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新丰镇站驼峰解体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勇  王武良  杨学诚 《铁道货运》2011,29(9):6-8,17
简述新丰镇站调车场概况,分析峰顶停车主要原因在于调车计划编制不当、到达场排风作业质量不高、技术作业标准不落实、提钩人员业务不精等,提出提高解体计划编制质量、提高到达场解体列车排风作业质量、改进峰顶摘管器、优化各项作业标准、加强驼峰设备整治等提高新丰镇站驼峰解体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驼峰“咬钩”是驼峰解体作业中车钩提开而车辆未能正常分离的现象,发生“咬钩”现象会增加解体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影响驼峰解体效率.本文针对阜阳北站驼峰发生“咬钩”现象增多的情况,在对驼峰“咬钩”专题写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员、车辆、天气、线路四个方面对阜阳北站驼峰发生“咬钩”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提钩时机掌握不当、推峰速度控制不当、“钩不脱手不离”执行不到位、单人提勾、车钩的热胀冷缩现象、线路变形等都是导致“咬钩”的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从货物列车到达至推峰解体整个作业流程以及驼峰作业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和解体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编组站驼峰解体的实际过程,提出以加强业务技能为中心、安全规范作业为主题的提高驼峰效率的作业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驼峰解体过程中驼峰自动化系统允许手动干预的条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驼峰解体作业手动干预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驼峰作业中非正常手动干预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解体大组车、隔钩车、"新车"造成手动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在兼顾运输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驼峰解体作业非系统性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编组站作业能力的核心是驼峰解体能力。文中通过分析货物列车到达至推峰解体的实际作业流程,分析总结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和解体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运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以加强业务技能为中心、安全规范作业为主题的提高驼峰效率的作业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京东编组站驼峰解体现状,从驼峰作业系统内部组织出发,对影响解体作业的主要作业程序进行分析,从强化组织管理措施、优化调车作业方法、提高人员的协调配合、加强设备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对提高南京东站驼峰解体效率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安全,针对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存在的车组走行不到位、产生大钩车压标、频繁人工干预、减速器控速不准等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提高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安全的对策,即从编组场布顶优化调整、编组场峰尾停车器维护方面整改措施,从健全峰尾作业制度、采取有效针对措施、督促工务部门配合调整、定期检修电务设备方面改进管理措施,以提高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列车进行编组作业的地方俗称驼峰场。南来北往的列车聚集到编组场进行重新编组,才能把不同的货物运送到各自的目的地。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把列车推上驼峰,然后按照重新编组的要求进行提钩作业(列车解体),将各个车辆通过驼峰溜放下来,通过道岔的开合减速后分别挂接到各自方向的车列上。  相似文献   

9.
驼峰解体效率关系到编组站运输组织的畅通及各项技术指标的完成,是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以南京东站为例,归纳了影响编组站驼峰解体效率的三个因素:单位时间内到达列车数、单位时间内出发列车数及取送调车次数。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因素与驼峰解体车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此提出了加强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效率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车辆改编作业量逐年增加,致使不少编组站驼峰能力趋于饱和。在此条件下,作为加强驼峰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即驼峰双溜放作业方案应予考虑。但实行此方案,必然产生交换车,及其重复分解作业,影响驼峰能力的提高,甚至可能出现双溜放作业方案下解体能力次于单溜放作业方案,或虽然解体能力有所提高,但经济上却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侯治平  黎炜 《铁道货运》2010,28(9):20-23
针对柳州南站在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期内解体能力紧张的状况,对柳州南站驼峰采用双推双溜的可行性、作业方法、能力提高预期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驼峰双推双溜作业方式提高解体能力的作业组织办法。  相似文献   

12.
驼峰溜放速度控制是驼峰溜放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既要兼顾解体作业效率,又要兼顾安全,因此在运用中需要进一步减小驼峰溜放速度控制的误差,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利于驼峰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驼峰溜行车组的速度控制是保证驼峰解体作业安全和提高驼峰调车场解体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行的驼峰速度控制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对制动力可调的减速器的新的控制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侯马北站概况,深入分析侯马北站存在的驼峰解体效率不高、峰尾编组能力不足,以及运输组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提高驼峰解体作业效率,提高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质量,压缩相关作业时间,化车站作业组织,优化运输组织等提高侯马北站解编效率的对策,对提高侯马北站通过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动化驼峰溜放作业过程中,因驼峰控制系统和环境因素等影响,常出现车组走行不到位而产生"天窗",导致股道溜放打靶距离不足,影响驼峰作业效率;通过对减速器制动能高的研究,确定打靶距离不足情况下减速器制动车辆安全连挂速度范围辆数,采取相应溜放方法,进一步提高驼峰解体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撞车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阜阳北站为三级四场单项驼峰,2011年日平均解体91列,平均有调为9847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驼峰设备使用频繁。通过分析驼峰安全诸多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研究得出:开行重载列车可以使沿线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时间相对节省,驼峰负荷降低,车列待解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完成越来越繁重的运输任务,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货运重要环节的驼峰编组站同样也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机械化、微机化,但列车解体提钩工作在国内外都仍需由人工完成。工人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都得在野外工作,一手拿着钩计划作业单,一手操作,劳动条件艰苦,安垒性差。另外,提钩出现的失误往往要到整列车即将解体完毕时才能发现。子是不得不派人到到达场各股道查抄车号,将溜错的车辆全部重新拉上驼峰,再次解体,造成极大的浪费。本系绞就是为了解决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及时发现提钩错误这二个问题而研制的。作为编组站微机网中的一个分支,本系统具有如下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蚌埠东驼峰编组站既有设备是采用继电式控制,调速部分是采用人工铁鞋加后续减速顶的调速方式,此次改造工程是将既有驼峰改造为自动化驼峰,通过对需要解体车辆的速度控制,达到保证作业安全和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