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交通技术》2013,(3):167-168
国道214线起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终于云南省景洪市,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是国道214线在青海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通往玉树地区的"生命线"公路通道,是交通运输部西部大通道"八纵八横"中的一横,在国家  相似文献   

2.
国道214线起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终于云南省景洪市。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是国道214线在青海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通往玉树地区的"生命线"公路通道。是交通运输部西部大通道"八纵八横"中的一横。在国家公路网中居重要地位,同时今后将成为青、藏、川、云藏区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路段。  相似文献   

3.
<正>国道214线起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终于云南省景洪市,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是国道214线在青海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通往玉树地区的"生命线"公路通道,是交通运输部西部大通道"八纵八横"中的一横,在国家公路网中居重要地位,同时今后将成为青、藏、川、云藏区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路段。2010年4月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交通部及省委省政府的精神要求,省交通厅加快启动了共和至玉树高速化公路的建设,这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切实行动,是按照国务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进行规划建设的,被列为我省重点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玉树地区玛多至巴颜喀拉山多年冻土形成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地质、冻土分布特征等分析,在对当地气温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地多年冻土退化情况系统地进行了研究,从而为青海省玉树地区国道214线的多年冻土路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道路选线是公路勘察设计环节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技术工作。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各异,而如何打造一条既满足技术标准又满足社会需要的公路,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确定合理的线位。本文以国道214线玉树州结古至巴塘机场段为例,阐述地质选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建成于1966年的玛多黄河桥位于214国道距玉树492km处,是玉树抗震救灾"生命线"214国道上的"咽喉"。鉴于玛多黄河桥年久失修的实际情况,交通部门决定在玛多黄河桥下游架设两座钢架桥并埋设10道长15m、直径3.0m的波纹管,以确保灾后物资运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6月25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长拉山隧道顺利贯通。长拉山隧道全长2 400 m,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境内,海拔4 500 m,为青海省道309线多拉麻科至杂多段公路(简称309多杂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309多杂公路是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工程,是青海省藏区干线公路网中通县二级公路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天河隧道是国道214线青海省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长隧道,是该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进出口设计高程均在3 500 m以上,属典型的高寒隧道。为了保证隧道顺利穿越粉砂层段和治理掌子面滑塌,采用地表旋喷桩技术对地表进行加固。该加固措施效果显著,既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又可加快施工进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流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黄河风景迷人,但是由于黄南州境内缺少一条沿黄旅游公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黄南州黄河美景开发。如今,这个现状将随着国道310线尖扎至共和段公路的开建而得到改变。国道310线尖扎至共和段公路是青海省2018年计划开工建设的重点公路项目之一。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沿岸,地跨黄南州、海东市、海南州和尖扎、化隆、贵德、共和4县。工程起点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接国道213线(阿赛公路);终点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西侧,接已建成的共和至  相似文献   

10.
正流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黄河风景迷人,但是由于黄南州境内缺少一条沿黄旅游公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黄南州黄河美景开发。如今,这个现状将随着国道310线尖扎至共和段公路的开建而得到改变。国道310线尖扎至共和段公路是青海省2018年计划开工建设的重点公路项目之一。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沿岸,地跨黄南州、海东市、海南州和尖扎、化隆、贵德、共和4县。工程起点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03,(7)
作为西部大通道之一的西宁至库尔勒公路青海境内当金山至花土沟段工程 ,2 0 0 3年 6月 1 8日正式开工建设 ,标志着全长 70 7km的西部大通道青海境内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西部大通道西宁至库尔勒公路在青海省境内长达 70 7km,由国道 2 2 7线、省道当黄公路、国道 31 5线 3条重要干线公路路段组成。全段按二级公路以上标准建设 ,概算总投资约为 2 6.62亿元。这是青海省继丹拉国道主干线全面开工建设之后 ,实施的第二大公路建设项目。目前 ,西宁至大通 31 km高速公路和 6km二级公路已开工 ;大通至扁都口 2 0 3km工可报告已经交通部批复 ,计划年内…  相似文献   

12.
《公路》1999,(9)
亚洲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青海省大圾山公路隧道,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于1999年8月18日通车.大坂山隧道位于国道227线(西宁-张掖)西宁市大通县与海北藏族自治洲交界的祁连山支脉大坂山越岭地段.国道227线古为"丝绸之路"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连312国道(上海-伊宁)、南接109国道(北京-拉萨)、沟通青海海北地区与甘肃"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大饭山隧道正洞长lppny宽8.sny净高4.guy两端接线长2852m,路基宽8.5m,路面宽7us并有7孔3()的大桥1座。隧道南口洞门处路面中心标高3792.75m,为目前亚洲海拔高度最高的公路隧道.工…  相似文献   

13.
陈树汪  李志厚 《公路》2007,(10):66-71
结合冲江河二期电站库区国道214线中甸~松园桥段公路改建的工程实践,简要介绍了水下大断面箱涵的结构及防水设计。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04,(5):54-54
青海两条出省大通道——国道31 5线察汉诺到德令哈段工程、省道阿赛公路阿岱至同仁段工程近日开工。国道31 5线察汉诺到德令哈段是青海省“两横三纵”公路网主骨架中的一“横”,是青海省通往新疆地区的大通道。这条公路全长1 60 km,总投资6.45亿元,建设工期为3年。阿赛公路阿同段经李家峡水电站岔口,穿越正在建设的黄河公伯峡水电站水库淹没区,是青海东部通往甘肃玛曲地区进而南下四川成都的便捷通道,全线长1 0 0 km,总投资5 .74亿元,建设工期两年。据介绍,这两条路的开工将为青海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促进作用,仅国道31 5线察德段工程就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17日,青海省首条由企业投资建设的高等级公路一国道315线湟源至西海镇一级公路破土动工。这是青海省交通部门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藏区发展及扩大内需政策,加快项目建设的又一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正发改委批复6个公路桥梁项目,总投资774.7亿元。这6个项目具体如下:一是京藏高速石嘴山(蒙宁界)至中宁段改扩建工程项目,全长约284 km,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20.3亿元(静态投资199.6亿元);二是海南省中线琼中至五指山至乐东高速公路工程,全长约126 km,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13.93亿元;三是国道214线和国道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  相似文献   

17.
路基施工直接决定公路使用功能及竣工后的使用寿命,路基施工工艺、压实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文章研究了国道路基加宽改建施工技术,先对现有公路进行外业勘察和内业图件资料整绘,再根据当地经济与交通量的发展,提出经济、可行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路基填料、路基边坡形式、路基防护、特殊路基的主要技术要求,并以国道G214线和G317线新改建工程为例,对国道新改建工程路基工程施工要点进行简要分析。通过总结相关建设经验,可为后期类似的山区公路路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交通     
《驾驶园》2019,(1)
<正>4条青海新增4条公路通车日前,青海省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大通经湟中至平安公路、347国道都兰至德令哈段、315国道乌兰至德令哈段4条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青海"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联通"公路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据悉,此次通车的4条公路总长约461公里,总投资约87亿元。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连接青海、甘肃两省,是青海通往东部及西南地区的重要出省通道。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青海省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大通经湟中至平安公路、347国道都兰至德令哈段、315国道乌兰至德令哈段4条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青海"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联通"公路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此次通车的4条公路总长约461 km,总投资约87亿元。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连接青海、甘肃两  相似文献   

20.
<正>青海省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近日全线建成通车。这是我国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建成的首条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被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至2030年),东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西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途经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共穿越5县12个乡镇,是京藏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总投资269.6亿元,全长634.8 km,其中多年冻土区路段达227 km,占线路总长约36%。多年冻土是指在天然条件下冻结状态持续3年或3年以上的土体,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寒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