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往多层地基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大多是按弯沉等效得出的,该值对计算地基上面层或基层的弯拉应力是不适合的.为此,在弯沉等效的地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计算式的基础上,通过对荷载圆半径的修正,将弯沉等效转变为弯拉应力等效;进而,总结出了三层结构时单圆和双圆荷载的荷载圆半径修正系数回归公式,并拓展至多层结构;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证实,用弯沉等效的地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计算刚性或半刚性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偏小13%~22%,而用弯拉应力等效的地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计算得到的基层层底弯拉应力与理论值的误差不超过1%.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粘弹性地基上弹性道面板力学计算模型,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工程实际情况,对简支边界条件下板的运动方程,采用有限傅立叶变换等手段进行了求解。并对比了其与自由边界条件下道面板的弯沉,说明以简支边界作为场道工程中刚性道面板的边界条件进行求解,会增加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刚性路面脱空判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可考虑接缝和地基脱空的刚性路面位移计算模型。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利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反演路面结构层模量的方法。最终提出了判定刚性路面板角(边)脱空面积的迭代方法,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实测板中弯沉盆数据反演模量,根据反演结果计算板角(边)的理论弯沉值,对比理论与实测弯沉值确定地基脱空面积,修正地基接触状况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至计算结果收敛。  相似文献   

4.
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对低填路基表面的弯沉值影响显著,掌握天然地基模量,预测路基表面的承载力,会降低路基表面弯沉不达标的风险。根据填土回弹模量、填土高度和天然地基回弹模量的变化,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路基顶面弯沉值,建立低填路基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与路基竣工验收弯沉值进行比较,判断低填路基的承载能力。结合原神高速公路,确定出了山西黄土地区低填路基的天然地基需要进行处治对应的临界填土高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有限元计算拟合重复荷载下的荷载~弯沉关系曲线,提出以第一传荷状态临界荷载及其对应弯沉作为脱空评定的指标。在评定指标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指出以第一传荷状态临界荷载来区分传荷状态与脱空状态对弯沉造成的影响,以其对应弯沉用来表征地基支承状况,两者结合作为评定脱空状况指标是可行的。最后,文章探讨了脱空评定过程中关键参数地基刚度指标如何取值。  相似文献   

6.
康省桢 《中外公路》2011,31(1):66-69
针对Winkler弹性地基,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FWD荷载作用下的弯沉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据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盆的特征,通过选定两个弯沉值之差作为板角脱空评定指标,建立了一种新的板角脱空区域的评定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判别板底脱空:以惰性点理论为基础,反算出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和面层模量,利用Winkler地基模型计算板边理论弯沉值,当其与实测板边弯沉值的比值超过一定值时,即存在脱空。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规范中路基弯沉季节修正取值的不确定性,对比分析不利季节与工程实际情况下路基弯沉值的差异性。在工程实践基础上,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分析量化路基弯沉季节修正系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压实度、含水量(稠度)联合分析法来确定弯沉的季节修正系数,能更好地为路基工程弯沉施工验收,提供真实数据。  相似文献   

9.
刘广宇 《公路》2007,(10):177-180
用贝克曼梁法测试路基表面弯沉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测试中由于受车型多样化、贝克曼梁弯沉仪支点和百分表支架位置以及计算理论与实际不符等影响,测得的弯沉值需要进行修正。针对以上3个方面,本文分析了非标准轴载的弯沉换算、弯沉仪支点变形和百分表支架变形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支点和支架变形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根据弹性半空间理论,建立了不同轴载作用下的弯沉换算公式;通过理论分析和验证计算,提出了实测弯沉值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0.
以薄板理论为前提,通过汉克尔积分变换,推导在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k(文克勒)地基、E(半空间)地基,以及双参数地基3种不同弹性地基上无限大板的挠度和弯矩的解析解,得到在不同地基和荷载半径条件下荷载中心点的挠度系数、弯矩系数值,以及沿板半径方向的弯沉盆。分析3种地基模型及荷载半径对板力学响应量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控制膨胀土地基运营期内的变形,科学确定地基换填材料和深度,在弹性半空间和弹性双层体系理论的基础上,由弯沉等效提出膨胀土地基变形控制方法,并结合广西百色东站货场堆场地基处治工程现场检测结果和地基变形量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0.6 m厚5 %石灰改良膨胀土+0.4 m厚级配碎石的双层结构对膨胀土地基进行换填,可使地基回弹模量从10 MPa提高至72 MPa。改造区域内实测地基顶面回弹模量均值79 MPa,最大沉降量126 mm。该地基变形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平增强体与桩间土共同作用机理,将土工合成材料视为弹性地基上的薄膜,桩间土体则视为具有一定刚度的弹簧系列,引入弹性地基上大挠度薄膜理论,推导了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筋材挠曲函数,进而得到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结合算例进一步分析了筋材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是合理的,可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胡顺洋  施华  刘海 《路基工程》2010,(2):172-173
土基回弹模量是路面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参数,它直接影响路面的设计厚度。通过采用现场承载板法对沿江地区吹填砂路基土回弹模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吹填砂路基土经过处理后,土基回弹模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制定路基土回弹模量的测试方法和取值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机场刚性道面地基参数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机场刚性道面无损检测中的地基反应模量K的动态识别方法,以运动荷载作用下的粘弹性Winkler地基上的板系统的动态力学计算模型的方程解析解为基础,应用最小二乘方准则来拟合实测动挠度和理论动挠度,从而识别出地基反应模量K。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识别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受力变形的影响,建立了弹性地基上路面板变形的基本方程,推导了路基不均匀沉降时路面板弯沉的解析解。为实际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研究粉煤灰用于路堤填料的工程性状。现场压实试验测试项目包括高程测量和压实度、承载板、弯沉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好粉煤灰的含水率、摊铺厚度和压实工艺,粉煤灰路堤的压实度、回弹模量、弯沉量等指标完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弯沉测量结果上的差异,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2种弯沉测试方法为例,分析了板角弯沉测试时测点偏移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引入了测点偏移影响系数的概念,建立了允许偏移范围内实测弯沉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测点偏移对弯沉测试结果影响非常显著;测点向板内侧偏移时,2种测试方法均可引入测点纵向和横向偏移影响系数用来修正实测弯沉值,影响系数与荷载向板内移动的距离以及地基板相对刚度半径有关。因此,可以将测点偏移情况下的弯沉测试值转换为标准测点位置的弯沉值,方便了实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拓展了弯沉测试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弯沉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杭州狭长软土基坑支护侧移规律与解析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deep narrow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on adjacent properties in urban area in Hangzhou,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port wall lateral deflec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nalytical predi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support wall lateral deflections of the deep narrow foundation pits at Wenyi West Road, Qingchun Station, Qiutao Station, Xingtang Station and Qingnian Station in Hangzhou soft clay are monitor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eep foundation pits in Zhejiang and deep narrow foundation pits in Shanghai, Taipei and Singapo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upport wall lateral deflec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on Wenyi West Road, 0.20%He ~0.25%He, where He is the maximum excavation depth, is close to that in Shanghai(0.15%He~0.41% He), but is smaller than those in Zhejiang, Taipei and Singapore(0.27% He~0.62% H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high tangential modulus of Hangzhou soil and small width of the foundation pit. The support wall lateral deflection of the narrow deep foundation pits in Hangzhou can be precisely predicted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stress strain relationship at site and the modified mobilisable strength design (MMSD) method.  相似文献   

19.
双层地基横向受荷桩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行规范采用按深度加权的双层地基横向受荷桩的简化计算方法,忽略了桩身挠曲变形对地基抗力的重要影响,与基桩实际受力不符,计算误差较大。在考虑桩身挠曲曲线及深度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三角形综合权函数,并引入经验弯矩修正系数,得到了双层地基当量m值的计算公式。并对桩径、土层厚度及地基比例系数等进行较大范围变化组合的情况下,与规范及精确解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