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堆焊冲模刃口的新型焊条及其堆焊工艺。该焊条采用多元合金复合合金化,使堆焊层组织性能良好,能满足冲模刃口的要求。堆焊层硬度为50 ̄60HRC,常温堆焊抗裂性好,采用该焊条堆焊冲模刃口,工艺简便,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等离子堆焊的3种不同方法;研究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等离子堆焊时所必需的焊接条件与焊接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粉末材料的等离子堆焊特别适应于高强度合金的焊接,可降低焊修材料的消耗,改善堆焊金属的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2~4倍。  相似文献   

3.
铁路接触网金具组合锻模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铁路接触网金具的特点.为缩短锻模设计制造周期、降低模具成本和提高锻模使用寿命,从模具结构、材料选用、模具加工及使用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快换组合锻模的设计思路。经生产验证,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4Cr2MoVNi钢锻模的生产工艺特点。实践表明,4Cr2MoVNi钢的热强性、热疲劳性和耐磨性均优于5CrNiMo钢的,用其制作的模具寿命可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运用堆焊技术对废旧捣镐进行修复的工艺流程,通过对磨损后的捣镐基体表面堆焊合金层,能够显著提高捣镐镐头的耐磨损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恢复捣镐的使用性能,并能有效延长捣镐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采用激光相变工艺,可在钢轨表面形成0.8 mm 的激光相变硬化层,表面硬度约为基体硬度的3倍;激光相变硬化层由面层到基体分为表面过热区、均匀相变区和过渡区,显微组织多为细晶马氏体结构;激光相变硬化摩擦试件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好的耐磨性.本文介绍了3组激光相变硬化道岔直护轨的试制和铺设情况,经连续16个月的观测,运行状态良好,维修方便,耐磨性好,比普通护轨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相似文献   

7.
针对连杆锻模的特点,阐述了讨论其工艺规程的制定,着重介绍了模具加工中的电脉冲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振动时效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对把振动施于焊接过程的振动堆焊新工艺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堆焊对焊缝的强度影响不大,但在适当的振动条件下,振动堆焊可以降低焊缝的残余应力,提高焊缝的冲击韧性,而过高的振动应力水平和振动频率则会增加焊缝组织中气孔和夹渣,增加焊缝的残余应力,降低焊缝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9.
从金属学和钢轨生产工艺着手,分析了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合金元素在合金钢轨中的偏析以及合金钢轨中马氏体组织的形成原因,简要介绍了钢轨中马氏体组织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认为钢轨中马氏体组织的形成与合金元素的偏析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复合激发剂对粉煤灰的活性激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激发剂复掺对掺50%粉煤灰的水泥硬化浆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激发不仅可以提高掺50%粉煤灰的水泥硬化浆体的早期强度,而且提高了后期的强度;复合激发剂中各组分发挥了各自的激发作用。其激发效果比各自的单掺激发效果优。  相似文献   

11.
地合金铸铁、蠕墨失和球墨铸铁进行激光热处理,可以得到片状马氏体、蝶状马氏体和薄片状马氏体。试验发现,片状马氏体有中脊,呈连续“N”形状,片间交角呈锐有;薄片状马氏体元中无中脊,薄而细长;蝶状马氏体有形变 体和超微状马氏体两种,并认为形变状马氏体是均匀形核且受到久压力引起相变驱动力大;使马氏体核胚长大;超微蝶状马氏体是合金元素影响碳扩散,从而降低奥氏体的层错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矿渣在水泥基材料中作用时效及其微结构演变规律,采用宏观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方法研究了掺入不同掺量的矿渣以及与矿渣粉粒径相近的石英粉后对复合硬化浆体的强度、物相组成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 d时矿渣微粉在复合浆体中仅起微集料的物理填充作用,7 d时矿渣粉的火山灰效应显现,硬化浆体密实度逐渐提高,28 d时矿渣-水泥复合组分(掺量分别为10%、20%、30%、50%)的硬化浆体强度分别为纯水泥试样的113.87%、120.94%、124.10%、115.18%;宏微观结果表明:矿渣的最佳掺量为30%且不超过该临界值时,其复合胶凝材料总的水化产物数量变化不大,此外,养护7 d和28 d时矿渣-水泥复合组分的水化产物结晶点较对比组增多且结晶体尺寸小,排列紧密,结构整体较纯水泥组分和石英粉-水泥复合组分致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货车转向架轴箱导框在堆焊修复时,采用静力过载的工艺方法,可以消除焊接的残余拉伸应力;对比堆焊后进行高温回火的侧架,其疲劳寿命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敞车侧门板工艺力的计算,复合模具的结构及模具的工艺作过程。使用复合模具生产中侧门板,可以使原工艺成型,落料两道工序由一套模具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具有高强度、中等导电性的铜合金,其抗拉强度达454MPa,电阻率为4.08μΩ·cm。研究了不同时效工艺对合金的力学、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时效处理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合金高强度主要来源于微量Cr和Zr引起的析出强化;合金的导电性则主要由Zn和Cr含量来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材料的循环响应水平、疲劳开裂阻力、疲劳耗散能量等角度,对可能用于我国高速客车车体的3个系列5种典型国产铝合金的循环特性与疲劳抗力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建立和描述了疲劳断裂能与寿命的关系。阐述了观察到的两种7000系列合金在小塑性应变幅下循环软化,而在大塑性应变幅下循环硬化的现象。疲劳试验结果还显示了强化机制的影响,证实了时效强化合金疲劳寿命曲线的双斜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蠕变时效成形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工艺装备及应用案例。依托高速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通过建模仿真分析优化了蠕变时效成形工艺及模具,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蠕变时效工艺可大幅减少蒙皮分块数量,减少焊接热输入量,控制残余应力水平,表面质量良好,成形精度高。对比传统的轨道客车司机室蒙皮生产工艺,蠕变时效工艺在减少材料损伤、改善材料综合性能、提升组装效率、提高结构完整性方面具有潜在技术优势,在轨道客车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列出了采用含有Ca、Ba和Sr的复合微晶孕育剂处理20Г2СЛ和20ГФЛ铸钢的结果。采用复合合金进行孕育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所得铸钢件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带孔薄壁锻件的工艺特点和原锻模结构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改进后的镶块式锻模结构形式,达到了延长锻模使用寿命和提高锻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激光熔覆送粉法制备了Ni60合金及铌修正的Ni60合金激光熔覆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磨损试验研究了铌对复合熔覆层显微组织、相成分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铌后提供了富铌的形核剂,减少了CrB沉淀相的结构尺寸。熔覆层中Cr7C3的生长被抑制,降低了熔覆层中粗大碳化物相的比例。与纯的Ni60合金熔覆层相比,铌修正的复合熔覆层显微硬度下降了33%,但是铌修正的复合熔覆层的耐磨性能却提高了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