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均匀设计进行混凝土配制 ,探索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和外加剂 4个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回归分析 ,寻找 4个因素对其内在规律和影响程度 ,并寻求最佳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2.
均匀设计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锋 《铁道建筑技术》2004,(Z1):126-129
应用均匀设计法配制高强混凝土,探索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和外加剂四个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寻找四个因素对其内在规律的影响程度,并寻找最佳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设计,探讨了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以及超细粉煤灰(UFA)掺量等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与胶水比、再生骨料掺量及UFA掺量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粉煤灰单掺、粉煤灰与矿渣双掺时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劈拉强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大量的混凝土试配试验找出各种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工作性的因素,并力求在各种因素之间采用平衡的方法得出最合理的配合比,并且利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来作为分析配合比可泵性的参考。最终选定两个符合要求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5.
分析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选择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和料等原材料,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对比试验,确定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参数和配合比。在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第二松花江特大桥的承台施工中,控制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工艺流程,实拌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为该桥下一步32m双线简支箱梁、桥面附属结构等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着重对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研究。在确定海工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之前,进行了掺减水剂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对比试验、不同矿粉掺量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对比试验、不同水泥用量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对比试验、承台墩身配合比试验。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确定的配合比使海中混凝土既能满足耐久性要求,又能满足低成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及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建铁路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混凝土生产盖板,RPC组分包括水泥、石英砂、钢纤维、特殊掺合料和外加剂,导致了RPC成本偏高,通过研究影响RPC活性粉末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用普通河砂取代石英砂.通过试验确定RPC配合比,介绍RPC盖板混凝土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耐久性混凝土是重载铁路桥梁承载并长期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现有规范通常对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限值、耐久性指标作出规定,但在材料品质及用量对耐久性指标、强度增长、和易性影响方面尚无明确规定。本文对重载铁路预制预应力后张法简支T梁C60高强度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材料品质、耐久性、强度增长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工点周边现有一般品质材料进行试验,分析配合比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在规定限值范围内平衡设计参数之间的矛盾,确定最佳设计参数,解决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材料品质、耐久性、水胶比、强度、和易性不易兼顾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以麦麦高铁项目为例,通过对沙特阿拉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和我国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的对比介绍,揭示了沙特阿拉伯干热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身特点,方便我国技术人员快速掌握当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希望在促进我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的改进和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述混凝土碳化、混凝土冻融破坏、腐蚀性介质侵蚀等影响隧道主体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隧道主体结构混凝土的劣化与混凝土设计、施工,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环境影响有关。通过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分析,提出在水泥和矿物掺和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浇筑温度和振捣、二次衬砌混凝土合理拆模时间,选用合理养护方法、表面处理和防护方面的工程措施;提出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途径和添加纤维素纤维增加二次衬砌韧性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作为隧道主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混凝土在武广客运专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英德制梁场应用正交配合比,设计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配合比满足武广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合武客运专线I标特大桥、大桥、涵洞、隧道、连续梁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了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优化设计理念,阐述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试验过程及优化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程所处施工环境情况和水下混凝土的特点,介绍了C45桩基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配合比设计特点和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C45桩基混凝土由于配制强度高,掺合料掺量大,混凝土和易性要求高,增加了配合比试配的难度。试验室在配合比选定时进行了大量的试配工作,给出了C45桩基水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建议值,并在施工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对其他类似工程高标号桩基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因素进行研究,从整体论的观点提出设计低弹模混凝土的设想,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底座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论证,并用以指导现场底座板混凝土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客运专线施工中的要求很高,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在于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以及现场施工控制。客运专线隧道衬砌的耐久性混凝土生产与施工中,尤其要重视其施工全过程的控制,确保各项耐久性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结合合武铁路客运专线三标段的混凝土施工特点,就与之相适应的耐久性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进行系统讨论。  相似文献   

16.
CRTSⅡ型轨道板(有挡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并对设计过程进行了相关探讨。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分别用P.Ⅱ42.5水泥和P.O52.5水泥进行试配,代替超细水泥,并且采用矿物掺和料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双掺方案,以降低水胶比,提高早期强度,保证16 h抗压强度大于48 MPa。通过试验和现场施工,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能满足施工要求,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郑复鹏 《科技交流》2002,32(1):59-62
公路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有三种设计方法:抗压强度为指标:抗弯拉强度为指标:二交包裹理论设计。通过三种设计方法的试验对比,以二交包裹理论设计的试验结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海工耐久混凝土在国内应用很少,各种影响因素对其影响作用不甚明了,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耐久性的影响,对指导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客运专线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泵送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高耐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聚羧酸系外加剂的特点,以及客运专线所处施工环境原材料的实际现状,介绍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出了其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取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剂量为4%、5%时,再生骨料掺量为30—100%时,配制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对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强度试验及收缩性能试验,对影响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性质的有关因素和各项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既能满足基层路用性能,又能降低造价,使再生骨料用量最大化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公路底基层或基层混合料的强度要求低,对天然骨料的需求量大,将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作为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应用于公路底基层或基层是废弃混凝土应用的主要领域。本文将路面改造获得的大量废弃混凝土作为高等级公路的基层材料,在优化集料级配的基础上,通过选取采用不同水泥剂量和再生骨料掺量配制的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对影响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性质的各项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优化混合料配合比,为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的优化配制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技术向实用化、推广应用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