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云阳山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云  桂铬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4):99-103
云阳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多变,有破碎带、断层、富水岩层等不良地质。通过TSP法和探地雷达综合预报,及时准确地预报了可能出现塌方、滑动的部位并提出了处理建议;富水岩层的位置,出可能的突水点;三处不稳定岩层、断层。实践证明对于绝大部分隧道的地质预报工作,TSP法和探地雷达的有效结合基本可以满足需要,特别是某些围岩较好的区段TSP法就可以得到满意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2.
岩溶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某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为例,根据与岩溶产生直接相关的断层破碎带的存在与否,论述了地质测绘法、断层参数法、TSP探测法等三种有效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说明了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综合运用于预报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石城山隧道左洞在开挖至距出洞口近100m时,推测F2断层提前出现,因断层破碎带岩石蚀变强烈,加之雨季施工渗水的影响,导致隧道拱部左侧出现塌方,文章对该塌方段地质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青云山特长隧道采用以综合地质编录、素描为基础,并结合多种物探、超前钻探预报的方法,形成"长短结合、点面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实测相结合"的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高了隧道穿越复杂地段的断层带、挤压破碎带、涌水带等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效果,较好地修正了勘察设计阶段的地质资料,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安全风险,优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苍岭隧道断裂破碎带工程地质特征与围岩失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苍岭隧道开挖过程中多次发生塌方的地段的工程地质调查的资料,采用现代地质工程的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引起苍岭隧道塌方的叠瓦状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质、以及控制该地区主要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断层带活动对于隧道周围岩体中的岩石的力学性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断层破碎带中及两侧的风化前后岩石的工程力学参数,发现了该隧道可能产生塌方的主要地段的识别标志,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隧道施工中危险地段岩体加强长、短期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通过进行合理的喷浆、结合钢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控制隧道变形为主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隧道安全施工需要超前地质预报的保证。在南山隧道施工中采用物探与勘探结合的方法,根据地勘资料及隧道掌子面围岩采取不同的超前预报仪器及方法,从而准确预报隧围岩断层破碎带、富水区、暗河等不良地质情况,并对工作流程进行介绍,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近水库穿越F4断层的汤山铁路隧道为背景,阐述了断层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富水断层条件下超前地质预报、加固圈3 m超前预注浆、洞身长管棚及三台阶四步开挖方法相结合的隧道施工方案;因隧道近水库,二次衬砌施工中加强防水措施;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过程中隧道洞内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了详细监测与分析,验证了隧道穿越F4断层施工控制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影响范围内,该施工方案较好的控制了隧道变形,后期变形不明显;断层破碎带影响范围外,因未采用该施工方案,受断层破碎带围岩质量、进口斜井双重施工等因素的影响,隧道短期变形和长期变形均较大,在远离贯通断面80 m左右范围内,应加强监测,适当时辅以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梁山特长隧道是天镇至大同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设计总长为6 058 m,为山西雁北第一隧,其中设通风斜井一处,在斜井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浅埋、断层、破碎带及涌水等一系列不良地质条件,加之纵坡坡度超大,给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旨在研究合理的开挖及支护方式,安全、合理、快速地处理隧道的塌方、破碎带、涌水路段,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中前方经常会遇到岩溶、断层破碎带、富水不等不良地质,一旦处治不当,轻则出现塌方、突水、突泥、损坏施工机械设备,重则导致大型塌方、冒顶及危及生命等重大地质灾害。因此,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连贯性,应该在开挖前对隧道前方  相似文献   

10.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岭隧道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断层破碎带,造成开挖、支护施工难度增大,并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不同的工法对于围岩扰动程度是不一样的,围岩条件的弱化应该及时采取开挖支护措施的调整,只有合适的工法才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结合浙江宁波史家山2号隧道,根据其地质特征,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施工工法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情况,得出了断层破碎带对于施工过程影响并对于合理施工方案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已成为准确预报隧道前方围岩地质情况的有效方法,其中TSP法是较为成熟、直接的预报方法。结合凤凰岭隧道实体工程,采用TSP地震预报法,对隧道施工过程的断层破碎带、塌方、软岩和水进行了较为精准的超前预报,为确定合理的隧道开挖支护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隧道工程实际情况,对其在断层破碎带中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超前地质预报、注浆堵水和加固、开挖支护与二次衬砌技术方法,最后经实践验证了本工程所用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以不断提高断层破碎带等复杂情况下的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和模拟试验说明了地质雷达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地质雷达检测图谱的分析和归类处理,找出目标体的地质雷达图谱特征,为地质雷达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绵竹至茂县公路云湖1号隧道F29断层破碎带,选取围岩级别、开挖宽度、地下水、不良地质、施工单位技术和管理水平等5个对塌方影响较大的因素,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对该不良地质段进行了塌方风险分析,确定了云湖1号隧道F29断层破碎带发生塌方的风险等级,有助于指导设计与施工采取合理措施确保隧道安全。该方法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为以后类似的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八片山隧道地形复杂、地质情况不明确,有可能出现未探测到的断层和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结构,不利于隧道施工安全。采用“角度+位置偏移”联合系统及多源多接收联合叠加方法改良USP21地质预测系统,对掌子面前方60 m范围内的围岩完整情况和裂隙发育状况进行预测。经过大量的现场测试和验证,改良后的USP21地质预测系统预测精度可达到85%,显著提高了长大隧道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度,并且能为隧道施工提供具体的灾害体形态和准确的空间位置,保证了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6.
介绍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论述利用地质雷达对隧道掌子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参数的选取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际工程总结出围岩不良地质体在地质雷达图像中的显现特征,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断层是一种破坏岩体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不良地质体,危及隧道施工;同样地下含水层也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时常造成地面崩塌。对不良地质体进行准确判断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进行的前提条件。以炸山嘴隧道为例,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隧址区的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密度电法断面上的低阻异常带划分出了含水层的位置、埋深及规模,利用低高阻垂向分界面划分出了断层破碎带位置。为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8.
提高TBM对不良地质的适应能力,减小不良地质对TBM施工的影响,是保证水利隧洞安全高效施工的关键.结合清远水利枢纽库区取水工程4#隧洞TBM施工时受高强度硬岩、断层破碎带影响,导致TBM刀盘快速磨损、卡机、开挖不均的情况,从Q_(TBM)模型出发,研究了高岩石强度、高石英含量地质条件及断层破碎带TBM掘进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以Q_(TBM)=1为参考值,通过调整TBM掘进参数、施工技术、装备配置同时积极采用超前支护措施,可有效提高TBM的掘进效率.  相似文献   

19.
山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常同时穿越多条近平行的断层系,极易引起开挖面岩体失稳、围岩大变形、塌方等地质灾害。基于问腰隧道工程,以穿越近平行双断层破碎带的山岭隧道为对象,采用FLAC 3D软件对其分层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近平行双断层破碎带的间距与倾角对围岩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为隧道施工开挖的薄弱部位,其位移量值明显大于上、下两盘内围岩位移量值;当两条近平行断层带间距为10m时,两条断层破碎带内隧道开挖所诱发的围岩位移将产生明显相互干涉影响,其量值大于单条断层破碎带内围岩位移量值;随着平行断层带倾角的增大,围岩位移量值逐渐减小;平行断层带间距越小,破碎带内围岩位移量值越大。  相似文献   

20.
以地质雷达在喀斯特地区公路隧道物探中的应用实例,介绍隧道内不同岩溶形态的地质雷达反射特征,介绍了岩溶雷达图像解译的一些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