成的并联回路放大,分析结果与现场记录数 据一致。同时,提出采取一些措施:前期工程设计计算系统谐波阻抗参数,严格限制背景谐波含量,使其满足规 范要求,评估整流器生产工艺,明确 SVG 滤波功能等,以提高供电系统抑制谐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混合变电站仿真系统的建立能够为变电站检修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培训系统。在建立混合变电站电气设备的三维模型与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模拟车站与列车负载,结合电力调度系统的操作,对变电站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各电气设备的电气量,从而模拟实现电气设备的三维浏览及操作,以及供电系统的远控、站控及近控3种控制方式。轨道交通混合变电站仿真系统具有可反复操作、不费材、无危险等特点,对提高培训人员的培训效率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铁路电力贯通线长距离输电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在线路轻载时末端电压升高,重载时末端电压下降,严重情况下末端电压将超出允许范围,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影响行车安全。对临河至策克铁路互做布其35k V变电所与额济纳35k V变电所间超长距离贯通线进行分析,提出并联电抗和串联电容相结合的补偿方案,建立仿真模型,分别对集中补偿方案和分散补偿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补偿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铁路电力贯通线长距离输电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