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爱·更多     
《车时代》2013,(2):74-79
之所以我选用全新奔驰B200来做这个选题,主要是为了去迎合全新奔驰B200的宣传主题。作为全新梅赛德斯.奔驰前驱平台的第一款力作,全新B级豪华运动旅行车融合了大量最新的先进科技,在奔驰历史上,从未在一款车型换代时同时推出如此之多的新科技成果。无论是在运动性、安全性、舒适性还是实用性方面,全新B级豪华运动旅行车全面升级,为用户带来崭新的愉悦驾驶体验并吸引更多品位卓越的成功阶层加入奔驰大家庭。  相似文献   

2.
钟健新 《汽车杂志》2003,(11):42-44
奔驰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一款基于E-Class底盘的概念跑车.它名叫Vision CLS。但CLS的风头在车展上被SLR所掩盖了,因此CLS的出现并未引起多数人的关注,但它是奔驰用来对撼宝马新6系跑车的全新车型,实力绝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宝马新5系和奥迪新A6的推出,上市已3年多的奔驰E级车的改款也是势在必行,而新E级的推出也是为全新一代S级的上市做出必要的铺垫。在当前这个盛行增压的年代,奔驰在新E级上也是推出了多款增压发动机,而其可供选择的发动机动力输出就达到了13款,让对手们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4.
请不要再羡慕奔驰SLK那漂亮的折叠式硬顶设计,2009款Z4将成为宝马历史上第一款配备折叠式硬顶的敞篷跑车。全新设计的车身线条使得新Z4看起来不再是一个有钱人的大玩具;在外到内,新Z4已经进行了全方位的进化,随时准备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政务新贵     
晓天 《汽车知识》2013,(2):12-12
就在前不久奔驰发布了全新的E系列车型。从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全新的E系列车型一改往日趋于低调沉稳的设计风格,整个前脸造型愈发张扬和情感外露。虽然是被称之为全新E系列,但这仅仅能算得上是中期一次大手笔的改款。与我们之前试驾GLK时候提到的一样,奔驰的这次中期改款集中在改头换面上。原本标志性的双大灯总成被整合度更高并且融入LED日间行车灯的全新总成所取代。全新风格与以往任何一代奔驰车型都没掺杂血缘关系。尺寸大幅扩张的前进气格栅和下进气格栅,使前脸造型比现有车型更具运动气息。相对于车头部分的张扬风格,车尾设计反倒是低调很多,甚至比现有车型还要保守一些,当然这仅仅是个人观点而已。新尾灯设计借鉴了不少S系列车型的元素,而整个尾灯总成内部也基本被全新LED光源所取代,这无疑增加了车辆在夜间或低空气透明度睛况下行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请不要再羡慕奔驰SLK那漂亮的折叠式硬顶设计,2009款Z4将成为宝马历史上第一款配备折叠式硬顶的敞篷跑车。全新设计的车身线条使得新Z4看起来不再是一个有钱人的大玩具;在外到内,新Z4已经进行了全方位的进化,随时准备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车时代》2010,(7):164-164
丰田于近日推出了一款属于子品牌SCION旗下的全新概念车“Scion IQ”这款三门五座的新车其主要的竞争对手锁定为奔驰的smart。  相似文献   

8.
晓天 《汽车知识》2013,(2):12-13
就在前不久奔驰发布了全新的E系列车型。从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全新的E系列车型一改往日趋于低调沉稳的设计风格,整个前脸造型愈发张扬和情感外露。虽然是被称之为全新E系列,但这仅仅能算得上是中期一次大手笔的改款。与我们之前试驾GLK时候提到的一样,奔驰的这次中期改款集中  相似文献   

9.
降临     
《汽车知识》2013,(11):20-21
在我看来这是奔驰有史以来最美、最奢华、最有型格的一款概念车型。虽然S双门轿跑与全新的奔驰S级车型共用底盘和动力总成系统,车身长度达到5050mm,轴距2945mm,但全新S级双门轿跑概念车采用了奔驰全新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0.
张明 《车时代》2012,(8):36-37
作为“年轻奔驰”家族的一员,充满时尚与浪漫气息的B级紧凑型运动旅行车自从2009年登陆中国市场,就迅速赢得了中国客户的青睐与认可,同时B级运动旅行车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梅赛德斯一奔驰品牌在中国市场产品阵容,更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拉近了奔驰品牌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现如今新一代B级车在今年也如约而至来到中国,并预计将在8月底正式上市,有望再度引领豪华运动旅行车细分市场风潮。梅赛德斯一奔驰全新B级基于奔驰全新MFA,即奔驰前驱平台进行开发。因此借助于全新平台,全新B级车相比上一代产品最大的改变在于对空气动力学性能、车身减重方面的重视,以及全新模块化平台的使用。通俗的来讲,全新B级具有更加年轻化的外形观感和更棒的操控感受。因此经过努力重新设计的外观让全新奔驰B级摒弃了老款奔驰B级那憨厚的感觉。前脸线条最明显的变化是采用了屡见不鲜的×型运动化设计,前后车门侧面则增添了一道L字型轮廓,这一切都让全新奔驰B级的外观效果更运动。  相似文献   

11.
经过无数谍照的追击之后,底盘型号为W212的全新奔驰E级轿车终于在2009年1月的北美国际车展上与全球的车迷见面了。新E级脱胎于Fascination概念车,它由奔驰设计总监Gorcten Wagener担纲设计。新E级保留了分体式前大灯的设计,不过形状变为了菱形;水箱格栅继承自F700概念车,和S级如出一辙;出乎意料的是,尾灯的风格居然回归到了W210款的横置式,看来经典的设计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配件》2015,(13):70-75
<正>奔驰S级改款之时,留给汽车界的震撼让人记忆犹新,优美流线的外形、如宫殿般奢华的内饰,从各方面来看,都显而易见为同级别中的翘楚。而此次C级的换代,成功从新S级上将类似风格沿袭下来。每每提到这款车,小编总是对它推崇备至,从不掩饰对它的喜爱。它的上市对于同级别的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的影响毋庸置疑,诸多的越级科技配置也让全新奔驰C级站在了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位置上。梅赛德斯奔驰将一款B级座驾,造的如此迷人,点缀在车头的三叉星徽,就如星空般神秘莫测,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3.
佳俊 《世界汽车》2013,(9):46-47
2011年,奔驰迎来了其125周年庆典,奔驰于庆典之上发布了全新的紧凑型前驱车平台。在这个被称为"MFA"(Mercedes Front-Wheel-Drive Architecture)的车型平台上将诞生新A级,新B级等多款悬挂"三叉星"徽标的紧凑级车型。不久之后,我们见到了新一代奔驰B级,随后便是奔驰A级,再后来,我们又见到了奔驰A 45 AMG……奔车特种一野B注以  相似文献   

14.
车讯     
《汽车知识》2014,(2):12-13
全新一代的奔驰C级轿车在被各种期盼之下终于路出了尊荣。和它的那些竞争对手们相同,新车的尺寸也比老款有所增加。长、宽、高分别为4686mm、1810mm、1584mm,轴距为2840mm,相比现款车型增加了80mm。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中期最值得期待的一款重量级换代恐怕就算是奥迪全新A4了。新A4可以说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并且对于奥迪设计师而言也是压力山大。原因很简单,奔驰新C级简直能够算是奔驰的翻身大作,全球不俗的销量就足矣证明此次换代的成功。宝马新3也是令人满意的作品,而德国三驾马车当中的奥迪在这两个夙敌之后推出的新A4实在是令太多持币待购的人等待的望眼欲穿了。不出所料,新A4除了配色上稍微年轻一点外,其他各部分的设计已经全面A6化了。体型比上一代车型进一步增大,车头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日内瓦车展上,奔驰带来了全新一代CLA的猎装版车型CLA Shooting Brake。全新CLA Shooting Brake基于奔驰第二代MFA前驱平台打造。虽然全新CLA Shoating Brake不乏先进性,但不可否认其造型设计却缺乏了骨子里那种金光闪闪的奢蘼气息,乍看上去更像是一辆旅行车,而不是那种纨绔味十足的大屁股跑车。作为一款缺乏纨绔味道的Shooting Brake,就很耐人  相似文献   

17.
《汽车驾驶员》2006,(9):61-61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一款全新“722版”SLR超级跑车,以纪念历史上著名的奔驰300SLR赛车。  相似文献   

18.
早在车展之前就已经看到了奔驰在官方网站上揭示出来的Concept A Class概念车的图片,即便这是一款小车,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奔驰在动感设计潮流上的新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陈庆 《汽车杂志》2007,(5):252-253
新款Volvo S40轿车是在上一代S40的平台上重新设计开发出来的全新车型,与老款S40相比,体形及内部空间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新改进的T5发动机更是动力充足。与竞争对手相比,S40更像是一头皮坚肉厚。冲击力十足的犀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孔马步     
面对来自同级的X5、Q7、GX、FX等的竞争压力,奔驰终于推出了其全新一代ML级。从外观上看,代号w166的新款ML级保持了与前一代车型相同的车身比例,外观采用了奔驰最新的家族DNA设计元素。所以本质上全新ML级是上一代的Facelift版本,更具现代感更时尚才是此次奔驰改款的主要目标。新款ML级长4804mm,宽1926mm,高1796mm,比前一代车型加长24mm,加宽16mm,降低19mm。尽管是基于一个全新的平台设计.但是新款ML级的轴距保持不变,依然为291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