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5,(9):72-72
日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等汽车传统市场已快饱和,而东南亚国家汽车拥有量较少、制造成本较低,进而成为经济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福特公司预言,2005年东盟将继美、日及德之后,成为全球第4大汽车市场,福特公司还预测,东南亚市场的汽车需求将从2004年的170万辆增加到2014年的300万辆左右,增幅超过76%。东盟汽车业良好发展前景得益于东盟汽车工业的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2.
数据     
《时代汽车》2009,(9):60-60
据共同社最新消息,丰田公司8月份在日本国内市场的汽车销量有望转为同比上升,增幅可能达到10%左右。 报道说,在政府环保汽车减税政策的支持下,丰田公司今年5月正式上市的新版混合动力车普锐斯迅速积聚了人气,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并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相似文献   

3.
一、直接投资的动力和背景分析 相对于北美、欧洲和日本国内市场而言,东南亚的汽车市场发展较晚、规模较小,是非成熟市场。但是由于该地区人口较稠密,前几十年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是不可多得的汽车市场,为各国汽车生产企业所看好。日本汽车生产企业由于在地理等方面比美国和欧洲汽车生产企业更具有优势,因此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尽管受到来自北美和欧洲地区汽车生产企业的挑战,日本汽车生产企业依然加紧了在东南亚市场的直接投资,从生产到销售、从整车到零部件都有了新的变化,继续保持着其在该地区市场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日元持续升值迫使日本各汽车公司向海外低成本地区进行生产转移。东南亚是它们的首选地点。近10年来,日本汽车公司持续在该地区投资设厂从事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东南亚已成为它们输往美国、欧洲和亚洲本地市场产品的生产基地。 然而备受国际经济形势打击的日本公司最终发现亚洲低成本国家进行生产扩散和转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业  相似文献   

5.
曾经的辉煌     
在日本汽车全面兴盛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众日系车厂早已不满足于各级别轿车的制造。于是一大批性能全面对准欧洲竞争对手的日系跑车登上了历史舞台。日产FairladyZ凭借优异的性能、十分欧洲化的造型和相比欧洲跑车十分低廉的价格,在车坛在包括北美市场内的国际市场获得了非常好的销售业绩。作为日本汽车老大的丰田公司自然对这块市场早已垂涎欲滴。但是回看自己的车系,诞生自1967年的2000GT早已老态龙钟。唯一比较主流的跑车便是Celica,于是丰田打算在Celica的基础上开发一款更大,性能更加优异的跑车。  相似文献   

6.
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与远景目标(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全球化市场定位与策略 1.世界零部件市场形势严峻 美国增长缓慢,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已8年萧条,发展中国家绝对增长量仍太小。供应商成长最快的市场依次是欧洲、南美和亚洲。东南亚近年发生金融危机,而欧洲供应商销售额却持续增长,1988年、1995年、1998年分别为888、1170、1470亿美元。故美国供应商选定欧洲为下一个主战场。欧洲汽车工业较分散,民族化倾向大,尽管零部件供应商直接向制造商供货有条件形成技术集成优势,但供应基础重组比美国滞后10年,美国供应商进入欧洲不仅可获利,还可加速欧洲汽车工业重组。  相似文献   

7.
日本汽车产量1980年一举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90年代后日本汽车工业增长速度放缓。日本汽车工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日本各大汽车厂家纷纷进军亚洲汽车市场,泰国已成为日本在东南亚的汽车生产基地。然而,正当日本在泰国的亚洲车生产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却遭遇了金融危机,使其在泰国的汽车生产销售陷入困境。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泰国设置汽车贷款限制,泰铢贬值导致零部件成本上升,泰国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区域性市场,美国可称皮卡车的天堂,其销量占整个轻型车销量的大半,皮卡车已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支柱产品。在日本,1998年日本本地生产的皮卡车销售量只占轻型商用车市场份额的0.9%,下些皮卡车的改型换代和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日本皮卡车销售量减少。欧洲皮卡车年销售量只占整个欧洲商用车市场的4-5%,约7万辆,欧洲主要销售日本生产的总质量为1t的车型和西欧生产的比1t车型还小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和欧洲后,世界的第三大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车型都可以在国内看到,特别是各式跑车和豪华轿车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美国,在2008年里,究竟是什么高端车会好卖?  相似文献   

10.
晓夫 《世界汽车》2001,(10):40-41
1日本车商得势美国车商失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经济竞争已经变得没有国界.日本汽车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东南亚市场,在70年代开始往北美地区扩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同时在中国和欧洲市场安营扎寨.根据2000年的权威统计,共有277家日本公司在欧美地区建立了制造基地.而它们中的70%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赢利了.  相似文献   

11.
锂电自行车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这是行业内的广泛共识。在欧洲市场,锂电自行车已经成为主流。欧洲、日本只允许销售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美国也开始限制铅酸电动车的发展。但是在国内,锂电自行车的大规模市场化还有层层阻碍,例如消费者认知程度低、售后配套还不健全等等。  相似文献   

12.
混动简史     
《汽车与运动》2012,(9):132-133
虽然混合动力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但是混合动力汽车真正走入市场则是在1997年12月,丰田公司将大名鼎鼎普锐斯投放日本市场之后。当年这部搭载1.5L汽油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长相独特的小型车以5.6L/100km的超低油耗令世界折服。在日本国内销售的前两年  相似文献   

13.
《当代汽车》2007,(11):14-14
2005年第二代Vitz脱胎于全新的NCP平台,在日本它的销量保持在每月1万辆左右,而在欧洲及美国它同样依旧受到市场热捧。鉴于此,丰田便有心让广州丰田引入新Vitz并实现国产,以抢食国内紧凑家用车市场这块大蛋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当代汽车》2007,(4):13-13
RAV4是丰田公司微型多功能越野车家族中的基本型车,其名称来自“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with 4-Wheel Drive”的缩写,意为“四轮驱动的休闲运动车”。RAV4于1994年在日本问世,销量为丰田公司预期值的两倍,1996年1月销往美国。RAV4单元式的车身结构在多用途越野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皇冠在丰田公司发展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最早进口国内的丰田车,也是最早在美国销售的丰田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己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以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1,(12):13-13
“环保车得到普及才是对环境作出贡献”。这是丰田公司对环保车研发和市场推广的一句非常朴实无华的语言。正是基于这个理念。丰田率先开发出了人所未及的混合动力汽车,为全球汽车公司的节能减排作出了榜样。300万辆是一个已经实现的、实实在在的数据,而不是什么纸面上的宏伟规划。2010年普锐斯在日本国内卖掉了31.5万辆,(列全日本畅销车榜首),在美国销售了14万辆。  相似文献   

18.
MPV是多用途厢体车,是克莱斯勒公司于1983年11月创造的一个前所未有的车型概念;在美国它被称为“Minivans”(厢式旅行车),在欧洲它为MPV(多用途车)。之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主流汽车厂商立刻闻风而动,开始制造类似厢式旅行车(捷龙)的车型,克莱斯勒公司开创的这个细分市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克莱斯勒从此也就成为MPV的首创厂商。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05,(51):16-16
上海梦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日前举行的2005上海国际导航沦坛上介绍了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名为TurbaDag的导航软件该软件目前已经出口欧洲,东南亚市场,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参与国际导航市场竞争的导航软件。  相似文献   

20.
《汽车驾驶员》2009,(12):129-129
11月4日,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宣布,丰田车队将在2010年退出F1赛事,成为在12个月内第三个退出F1赛事的车队。关于退出的原因,丰田公司表示,“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不得不选择退出F1,这对丰田公司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