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青藏铁路的建设背景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长960公里)、所经冻土线路最长(5464公里)、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高原铁路。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给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带来了极大困难。铁道部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贯彻“列车运行时间最短,设备高可靠少维修,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于2006年7月1日将这项宏伟工程提前一年全线通车,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铁路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拟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纵贯青藏高原腹地,该线经过海拔高程大于4000m地地段长965km,通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550km。青藏铁路在建设与运营管理中主要面对高原与冻土两大问题。文章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对高原铁路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对管理维修方式及施工期的劳动组织形式提出了建议,对多年冻土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采取的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通车运营,西藏旅游近年来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在高原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高原病及鼠疫防治、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高原卫生保障工作在体系建设、组织保障、执法实践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工作实践中不少基础理论和一些基本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创新成果分析,结合工作实践和体会,从寻求高原卫生保障工作的拓展点和延伸点、工作机制的长效性方面做一些初步探求,以期对今后更加深入推进高原铁路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青藏地区的地理气象特点,从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沿线车站电力供应需用一路交流电源或者无交流电源的条件出发,结合运营维护,环保等方面,对高原铁路车站信号的电源组成方案进行分析论述,并就电源元器件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应考虑降容使用进行阐述,对青藏铁路车站信号电源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围绕青藏铁路运营期在保证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稳定、安全、可靠,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完善卫生保障体系保持"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等方面工作展开论述。重点介绍多年冻土区路基运营维护技术、运营期环境保护技术、运营期卫生保障体系等运营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总结高原铁路运营维护管理体系在运营安全及管理,移动、固定设备维护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效果。青藏铁路运营维护暂无可借鉴的高原铁路维护管理经验,在运营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完善高寒高原铁路维护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决战年,取得了决战全胜的可喜成绩。8月24日铺轨胜利通过世界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车站,10月12日全线铺通,10月15日,12300吨援藏物资通过新铺铁路运抵拉萨,标志着青藏铁路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后,部党组及时提出了2006年3月1日进行货物列车工程运营试验,5月1日进行旅客列车(不载客)工程运营试验,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的“三阶段目标”。为实现“三阶段目标”建成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努力拼搏2006年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年。我们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和考验。主要是: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它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战略转移的需要,体现了我国高原、冻土铁路建设的科技水平和争创世界一流铁路的宏伟目标,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与提高的展示,在国际上有一定积极的政治影响.这条铁路由青海省省会西宁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km,目前建设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42km,新建线路1110km,其中青海境内562km,西藏境内548km.铁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m以上地段960km;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开工建设,给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着重从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与建成通车后等两个方面对青海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青藏铁路建设为契机,与西藏联手,构筑青藏线经济带,对青海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青海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从而实现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世界屋脊的高原冻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宏伟的大工程。经过5年参建者挑战极限,无私奉献,艰苦奋战,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终于在2005年12月12日上午8时全线铺通,进行了货物列车和旅客列车不载客运营试验,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将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西藏交通史上又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申夫 《中国铁路》2002,(12):28-30
论述季青藏铁路的建设目标;分析了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时代要求与具体标志;阐述了青藏铁路实现建设目标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概况,总结该段冻土地段路基、桥涵、隧道施工的技术措施、特点和难点,高原医疗卫生保障和环境保护的要点,提出建设高原铁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2,2万公里到2013年近10万公里的全国铁路网规模,从时速不到60公里铁路到新建运行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让世人惊叹。2005年,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建设全面展开;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008年,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相似文献   

12.
正栏目寄语2006年7月1日,全长1 956 km的青藏铁路通车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广大铁路建设者勇克难关,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用智慧和汗水在雪域高原筑起中国铁路建设的丰碑。但是,中国铁路人的脚步却从未停歇。2006年12月,青藏铁路西格段复线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营;2007年9月,青藏  相似文献   

13.
正栏目寄语2006年7月1日,全长1 956 km的青藏铁路通车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广大铁路建设者勇克难关,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用智慧和汗水在雪域高原筑起中国铁路建设的丰碑。但是,中国铁路人的脚步却从未停歇。2006年12月,青藏铁路西格段复线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营;2007年9月,青藏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高原、冻土和环境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难题,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铁路史上独一无二.由于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异常复杂并具有多变性.因此,为保证青藏铁路路基长期稳定和运营安全,应加强对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系统研究.研究结论:多年冻土斜坡路堤的稳定性计算,不仅要参考普通斜坡分析的方法,也要考虑边坡失稳的时间因素;除此以外,还可以从填料的选取、铺设土工格栅、采用抗滑桩加固等方面提高多年冻土地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对今后的高原铁路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养护维修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既有青藏线西格段高原铁路、新疆自然条件艰苦地区铁路、东北寒冷多雪地区铁路和有关设备生产厂家的调查研究 ,结合青藏铁路的特殊情况 ,研究制定新型的养护维修体制 ,以保证横穿雪域高原的青藏铁路的畅通和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6.
全面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铁路技术创新在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技术、既有线提速技术、机车车辆装备技术、重载运输技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客站设计施工技术、通信信号和信息化技术、安全装备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论述中国特色铁路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内涵,深刻阐述新形势下做好铁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十一五”铁路技术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对系统掌握客运专线建设和运营管理技术、提升机车车辆装备技术、完善铁路重载运输技术体系、加快铁路信息化建设、推进设备安全检查维修技术现代化、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铁路基础理论研究、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等技术创新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17.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7,16(3):57-58
2006年是铁路行业的丰收之年:奔行“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投入运营,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同时,全国铁路系统的第六次提速也将接踵而至,大幅提升了铁路行业服务广大群众的效率。而在这背后,都折射出铁路行业现代化的坚实步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及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基工程是青藏铁路的关键工程,其修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铁路的运营和维修养护.而影响高原冻土区路基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热融和冻胀,二者都与水(冰)有关,为此工程人员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保证路基的质量,就必须解决好水(冰)的问题.本文结合科研、施工提出了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论述了青藏铁路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19.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作为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行业的骨干企业,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为青藏铁路提供了高原客车、客运和货运机车、重要机车车辆零部件等多项产品,以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为青藏铁路全线Ⅲ觅利通车保驾护航。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169辆青藏线列车干6月13日全部交付完毕。此前的2003年9月.该全司曾研制成功首台高原高寒公务动车并成功投入运用,为青藏铁路客车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青海已投入4800多万元用于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工作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两年多来,青海省投入4800多万元用于高原铁路卫生保障工作,实现了“职工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患病旅客得到及时救治”的卫生保障目标。结合青藏铁路在高原运营的特点.该省严格实施进出藏旅客《健康申报卡》制度,劝阻不适宜高原旅行的旅客下车。此外,在车站和列车上配备了相应的医疗设施和应急预案。为了确保患病旅客得到最及时的医疗救助.列车还专门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