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 《路基工程》2006,(6):134-136
对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分析,介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灵高速公路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表明强夯不仅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而且地基承载力得到明显提高,达到了设计要求;经在全线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湿陷性黄土分布较广,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黄土的湿陷性引起的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所以应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消除或避免因土质湿陷性造成的工程危害。该文以某机场二期飞行区土方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对原地基进行强夯处理,通过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对比,分析地基处理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研究采用强夯法处理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承载力、地基的有效影响深度与地基处理后土层的湿陷系数。结果表明:200t·m终夯面以下5m深度内,强夯后土基的压实度都达到80%以上,湿陷性均被消除,已达到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大量试验、勘察数据资料,分析地基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强夯法对地基土进行处理。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比较了处理前、后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湿陷性等特性,证明了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气候、湿度和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变形,如不能及时有效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而强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稳固性能。以某道路工程为例,对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旨在能够提升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土段公路路基强夯法的施工技术,以甘肃某公路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研究,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介绍和我国当前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通用方法,总结出对该路段路基进行强夯法处理,在具体的施工流程中,探讨强夯法的优缺点,并且对施工后的试验路段进行路基平整度、压实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路段平整度、压实度指标能够明显满足规范要求,强夯法对湿陷性黄土路基作用明显,路基的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7.
在用强夯法对某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试验段施工的过程中,拟定施工参数并对施工过程加以控制,通过对夯后的效果分析,获取适用于该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施工中的适宜参数,并在该工程中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施工在少洛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夯法是一种设备简单、经济、实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各类地基。该文通过介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使其降低湿陷性系数或消除湿陷性的实例。来说明强夯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0,(1)
新疆地区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沿线Ⅲ级、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约占项目总长度39%,设计中采用了强夯加固法。填方试验段施工中,针对湿陷性黄土中粉土含量偏多,若采用规范提供的"7~10d后,δS 0.015"作为强夯效果评价指标将导致检测数据合格、但土体湿陷仍未彻底消除的问题,提出由设计方优化设计,在保证施工过程控制的前提下,引入7d后土体不同处理深度处压实度、地基承载力作为强夯地基质量的参考评价指标,保证工程质量,为相关工程应用强夯法提供了检测经验。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工程中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具体实践,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检测项目、控制标准等,并对强夯处理的前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强夯法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