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沥青路面合理施工温度确定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高新民  姜睿  边庆华  刘洪海 《公路》2021,66(12):17-22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影响因素和施工温度,依据沥青路面热传递模型,确定了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合料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软件模拟施工过程混合料温度变化,分析了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了低温环境下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施工温度确定方法.根据项目所在地纬度、气候状况、路面因素和材料等条件,通过计算得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中的混合料温度与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3.
施工温度对排水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为模拟施工压实温度变异性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室内分析了不同压实温度下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肯塔堡磨耗损失率和劈裂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尽管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影响不甚明显,但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应严格控制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的温度差异和骨料离析是影响沥青路面寿命的主要因素,具有再拌和功能的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是消除混合料温度差异和骨料离析,保证沥青路面铺筑质量的有效设备。为了提高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并推广沥青混合料转运车这一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内蒙  相似文献   

5.
施工温度对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宜洛  崔荣华  顾仲飞  韩森 《公路》2006,(10):166-170
施工温度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控制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室内试验室进行试验以及监督沥青混合料施工的主要依据。本文分析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对其马歇尔试验指标影响的规律性和敏感性,研究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施工温度的相互关系,比较了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差异,提出合理的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温度是造成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直接因素。阐述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因素,指出温度的重要性,以常用面层混合料类型SMA-13及AC-13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20~70℃)下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动稳定度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高沥青路面动稳定度下降就越快,温度超过65℃时,SMA-13及AC-13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皆不满足要求,当温度小于50℃时,2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下降较缓慢,温度大于50℃时,2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急剧下降,且AC-13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能力不及SMA-13沥青混合料的;应将沥青路面的温度控制在50℃以下,从而可会大大减少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温度衰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对影响沥青混合料温度的3种外部情况进行了试验检测及分析,分别为长距离运输途中温度衰减分析、短距离运输及碾压过程温度衰减分析、风速对温度衰减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取得比较好的保温效果,从而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拌和及施工过程中,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燃油的消耗量。对影响燃油用量不同因素的分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合理减少燃油消耗的一些措施,实现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燃油消耗的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的压实受气温、风速、混合料等因素的影响,保证沥青路面冬季低温施工的压实度历来是技术难点。结合天定高速公路的施工情况和环境条件,借助Pavecool软件计算摊铺后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曲线,综合考虑环境条件、混合料性质、下卧层温度和摊铺温度的影响,并以有效碾压时间30min和容许最低碾压温度作为临界条件,确定冬季低温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永武高速公路施工过程,阐明了如何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材料的生产工艺、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沥青混合料摊铺工艺以及沥青混合料碾压工艺进行控制。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处理好众多影响因素,并选择正确的施工工艺,才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沥青路面低温季节施工难题,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高性能中温沥青混合料成为沥青路面发展的趋势。文中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乳化型中温沥青技术要求,进行中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改造方案;结合中温沥青粘温曲线,拌和成型不同出料温度的马歇尔试件,确定改性中温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及室内最佳成型方法;通过施工质量检测,验证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是中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类型,车辙病害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分析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及其程度,该文针对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不同路面构造类型进行了室内车辙试验,影响因素包括结合料类型、集料级配类型、最大粒径、上下面层混合料类型等。试验结果表明:沥青针入度、集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对沥青混合料抗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接近,防治沥青路面车辙需要从沥青材料、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处置措施。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对沥青路面结构整体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大于下面层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沥青路面产生的永久变形(车辙)中,上面层混合料仍具有重要影响,但下面层混合料的影响程度上升。因此,在进行路面抗车辙能力设计时,既要考虑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又要考虑路面结构组合。  相似文献   

13.
分析无核密度仪(PQI)用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检测时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集料种类,级配,碾压遍数,水,沥青混合料温度,检测深度。检测结果表明:集料种类及水对PQI检测值有显著影响;级配变化及碾压遍数变化对PQI检测值有影响;沥青混合料温度和检测深度对PQI检测值无显著影响。基于检测结果,给出PQI用于沥青路面施工中压实度快速检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硬质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入手,讨论了硬质沥青混合料在夏季炎热地区沥青路面中的应用,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硬质沥青能够较好地解决夏季炎热地区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和剪切破坏问题,严格控制施工温度是硬质沥青施工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沥青路面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快速导热系数测定仪对两种沥青(70#基质沥青、SBSI-C改性沥青)、两种石料(花岗岩、石灰岩)、6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对导热系数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包括集料种类、沥青种类、干湿状况、混合料种类、温度等因素对混合料导热系数的影响。采用一元方差分析理论,对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显著性进行了排序,结果为:集料种类﹥干湿状况﹥混合料种类﹥温度﹥沥青种类。试验结果的取得为主动改善沥青路面温度敏感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摊铺碾压时碾压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文章通过对AC13、SMA13和SUPERPAVE12.5等3种典型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的成型温度下进行室内马歇尔试验,测试不同成型温度下的马歇尔试件的各种体积参数,模拟不同的碾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探求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沥青路面的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17.
隧道内通风不畅、照明不足,加之热拌沥青混合料高温、浓烟、有毒等特点,导致沥青面层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温拌技术应用于长大隧道沥青路面摊铺时,通过降低出料温度与摊铺施工温度,大量减少沥青烟气排放,改善施工作业环境,促进压实程度,提高施工质量。结合龙连高速公路粗石山长大隧道温拌沥青面层施工,介绍了隧道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对比了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出了隧道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广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实施,从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和施工等角度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上面层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对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玉臣 《交通科技》2007,(2):107-108
分析了沥青路面的特点和影响混合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沥青老化的机理和国内外研究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的现状及再生工艺。作为一种“绿色”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21,(5)
依托广东某高速公路项目,根据SMA-13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实测温度数据和工后实测抗滑特征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SMA-13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和SMA-13抗滑特征指标的敏感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施工环节、施工温度与不同抗滑特征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施工环节、施工温度对不同抗滑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5遍碾压是SMA-13施工过程中温度快速下降的拐点时间;0°~45°轮廓峰顶夹角比例是SMA-13沥青混合料最敏感的抗滑特征指标;不同抗滑特征指标受不同的施工环节和SMA-13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确定SMA-13沥青路面在不同施工环节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