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udi公司为V6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系列开发了1款V6双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作为两级增压高功率变型。该机型的核心部件是由Honeywell涡轮技术公司研发的新型增压系统,以至该机型获得230 kW的功率和650 N·m的最大扭矩。由于它沿用了单涡轮增压基本型柴油机所有的高效措施,从而使理想的行驶功率与低燃油耗获得良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对于乘用车柴油机而言,较高的进气密度或较高的增压压力是提高功率密度和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所必需的条件。然而,若采用单个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器,要消除涡轮增压的固有缺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协调低速扭矩与额定功率的关系。Hyundai汽车公司的R系列2.2 L柴油机通过使用串联式两级涡轮增压器,获得了出色的功率密度,其额定功率为165 kW,低速扭矩为350 N·m。并且,在1 250~2 250 r/min的发动机转速区域,均可保持500 N·m的最大扭矩。与目前采用单个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器的R系列2.2 L柴油机相比,功率密度增加了12%以上。两级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略微优于目前的R系列2.2 L柴油机,与采用单个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器的3.0 L柴油机相比,燃油耗进一步降低。车辆试验结果也表明,采用两级涡轮增压器的R系列2.2 L柴油机可代替3.0 L单级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而不会使驾驶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3.
Passat轿车配装两级涡轮增压的直列4缸2.0L直喷式柴油机,具有顶级的机动性。在转速4 000r/min时功率为176kW;在1 750~2 500r/min转速范围内,最大扭矩为500N·m,被升功率高达88kW,这量产4缸柴油机中是最高的。新型柴油机以2012年Volkswagen公司推出的模块化标准部件为基础[1],匹配具有2个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紧凑型增压机组,增压压力(绝对压力)高达0.38MPa。  相似文献   

4.
随着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及小型涡轮增压器在性能和结构可靠性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使车用柴油机增压获得迅速发展。本文着重论述了6102QA型车用柴油机进行高原增压的技术要求;增压系统的设计和改装,与柴油机匹配的J80型涡轮增压器的选型和设计原则;在不同海拔地区(海拔1060m和海拔2300m)增压配机的试验研究结果及其分析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前,马勒集团宣布与博世集团合作开发、制造废气涡轮增压器。 马勒与博世将各出资50%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从事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名为博世一马勒涡轮增压系统公司,双方共同开发汽油机、柴油机涡轮增压器,面向全球市场,从2010年开始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废气涡轮增压,就是利用柴油机排出的能量来驱动涡轮机,从而带动压气机来提高进气压力增加充气量。柴油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不仅可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 增压空气中冷和调谐的进气系统相结合,已为MAN公司用在重型卡车涡轮增压柴油机上,以改善其低速扭矩特性和燃油经济性。首先采用这种系统的是German(日尔曼)公司的D2566型11.4升直列六缸柴油机。标准的涡轮增压机型,在2200转/分时,发出功率206千瓦(280马力),并且在1600转/分时,最大扭矩为1030牛顿·米。新机型在1900~2200转/分的范围内,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35千瓦(320马力),增加了14%。  相似文献   

8.
涡轮增压器是帮助发动机实现小型化与高功率化的有效装置。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持续不断地研发分别匹配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涡轮增压新技术。日本IHI公司为实现涡轮增压器的小型化,提高车用涡轮增压器性能,改进部件结构和降低成本,着重开展相关基础技术的研发,并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能配装各种车型的新型涡轮增压器。简要介绍IHI公司的涡轮增压技术,指出涡轮增压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 文章引述了柴油机涡轮压气机前最低排气温度(涡轮和压气机的功率达到平衡的温度)的计算方法。列出了6 15/18型柴油机涡轮前最低排气温度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对比,以及排气温度与增压空气温度在  相似文献   

10.
BMW公司开发了新型2.0 L 直列4缸柴油机。该发动机采用了电子控制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并与新一代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相结合,称为双功率涡轮增压柴油机。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某型两级可调增压柴油机变海拔、变工况增压压力控制复杂问题。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两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工作过程模型,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校核。设计了两级可调增压柴油机涡轮旁通阀变海拔控制策略,优化标定得到了高/低压级涡轮旁通阀最佳开度和最佳增压压力。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手段,比较了基于增压压力PID闭环控制和基于涡轮旁通阀开度的开环控制对柴油机高海拔瞬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ID闭环控制,相比平原,3000、5000 m海拔增压压力首次达到目标值90%的时间分别增加了0.11、0.19 s。涡轮旁通阀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相比,0、3000和5000 m首次达到目标增压压力的时间分别缩短了0.09、0.197和0.14 s,但实际增压压力与目标增压存在偏差。基于此,采用增压压力PID闭环反馈控制与涡轮旁通阀开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能够同时兼顾两级增压系统瞬态过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是未来高海拔两级增压系统瞬态过程的理想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2.
废气涡轮增压是提高柴油机公升功率,改善燃料经济性,降低单位马力重量和原材料消耗的一项有效措施。汽车柴油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后,不仅增加了发动机的后备功率,从而使汽车的动力性大为提高,而且因增压后柴油机工作柔和,排气烟度下降,使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成为降低发动机燃料和排气噪声强度、净化排气的有力对策。柴油机采用增压技术时,结  相似文献   

13.
<正> KKK公司介绍了一个增压系统扩展规划。这个“K”系列涡轮增压结构,为轿车和载重车用的汽油机和柴油机补充了一个新的变形品种。用一个新的变形产品充实了用于轿车和载重车辆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增压器—结构规划“K”。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可变几何涡轮增压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可变几何涡轮增压的原理和方法;进而针对一款欧Ⅳ柴油机进行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开发应用.结果表明可变几何涡轮增压技术可大大改善柴油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参数模型及其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涡轮增压柴油机瞬态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 ,建立了一个基于平均参数的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动态仿真模型。针对一台 1 2 1 50ZL柴油机进行了计算 ,得出了其静动态特性。仿真的结果表明 ,这个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涡轮增压柴油机动态特性 ,可以将此模型应用于整车的动态仿真中。  相似文献   

16.
<正> 美国凯特匹勒(Caterpillar)公司宣布,3406的第二代3406B柴油机将于1983年后期在重型卡车上采用,这使该公司的车用柴油机发展计划向前迈进一步。据称,此机包括一些新技术。 该发动机为直列六缸、直喷式、水冷、四冲程、涡轮增压、后冷、14.6升柴油机,其第一代3406发动机是1973年宣布的。3406B具有12种标定工况:功率由285马力/1600转/分至  相似文献   

17.
<正> 1979年开始了国内汽车的涡轮增压化,其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除轻型汽车外,国内登记的台数约10%装上了涡轮增压器。起初,涡轮增压化的对象乃是2000cc级的柴油机、汽油机轿车,可是今年以来,较小排量的所谓大众车等级的涡轮增压汽车也有出售了,即开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出现有近百年历史,现在由于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得已解决,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方面应用较为普遍.采用涡轮增压器主要作用是提高柴油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同时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技术还可以降低柴油机排放.  相似文献   

19.
2004年,BMW公司首先在3.0 L直列6缸轿车柴油机产品中批量运用两级涡轮增压技术.现在,在2008年上市的新型3.0 L直列6缸柴油机的基础上,开发了下一代可调两级涡轮增压柴油机.很高的功率输出、很宽的可用转速范围,以及很低的燃油消耗率等核心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用这款新发动机的BMW 740d轿车与以往用功率最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动力涡轮与曲轴之间的传动比对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以便将带可变截面增压器(VGT)的涡轮复合系统应用于重型柴油机上。构建了一维模型,以便模拟涡轮复合增压发动机,并优化动力涡轮和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在某一台常规11 L的重型柴油机的基础上,研制了涡轮复合柴油机试验样机,并进行试验,以研究增压器开度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优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涡轮复合增压发动机的全工况外特性优于原机,比油耗(BSFC)平均改善3%,最大改善8%。这表明:涡轮复合增压是一项能够满足未来柴油机节能减排要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