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朔黄铁路LTE集群语音系统是建立在专业调度指挥流程基础上,采用IMS架构和先进的技术将数据、语音等资源与调度指挥流程紧密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介绍LTE语音系统的实现、集群语音系统的功能和组网,以及LTE语音系统与现有的调度语音系统、PSTN网的对接,实现了铁路行车语音调度业务在无线移动宽带网络上的承载。结合一年来LTE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提高维护经验、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和维修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于部分市域铁路信号系统采用CTCS2+ATO制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LTE制式的全新组合模式,有必要根据其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分析研究LTE集群调度通信实现方式、系统架构,以及实现调度命令、ATO信息、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等业务功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LTE系统集群调度通信的主流实现方式,根据市域铁路车地无线通信主要业务需求,对于正在建设的市域铁路推荐采用条件相对成熟的B-TrunC架构LTE系统。重点研究基于BTrunC架构的LTE系统实现行车相关调度通信业务的工作流程,市域铁路列车信号车载设备在自动折返情况下通信车载台同步换端、车次号与IP地址转换的解决方案,对此类型的市域铁路工程建设、列控系统车地安全信息传送和运营维护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铁路发展对通信系统容量和传输距离的更高要求,朔黄铁路采用TD—LTE系统,通过MSTP平台承载,基于SDH硬通道专线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可靠性,通过1588V2协议达到ns级时钟精度要求,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保障LTE业务的传送。  相似文献   

4.
POC语音调度系统在朔黄铁路运营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为朔黄POC语音调度系统设计了一种语音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描述了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和测试方法,为朔黄铁路LTE系统服务质量检测评价提供指导和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语音通信在调度业务中的特定需求,分析了铁路无线通信标准的长期演进技术(LTE),研究了采用VoLTE(Voice over LTE)技术的铁路无线语音调度通信设计方案,并设计了基于该方案的语音调度系统,实现了呼叫、监听、强拆、组呼等铁路语音调度业务功能。该设计方案采用全IP架构降低成本,使用扁平化结构减小时延,并可为更多用户提供语音承载。系统的运行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GSM-R系统承载着调度通信语音业务、列控业务、机车同步操控业务、专业维修人员语音通信业务、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调度命令传送、监控信息传送等众多的业务。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GSM-R系统将承载更多的新业务。GSM-R系统的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列车的正常运营秩序。从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理论出发,研究GSM-R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铁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以运输调度为目的,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完成列车与调度中心之间或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仿真系统主要利用VC++编程技术开发调度中心操作界面,通过Socket网络编程,采用有线方式实现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同时简单介绍列车车载显示终端软硬件部分。  相似文献   

8.
于超 《铁道通信信号》2014,50(10):65-67
针对现有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能用最新的LTE技术来取代.为此分析LTE作为无线调度通信技术的优势,并提出基于LTE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对比LTE与WLAN在通信频率、覆盖范围以及抗干扰等方面的技术特点,阐述LTE在有轨电车车地无线通信应用的合理性,指出LTE在有轨电车发展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分析有轨电车的运营调度、售检票、乘客信息、广播、视频监控、列车状态监测等综合业务需求,给出有轨电车各业务的带宽需求和性能需求,并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分配合理的上下行设计能力。以武汉有轨电车车都T1线为例,全线采用LTE宽带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网络进行无线信号覆盖,实现车地无线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及控制中心的录音功能。采用专用测试软件模拟业务数据测试系统带宽和丢包率,测试结果以及项目试运行的效果表明,采用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在稳定性、安全性、抗干扰性等方面表现突出,指标满足多样化业务承载和系统高可靠性要求,系统运行流畅,为未来有轨电车的通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调度命令信息无线传送系统是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GSM-R)的重要业务,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列车调度员通过GSM-R网络向司机下达调度命令的传送路径为:调度台→CTC→通信服务器→GR IS→GSM-R( GPRS)网络→CIR.《GSM-R数字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条件第三分册:调度命令信息无线传送系统(V1.0)》6.2章"系统服务质量"条款规定调度命令接收的指标,具体内容为:"GSM-R模式下,当无线传输通道满足《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中的有关规定时,调度命令信息一次传送成功率应不低于95%".  相似文献   

11.
朔黄铁路基于LTE-R网络,实现重载铁路的同步操控、可控列尾、调度通信和调度命令传递。同步操控和可控列尾实现多机车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多机车同步可控;调度通信通过IP化的语音实现日常通话功能;调度命令则直接利用LTE-R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在车—地间传递。这些应用技术为重载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LTE系统、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组网方案,并以靖神铁路为平台,搭建LTE系统以及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试验环境。通过试验验证LTE系统与调度交换机互联互通的可行性,实现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调度通信方式,对下一代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朔黄铁路通信网络系统(传输、交换、接入、数字调度专用、光纤在线监测、充气机及电缆气压、动力及环境监测、大楼综合定时系统)现状及网管系统的不足之处,并就建立综合网管系统,实现全通信网络综合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特殊CTCS-3级区段GSM-R方案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GSM-R网络是我国铁路综合无线通信平台,为铁路提供无线、有线相统一的调度通信、区间无线通话等语音通信业务及调度命令无线传送、无线车次号校核等通用分组无线服务业务(GPRS),为CTCS-3级列控系统(简称C3)提供电路域数据传输等业务。随着我国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5.
应用IMS技术开展基于IP的铁路调度通信系统方案研究,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集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调度业务。首先分析了既有铁路调度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业务需求;然后通过对不同交换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技术体制选择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结构、节点设置及承载网络方案比选,提出了基于IMS的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6.
首先提出了基于5G-R的智能调度通信系统架构,分析各组成单元的主要功能;其次研究了5G-R QoS保障原理,分析QoS流的映射规则、QoS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语音、视频、数据等业务对网络的不同需求,提出铁路调度通信业务的QoS特性;最后,以语音个呼为例,对调度通信业务QoS保障进行了研究,包括QoS流建立流程及业务数据保障机制,可在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保障数据传输速率,实现业务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阐述数字集群系统(TETRA)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在不同无线信号传播环境下其网络场强覆盖的特殊要求;提出场强覆盖设计的基本原则,给出无线信号场强设计计算模型;针对越区切换和多径干扰等问题,给出基于场强覆盖的解决方法,以确保TETRA调度指挥功能的实现与优化。  相似文献   

18.
GSM—R网络工程测试是保证GSM-R网络可靠运行的关键一环。介绍了青藏铁路GSM—R通信网络的无线电磁环境干扰测试、无线场强覆盖测试、GSM-R语音通信QoS测试、电路域列控数据QoS测试、GPRS性能测试、铁路特征业务验证测试等工程测试方法和要求,以上测试方法适用于基于GSM-R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的宽带网络技术都在进步和发展,LTE以其技术产业优势成为产业共识,是各国网络技术部门研究的对象和重点。我国对LTE及其技术产业展开系统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完成了产品的认证测试,产业发展迅速。但目前LTE宽带集群发展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不论是在技术本身还是商业模式方面,都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针对朔黄铁路LTE宽带网络搭载应用业务扩展问题,探讨LTE网络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能力,并对如何更好地搭载更多的业务进行设想和求证,重点分析朔黄铁路LTE宽带网络搭载应用业务扩展方法和具体流程,以提升宽带网络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1概述GSM-R系统目前主要承载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调度通信、旅客服务、列车控制应用对语音、数据业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基于电路域的列车控制数据对信道的持续占用,导致铁路枢纽地区频率资源紧张.GSM-R网络中数据业务按照安全等级分为安全数据业务和非安全数据业务.安全数据业务是指与列车控制有关的信息传送业务,例如机车同步操作系统中的车-地双向数据,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需要采用电路模式全程占用信道;非安全数据业务包括调度命令、列车进路预告信息、绿色许可证及车次号信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