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路基施工作为铁路工程建设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和制约铁路线路质量和行车安全。对路基质量进行有效检测,是保证线路安全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路基施工的填料选取、施工方法和检测技术,以保证轨道几何型位。  相似文献   

2.
铁路工务部门和线路维护人员正面临众多连续的挑战.包括安排检测线路,确定维护计划以及确保制定任务的有效性。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对线路设施和运行车辆的实时数据采集成为可能。大量的信息诸如轨道几何参数、轨道超限、轨道质量指数、吨位、速度、曲率、基础设施和软件维护记录,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的内容对决策的制定是必要和可用的。  相似文献   

3.
依托中美两国铁路合作项目,对比分析中美铁路线路检查设备种类、检查周期及技术发展方向。两国的轨道动态检查装备差异不大,且均在发展视觉检测系统。美国铁路可视化巡检频率比中国高,而轨道动态几何、加速度、钢轨内部损伤等方面检测频率低于中国。  相似文献   

4.
铁路的任何伤损和故障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稍有不慎,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之前,铁路的检测设备大都采用便携式,检测手段主要采用移动式检测和固定式检测方式。移动式检测主要根据专业的不同包括各种类型的检测车和移动检测设备,对铁路线路实施实时、在线和线下检测。如轨道几何检测车、综合检测列车以及站段采用的检测小车等。固定式检测主要针对线路基础设施和固定设备中所关注的特征点或随机选取定点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重载铁路养护维修资源配置,本文对现有的重载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数据、结构状态数据进行分析,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扣分标准,将线路质量等级划分为四级,建立了重载铁路线路质量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初始权重,采用摄动法对几何状态指标的初始权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轨道质量指数和几何状态超限两个指标对线路等级划分的影响较大,轨道质量指数和轨道质量指数变化率权重之比宜为5∶3,几何状态超限与动态偏差权重之比宜为10∶7。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型齐路机械对线路进行综合维修是高等级铁路发展的趋势。根据目前轨道几何、结构、弹性(刚度)、线路线形等线路关键技术和线路大机综合维修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情况,采用系统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是做好高等级铁路线路等固定设施养修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铁路线路在机车车辆动力作用下,在自然因素影响下,不仅产生弹性变形.而且产生永久变形,从而造成线路几何状态的变形。当这种变形日积月累,超过一定限度后,还会大大降低线路强度和稳定性.致使线路恶化,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因此.必须把不均匀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随着重载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迅速发展,铁路线路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工作量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线路维护检测方式和技术已很难适应当前铁路的发展步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介绍国外铁路线路维护检测先进技术和装备,为提高我国铁路维护检测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建立状态修等新型铁路维修体制出谋划策,以解决繁忙运输与线路维护检测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线路绝大多数为既有线改造电气化线路.接触网直接与提速列车运行速度相关,在提速线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接触网的运行可靠性.保障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成为搞好铁路提速安全的重要一环。为保证接触网具有良好的安全状态及弓网间的良好受流性能,对接触网和受电弓进行检测并随时掌握接触网的状态参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根据铁路工务检测养修工作分离的需要,用GJY-H-3型轨道检查仪代替手工道尺对线路几何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对比了检查仪与手工道尺检查结果,检查仪的结果准确,误差小,文章提出了检查仪的运用模式。检查仪的使用是线路静态检查手段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深入分析现场计量管理难点,阐述铁路局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设计、实现过程及推广应用情况。系统以计量器具基础管理为依托,规范动态过程管理,精细化量值溯源体系和计量监督管理,实现计量证书、通知书以及委托书等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2.
基于速度传感器的测速定位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广泛。文章介绍速度传感器的测速原理和测速算法,参照IEEE1474.1附件3中提供的列车测速精度、分辨率的典型参数,分析测速精度、分辨率设定的情况下,系统各参数的取值条件,为系统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通过对常用测速定位系统结构的研究,给出基于速度传感器的定位算法,并对影响定位误差的因素进行了简要说明,提出几项减少测速定位误差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结构新颖的铁路货车超限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以单台激光雷达作为测量核心,利用工控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用数码照相机进行辅助监视,建立分析了超限数据的智能化软件系统,实现了货车装载状况和超限等级的快速精确测量,为铁路承运大型货物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解决了铁路运输装载超限状况的快速检测问题.实验表明,该测量系统能成功检测装载超限数据,测量结果精确可信.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铁路的不断提速,为了提高我国机车和客车走行部的测控手段,研制一种轮对跑合试验台计算机测控系统.通过控制不同的加裁力和跑合速度,测量其振动和温升情况,对轮对的修造质量和安装质量进行有效的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5.
TB/T3152-2007《铁路环境振动测量》,以GB/T10071-19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作为主要依据,针对GB/T10071-1988中有关铁路环境振动测量方法中不明确的地方,如铁路环境振动的定义、标准的适用范围、测点的布设以及铁路环境振动的测量方法等,适当作了补充性规定,以满足实际测量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铁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集装箱业务也在逐年增加,为解决集装箱业务对信息化管理日益突出的需求,从到达、交付、受理、承运和发送等各作业环节进行集装箱作业精细化管理,从而进行中铁集装箱车站箱管信息系统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基于铁路局级客票系统的车站手持移动补票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有客票服务器和无客票服务器车站两种情况的系统总体结构、软件逻辑结构、数据处理流程,给出了系统的功能设计,为办理旅客到站补票业务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由于线性参考系统和动态分段技术在铁路等线性要素处理的过程中具有的优越性,使得现行的大多数铁路地理信息系统(GIS)都加入了这两项技术.本文探讨了线性参考系统和动态分段枝术的基本概念,介绍线性参考技术在铁路供电GI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铁路重要干线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和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技术构成更加复杂,运营管理难度相对增大,因此有必要对铁路重要干线开展风险评估,做到防患未然。深入分析可能导致铁路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源,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及专家调查法,建立铁路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0.
网上订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电子商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上海铁路网上订票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了Weblogic platform,Sybase数据库,结合了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实现了人们通过Internet订购火车票的愿望,促进铁路部门与广大旅客的交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