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陆扬  孙昕  孙涛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8):191-193
设计了一种采用先恒流后恒压的两段式充电方法的蓄电池充电器,该充电器以Buck变换器为主电路,利用TL494芯片实现PWM控制。并且通过STC12C5A32AD和一定的辅助电路,实现充电器智能控制。阐述了该充电器的充电方法,控制方法以及对各部分电路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EG8010的车载正弦波逆变电源。介绍了逆变电源的基本电路结构,蓄电池12 V电压经推挽升压电路升压并隔离后,再经全桥逆变后得到220 V/50 Hz正弦交流输出。重点论述了逆变部分中,基于纯正弦波逆变控制器芯片EG8010的控制电路,以及IR2110的自举驱动电路。设计的逆变电源实验样机运行稳定可靠,良好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对其寿命的影响,根据蓄电池的充电特性,研制了一款高性能的恒功率充电器。分析了电路的结构、原理和控制思想,并做了详细的参数计算。充电器采用正激式拓扑结构,具有拓扑简洁、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降范围宽、使用元器件少等优点。应用同步整流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次级整流损耗,提高了变换器转换效率,有利于电源的小型化、高效率和长寿命。控制电路以UC3843为核心,采用双回路控制策略,实现了快速、准确的控制,获得了宽范围、稳定的恒功率输出特性。全面的电磁兼容设计和完善的保护措施,使得充电器更安全、更环保。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拓扑选择、正确磁路设计及同步整流技术的应用,使系统实现了高效率、宽输入、稳输出及低纹波。  相似文献   

4.
蓄电池检测系统是蓄电池质量指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本文介绍一种以STM32微处理器STM32F103RCT6为核心的铅酸蓄电池高精度智能检测系统,可以同时检测电压、温度、液位,并根据神经网络计算得到电解液密度,用户在上位机完成测试参数设置,自动对电池的各项数据进行存储和报警。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实践证明该检测系统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容滤波稳压电路原理设计蓄电池充放电主电路,再应用继电器开关原理设计出控制电路,实现不同充电电压的选择。为了加强蓄电池充放电电路的安全性能,设计出一种限压、限流的保护电路。根据蓄电池充放电的基本原理、特性、方法等,设计出一种简易、实用的充放电电路,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蓄电池作为舰船重要的后备电源和应急供电电源,其运行安全性直接关乎舰船战斗力和舰船安全。本文从偶发的一起由蓄电池模块电压检测线短路导致蓄电池组短路的故障现象分析出发,通过建立蓄电池组短路故障电路模型,对短路故障过程进行了模态分析,阐述了暂态过程能量产生和释放路径,从而在物理机理上解释了蓄电池组短路故障导致气隙击穿并引发尖端放电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蓄电池组短路故障根源,提出了系统级、结构级、保护级、绝缘级多层次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中 《船电技术》2019,39(5):10-13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对风力发电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crowbar电路的双馈风电变流器系统实现故障电压穿越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对项目设计和工程化应用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由计算机和采集器二级系统组成的蓄电池组计算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蓄电池组的总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及单体电压等参数,详细叙述了采集器的组成,蓄电池组单体电压的测量,CAN总线的特点、组成及初始化程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三级蓄电池参数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蓄电池作为智能监测模块工作电源,检测蓄电池电压、密度、液位和温度,通过CAN总线经过信息处理机和上位机进行通讯,实现了蓄电池的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保障了蓄电池的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NBUS的蓄电池组计算机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由计算机和采集器二级系统组成的蓄电池组计算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蓄电池组的总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及单体电压等参数,详细叙述了采集器的组成,蓄电池组单体电压的测量,CAN总线的特点、组成及初始化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