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绕城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及雾天交通事故对路网车流的显著干扰,在事故影响区划分为保护区、控制区和缓冲区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某典型绕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首先应用干涉车流波模型计算出缓冲区主线干涉作用下最大排队长度和所对应的时刻,以及事故消散时间;其次就各个影响区所处空间位置和区内交通流特性,分别探讨了雾天各事故影响区紧急交通组织措施应用,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二次事故发生和发挥绕城高速公路枢纽作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安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雾的定义以及雾所引发的高速公路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雾天交通事故成因及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出了预防雾天交通事故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团雾作为雾天的一种,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实地调研发现,中国国内多条高速公路经常性地出现团雾。通过对近年高速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因团雾引发的事故不断增加,且事故严重程度高,造成伤亡人数多。为了降低团雾对高速公路安全造成的影响,提高高速公路团雾区的交通安全水平,分别考虑能见度、路面摩阻力、动视力以及路段交通量等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团雾区的限速方案,为高速公路团雾区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型车的混入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事故情景下。为了引导事故条件下驾驶人和组织者做出高效准确的决断,将考虑了大型车混入率的动态空间占有率模型引入到交通波模型,构建干涉与非干涉情景下的交通事故影响模型。以郑尧高速为例,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别对干涉情景下的疏散时间、疏散量以及事故发生的位置,车辆数等指标与事故影响程度的指标(包含事故最远排队长度,事故持续时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散时间与事故影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疏散量与事故影响程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事故发生点与上游匝道之间的距离与其关系不大;道路服务水平为0.456,车辆数为1 321 veh·h-1时,为了使得分合流区不受影响,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景下,应将大型车混入率控制在50.1%以下,使得最远排队长度在10 km内;当大型车混入率大于58%时,将很难通过干涉引导避免对上游分合流区产生影响;在35 min以内采取干涉措施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大于35 min时,事故持续时间会发生一个急剧的增加,不利于路网恢复,之后事故恢复时间将趋于平稳;对道路交通量进行模拟可知交通量每增加50 veh,疏散时间和距离增加的范围为[1.5 min,3.6 min]和[1.209 km,1.543 km]。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事故诱导策略制定和疏散效果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雾天事故成因及应急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雾天使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纷繁出现,由此引发的连锁恶性事件,为公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通过分析雾天车辆追尾事故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流程模型,并研究驾驶员心理素质、交通环境等影响因素,形成较完善的应急处置决策,以减少事故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车辆在高速路上能够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6.
针对绕城高速公路驾驶人对有效交通信息的需求,解决绕城高速公路上、下路难,及有效提高绕城高速公路立交通行能力、安全性,分析绕城高速公路路网、交通流及互通立交特性,提出在绕城高速公路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依据多级多类交通语言设计理念,配套使用交通语言效益分析和养护管理,研究绕城高速公路立交的交通语言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雾天行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雾天交通安全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我国通行的做法是在雾天封闭交通,这样虽然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却以完全丧失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为代价。本文通过对2006年全国主要高速公路受雾影响预报的分析,得出全国范围内各地雾发生频率,主要高速公路受雾影响特征及各路段影响频率,总结出雾对高速公路的影响规律。为今后雾天气下全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提供参考和指导,为驾驶员雾天行车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并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重点监控雾的频发路段,有针对性采取有效地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事故条件下的交通延误,预防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事故条件下高速公路路网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选择时间可靠性作为评价指标,对路网处于常态下、突发事故中及实施紧急交通组织后的指标值进行比较,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事故对交通的影响程度、紧急交通组织的效果及交通恢复程度指标,为事故条件下路网交通组织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设计由于交通需求复杂,也直接关系到绕城高速公路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发挥,一直是广大标志设计者的难点所在。笔者通过多个绕城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计经验,以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特点为基础,仔细研究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的需求特点,得出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设置方法。经实践检验证明,效果较好,走错路的现象明显降低,也大大降低了由于看不清标志牌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杜战军 《公路》2011,(9):52-54
绕城高速公路具有路网组成复杂、枢纽转换点多、互通出人口多、交通类型复杂、对指路标志信息需求量大等特性.以郑州绕城高速公路指路标志整改工程为依托,对绕城高速公路指路标志信息的筛选、分类、分级进行了研究探讨,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绕城高速公路规划和设计的探讨及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维昭  林国涛 《公路》2006,(5):140-144
结合同三国道主干线海南三亚绕城高速公路的设计实例,重点探讨绕城高速公路的特点、功能、作用以及影响和制约绕城高速公路布置的各种相关因素,提出绕城高速公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干涉车流波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种模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干涉车流波的非线性交通流数学模型,并采用二阶精度无振荡差分格式对其求解,复例显示能够模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引起的冲击的传播过程,模拟干涉作用所引起的冲击波对排除消散的影响过程,所得结果比线性交通流模型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3.
绕城高速公路指路标志信息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海刚  魏华  李聪颖 《公路》2007,(7):98-102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在绕城高速公路上,驾驶员多走路、走错路现象严重。为了能够适应越来越完善的路网环境,做到以人为本,需要对原有指路标志进行优化设计。针对绕城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针对指路信息繁多的特点,将绕城高速公路指路系统分为立交单元和主线单元,分别进行指路信息设计,提出了绕城高速公路指路信息分级的方法,并以颜色区分市区信息和放射线信息,达到相对减少标志信息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普宣高速公路为工程实例,通过对普宣高速沿线气象资料调查分析,确定了普宣高速雾区分布特性与规律,提出了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限速方法和安全保障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避免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增大通行能力、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高速公路在交通事故条件下的道路通行能力、整体路网的可靠度和交通运行效率,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交通流的基本特征,不同类型限流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结合线性控制算法与交通事故条件下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列出四个约束条件,建立了入口匝道控制模型。最后运用Matlab等软件分别从主线可插人间隙的3种情况下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出交通事故条件下匝道限流控制的最大值。为今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路段交通组织与管理提供了决策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基于Reti nex原理消除交通视频图像中雾影响的方法雾天由于视野不清晰,驾驶人对路况掌握不清楚。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正常天气.给交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从近年来高速公路多车相撞的事故原因看,团雾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为增强雾天交通视频的监控效果,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控制和交通信息研判效果,消除交通视频困像中的雾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基于Retinae方法消除交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吉林市绕城一级公路升级改造施工图勘察设计为例,结合路网规划,城市发展和高速公路改扩建经验,对吉林市绕城一级公路升级改造方案进行总结、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内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非现场违法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组成、原因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索事故与非现场执法设备建设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交通流量、时间、天气等因素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以及交通违法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潜在的分布规律和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可有效指导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事故预防对策,对优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涂圣文  赵振华  姚常伟 《公路》2021,(1):218-224
为合理规划布置大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工程,做到既能够提升出入境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又不影响过境交通及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对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境交通组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运行时间和出入境交通可达性二者组合效应最好为目标的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并提出了模型求解的实用方法。最后,以某城市规划年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为应用案例,阐述了模型应用的具体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不仅考虑了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的实际影响因素,也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影响交通安全的环境因素中,雾天是最为恶劣的气候条件,雾天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要比平常高出好几倍.因浓雾造成几十辆车连续追尾事故屡见不鲜,损失惨重.因此,如何保证雾中行车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