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补强宁宿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提高其性能和服务水平,采用"PAC-13+PAC-20"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对旧路面进行罩面养护,并对双层排水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设计,分析上、下排水层的层间黏结性能,以及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和降噪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2kg·m~(-2)的黏层油用量,可保证上、下排水层的层间透水性和黏结性;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具有更加优异的排水、降噪功能。  相似文献   

2.
魏如喜 《中外公路》2000,20(5):36-39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修筑的沥青路面--排水性路面,具有迅速排除路表面雨水、降低行车噪音、表面粗糙、抗车辙能力强等特点.文中阐述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现状,并介绍日本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排水性混合料空隙率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层排水路面结构体系相对于传统的单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在降噪、抗滑、排水、抗冻及耐久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文中通过双层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在遂资眉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对双层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并就工程施工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66(9):94-99
针对排水沥青路面服役期的空隙堵塞问题,采用室内堵塞试验模拟路面现场的堵塞过程,以渗水系数衰减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土样的撒布量、塑性指数对路面渗水系数衰减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单、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空隙堵塞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土样的撒布量越大、塑性指数越高,排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的衰减率越大,当车辙板上土样撒布量超过1 000g(单层排水路面)或1 500g(双层排水路面),或者土样的塑性指数为11%时,排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的衰减幅度明显增大;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后的渗水系数衰减率明显小于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将1 200mL/min作为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周期的渗水系数阈值,前者的空隙堵塞周期较后者延长了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双层排水降噪路面具有显著的排水和降噪性能,在欧洲国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都是基于柔性基层的路面结构。通过对基于半刚性基层的普通沥青路面、单层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和双层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的弯沉、层底拉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并对不同路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衡量半刚性基层双层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双层排水降噪沥青路面顶面的弯沉值小于路面设计弯沉值,路面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魏如喜 《国外公路》2000,20(5):36-39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修筑的沥青路面--排水性路面,具有迅速排除路表面雨水、降低行车噪音、表面粗糙、抗车辙能力强等特点。文中阐述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现状,并介绍日本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排水性混合料空隙率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耒宜高速公路原路面的多种路面结构与交通流量及路面损害情况,针对具体的路面结构与左右幅交通流量与轴载的悬殊差异,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了在原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在原普通水泥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路面上加铺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在原沥青路面上进行铣刨加铺单层沥青面层与双层沥青面层、对原沥青路面进行就地热再生后加铺单层与双层沥青面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OGFC作为我国常用的一种超薄磨耗层级配类型,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可以保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行车安全。与传统沥青路面相比,OGFC路面具有减少水雾和眩光、降低噪音、防水漂、改善路面标志的可见度、提高潮湿路面的抗滑性等特点。为验证辉绿岩骨料在OGFC-10抗滑磨耗层中的应用,采用高粘沥青,选用贵州黔西南地区辉绿岩骨料,在OGFC的规范要求级配范围内,提出对大空隙排水高粘沥青抗滑混合料的级配优选建议,为贵州抗滑磨耗层OGFC-10中应用辉绿岩骨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迅速排除路表面雨水,消除行车水漂及水雾,减少雨后反光,提高雨后行车安全,降低行车噪音等优良的路用性能,在欧美日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道路上得到广泛应用.详细介绍了某市政主干道降噪排水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为这种新型路面在市政道路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单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中虽然已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其相较传统沥青路面在排水抗滑、降噪、耐久方面并不具有相对的优势。通过宁宿徐高速公路中双层排水路面的实际应用,对双层排水沥青路面进行级配的设计、路用性能和施工总结,为双层排水路面在未来的高速工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局部路段积水严重和噪声超标的问题,采用IMP-PI-SCT吸声系数测试仪和渗水仪进行室内研究,分别对不同空隙率的PAC-10、PAC-13单层排水沥青路面以及PAC-10+PAC-13双层排水沥青路面进行渗水系数的测试和分析,得到PAC-10(22%)+PAC-13(20%)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相对于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具有更好的渗水效果。然后通过测试3种沥青路面结构的吸声系数,得到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比单层排水沥青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优。最后,对双层排水沥青路面进行了实际工程铺筑,验证了该种路面结构能够很好地解决高速公路局部路段交通噪声超标及积水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具有排水性沥青面层的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温度场,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来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温度场进行预估,并对沪宁高速镇江支线两种结构形式的沥青路面的温度场进行了长时间的监测。发现排水性沥青上面层底面的夏季日最高温度较普通密级配沥青路面低2℃左右,冬季最低温度高1℃左右;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顶面日温度变幅较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低3~4℃;建立的温度预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相差较小。结果表明,排水性沥青面层有很好的温度调节作用,能有效改善半刚性基层的温度状况;建立的温度模型可以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温度场进行可靠的预估。  相似文献   

13.
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因为其良好的结构性能,相对于传统的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在排水、降噪、抗滑、抗冻、耐久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增强;通过采用良好的原材料选择、合理的级配设计和规范化的施工管理,采用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可以较好的解决孔隙排水堵塞问题,使路面的路用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提升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降噪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大面积破损后,传统的施工将其局部损坏处清除,修补后改善路面有限。本文利用橡胶沥青粘结力高的特性,在原水泥路面上做一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及防水层,主要目的是防止旧路面的裂缝继续反射延伸至沥青路面上,加强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与水泥混凝土原路面的有效连接和应力过渡,增加了路面强度及行车舒适度,降低了行车噪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改进的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进行了超薄磨耗层SMA-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经室内试验验证SMA-5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试验路检测结果表明,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超薄磨耗层SMA-5沥青路面的表面构造深度提高38%,摩擦系数提高14%,路面噪音降低3~4 dB,具有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降噪效果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卢秀英 《公路》1989,(9):38-39
沥青路面的振动压实,在国外也只是近十年内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压实方法,在国内才刚刚被人们认识、接受,并逐渐被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去。我们确信,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沥青路面的振动压实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压实的目的,在于提高柔性路面的性能。具体来论,就是通过压实,增加沥青层的密实度,提高沥青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另外,压实可减少沥青层的含水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此外,压实方法和压实工艺也大大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沥青层的纹理结构。提高路面平整度,不但能改善行车性能,而且可减少对路面的冲击载荷,从而可提高车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多雨潮湿,降雨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和行车安全影响非常大。福建省在研究和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沥青路面排水体系,为了检验其有效性,进行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排水体系的数值分析。基于Biot动态固结理论的Lagrange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路域3D模型。考虑降雨、表面径流、路面结构内部及地下水流动等因素,进行了超高缓和段路表集水状况、路面结构内部层底集水深度和孔隙动水压力、路面边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排水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分析时考虑了动态移动荷载、动水场作用下的多孔路面结构的动态流固耦合,但计算时不考虑蒸发作用。结果表明:(1)采用移动路脊法设计后,超高缓和段的路表雨天集水次数可减少85.7%;(2)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自由水完全排出时间为0~5 d;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相比较,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沥青层底无自由水天数可增加180%,同时沥青层层底孔隙动水压力相应可降低73.5%;(3)福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排水能力均有一定富裕,路基顶面横向排水管、碎石透水层、级配碎石层底横向排水管、集水井和缝隙式纵向排水沟的排水最小富裕度分别为96.7%,95.1%,73.5%,41.3%和26.9%;(4)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可以对排水设施尺寸或设置间距等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及其在日本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迅速排水、抗滑,降低雨天水雾、水漂,提高行车视距,减少雨后反光,降低噪声等优良的路用性能,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道路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借助于日本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发展经验,较全面地介绍了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混合料设计、材料品质要求、材料品质与路用性能的关系、路面施工和使用养护维修等方面的信息,旨在为我国公路工作者研究、设计和推广应用该路面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排水性沥青路面具有抗滑性能高、噪声低、抑制雨天行车水雾、减轻夜晚行车眩光等优点,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验证排水性沥青路面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及其工程适应性,对盐通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路面进行了近8年的跟踪观测,得到了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实际运营状况下其排水与渗透性能、抗滑性能、噪音水平等关键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并与相临路段的SMA路面及AK路面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排水性沥青路面不仅达到了密级配路面同等的耐久性,还具有提升雨天行车安全、降低交通噪音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0.
排水性沥青路面不同于开级配抗滑磨耗层,具有更为优越的功能。为获得较大的空隙率,以提高排水和降噪效果,减少堵塞,粗集料粒径由小粒径向大粒径发展,而空隙率与集料级配有关。为防止松散,提高适应重交通的能力,沥青结合料趋于更加黏稠,直投式高黏度沥青改性剂得到开发和应用。目前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主要为单层,发展起来的双层结构更有利于防止堵塞。国内现已成功研发排水性路面养护机。在最新制订的地方性规范中,提出了以零剪切黏度代之以毛细管黏度计测试的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