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沥青路面泛油的定义 传统型定义为:沥青面层中的自由沥青受热膨胀,直至沥青混凝,空隙无法容纳,溢出路表的现象.新型定义为:路表水侵入面层内部并长期滞留在沥青层底部,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动压水冲刷下,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剥落成为自由沥青,并在水的作用下被迫向上部迁移,从而导致面层上部泛油而底部松散的沥青迁移现象. 沥青路面泛油的危害 路面泛油会造成三种直接后果;一是路面滑溜,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雨天.二是上面层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愈来愈高,而中面层及下面层的沥青含量愈来愈低,直接损害中、下面层的低温抗裂性能、抗疲劳性能.三是沥青迁移造成路面空隙率的不利性改变,上面层空隙率愈来愈小而中、下层空隙率愈来愈大,中下面层空隙率的增大往往伴随着负压的产生及空隙的连通,路面的雨水极容易透过微观裂纹或面层空隙进入基层,甚至击穿上面层,形成水损害.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还原剂封层材料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随着沥青路面的使用,路龄在不断增长,面层中的沥青在温度、光照、水、大气等自然因素作用和行车荷载作用下逐渐发生老化。路面的结构就会逐渐形成坑槽、松散、开裂、剥落、碎裂凡是种种现象,给正常的行车带来极大地不变,严重降低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水泥砼路面上铺筑沥青混合料罩面层出现沥青碎石面层表面较粗糙,行车后局部剥落,对应水泥砼伸缩缝处的沥青碎石面层出现开裂,啃边和掉块,罩面表面泛白等现象,采取改进粒料级配,增加沥青用量和水泥掺量等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机理与类型当降水进入沥青面层后,在大量高速行驶车辆,特别是重型车辆作用下,可以产生以下水破坏现象。面层产生唧浆、网裂、坑洞降水过程中,雨水较快进入面层,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  相似文献   

5.
引言公路路表排水对道路的使用性能及寿命至关重要。如路表有积水存在时,则会造成如下危害:在行车作用下会形成飞溅,影响后来车辆的视线。沥青混合料长期浸泡在水中容易形成剥落,降低道路面层强度。积水到一定厚度,行车时会形成"水飘",造成车轮打滑。因此,对排水口排水能力的计算是非常必要的。现有的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高速公路刚建成不久,不少桥面铺装就出现了病害,桥面平整度差和沥青面层剥落日益突出,对车辆的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并造成了后期养护费用的  相似文献   

7.
平整度,是路面质量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路面不平整会增大行车阻力,从而增大行车时对路面施加的冲击力并造成行车颠簸,导致行车速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同时也会加大汽车机件的磨损和油耗,而且局部低陷处在车辆作用下会向更深方向发展,低洼处的积水与冰冻加速了沥青面层的沥青老化,减弱了沥青的粘结力,使沥青面层强度降低,从而产生提前破坏。因此,面层平整度的控制十分重要,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以达到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路基和基层状况;摊铺操作;工作缝的处理;碾压工艺。  相似文献   

8.
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发生结构性破坏裂缝,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就会很快开裂。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底部的裂缝会渐渐扩展到上部,并引起沥青面层也产生开裂。影响拉应力的主要因素有面层厚度、基层本身的厚度、基层的回弹模量和下承层的回弹模量。  相似文献   

9.
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发生结构性破坏裂缝,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就会很快开裂。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底部的裂缝会渐渐扩展到上部,并引起沥青面层也产生开裂。影响拉应力的主要因素有面层厚度、基层本身的厚度、基层的回弹模量和下承层的回弹模量。  相似文献   

10.
由于沥青混合料本身抗剪切变形能力不足,行车渠化严重和夏季高温等原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沥青混合料较多出现行车道车辙,对行车舒适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沥青面层的车辙受到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结合料、矿料级配、现场碾压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沥青标号、采用改性沥青是减少沥青路面车辙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沥青路面补强层,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排水性能,其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可防止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坏,适用于大交通量、重载交通条件下的路面大修工程.  相似文献   

12.
在交通荷载的作用下,旧路面对沥青加铺层形成的反射裂缝是造成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了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弹性模量、综合地基的弹性模量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对沥青加铺层的荷载应力影响变化规律,发现裂缝尖端产生破坏取决于尖端是受压还是受拉,进而提出加铺层设计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3.
对SMA-13用于隧道沥青路面上面层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总结;认为沥青面层存在的交通噪声偏大问题,可通过调整SMA-13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技术途径得到改善;并对隧道沥青路面工程的特殊性与施工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结合湖北省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条件,指出该地区沥青路面所面临的主要病害危险在于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为减轻以上病害,借鉴Superpave胶结料PG分级成果提出适用的沥青等级;并结合路用性能试验,提出适用的面层各层次沥青混合料类型。  相似文献   

15.
在山西省某条高速AC-13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现场随机取样并作标记,根据试验得到混合料沥青含量和级配。次日在标记路段钻芯取样计算压实度,并且测定路面构造深度(TD),利用Matlab分析构造深度与沥青含量、级配的关系,得出AC-13沥青混合料路面构造深度可以通过其与沥青含量和级配的关系得出;分别在路面通车后7 d内、半年内、一年内实测路面相关路段的构造深度,分析构造深度在交通量和通车时间共同作用下的衰变规律,在通车半年时间内构造深度衰变量在14.1%~16.3%之间,通车半年到一年时间内构造深度衰变量在5.5%~9.0%之间。  相似文献   

16.
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反射至沥青面层会导致沥青路面水损坏。为防止路面水渗入基层,可通过铺筑防水抗裂层结构达到封水、抗裂的目的。鉴于此,对防水抗裂层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试验路的运营状况表明该层对防止沥青路面水损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沥青路面整治工程中新旧路面因层间联结失效而出现的推移、拥包、网裂和翻浆等早期损坏的问题,通过室内组合试件的剪切试验和渗水试验确定3种沥青胶结料和集料洒布量为试验指标.结果表明,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联结层的抗剪强度与洒布量呈单峰抛物线关系,确定了沥青胶结料和集料的最佳洒布量.同时3种沥青胶结料联结层均不透水,能有效地阻止路面渗水侵蚀旧路面,从而减少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因此,采用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沥青路面整治工程中新旧路面联结层将会显著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OGFC是一种具有透水、防滑、降噪等功能的开级配混合料.以聚烯烃/乙烯共聚物新型改性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和阐述共聚物改性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干法拌合工艺,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对不同OGFC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OGFC中加入聚烯烃/乙烯共聚物可有效提高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残留稳定度以及抗裂性能.本研究可为聚烯烃/乙烯共聚物干法改性OGFC沥青混合料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为使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具有良好的结合面,同时解决沥青路面的水损害问题,透层及其封层施工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践经验,就公路半刚性基层上透层和封层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进行探讨,指出透层重在"透"、封层重在"防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降低路表积水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分别提出了多空隙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大坡道桥面上的结构层设计和排水沟设计,同时通过对不同原材料分析、测试以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相关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车跟踪观测表明,路面排水效果良好,符合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