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先永  张超 《中外公路》2005,25(3):19-20
该文以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为例,简要介绍了路用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基层,裂缝宽度、长度、深度的确定。旨在介绍路面雷达在检测基层开裂时的应用情况,对路面雷达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路用探地雷达资料中提取路面各层的目标信号特征是路面检测的关键要素.但雷达接收信号往往受干扰因素影响,严重模糊目标信号特征.该文提出了先应用小波多尺度去噪方法进行降噪处理,然后采用反褶积和局部异常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增强雷达目标信号.该方法在实际道路现场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雷达剖面分辨率和可异值分解性得到提高,目标信号特征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探地雷达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探测原理,推导出当路面板下出现脱空时反射波传播发生变化的时差公式。分析路用探地雷达检测时的回波信号,针对由于噪声而出现的各种杂波信号,提出滤波处理方法,保留有用的回波信号。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山东烟台—威海高速公路试验段探地雷达实地检测所得信号进行分析,剔除各种误差,以准确测得脱空厚度。结果表明,采用探地雷达方法具有快速、无损、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我国研制生产系列路用核子检测仪器的现状,对已经开发和应用了的路用核子检测仪器作了用途与性能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探地雷达(GPR)对路面的缺陷检测识别,针对路用探地雷达信号的处理问题,通过在路面基层内各层界面处埋置金属板,分别对数字滤波、反褶积、波动方程偏移和小波多尺度去噪等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提出了对提高异常的分辨率和奇异值分解具有明显效果的方法,并应用于道路现场检测中.结果表明,反褶积和波动方程偏移处理对提高异常的...  相似文献   

6.
刘军  刘敏  程建川 《中外公路》2006,26(2):102-105
探地雷达技术近年来在道路检测上应用广泛。国外特别是美国在路用探地雷达方面的研究较早,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美国近年来研发了一种利用探地雷达测定路面厚度的计算机程序———TERRA(Thickness Evaluation of Roads by Radar)。应用该程序可以对路面自动分层,估算各层层厚,还可按照不同的层厚把道路分成不同路段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探地雷达的分类和路用探地雷达组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钻芯取样法和反射系数法在探地雷达检测路面面层厚度中的应用。以工程应用为例,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以及"白加黑"复合路面中,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计算路面面层厚度与实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方法与实测结果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90以上,适用性较强;2种方法的结果之间相关系数达0.94,且F检验表明两者属于显著相关,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用探地雷达反射系数法代替钻芯取样法,避免钻芯取样部分损坏道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规范规定的路用性能指标检测周期未能与其衰变形式相呼应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路用性能指标衰变形式的检测周期确定方法。通过灰色理论扩充原有数据库,并对扩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该指标的衰变方程,再使用规范中规定的评价标准及衰变曲线变化率的最大值确定该指标的优化周期。结合沧州市干线公路工程实际,给出了路用性能指标检测周期的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Evotherm温拌技术的作用原理,采用常规的材料和级配进行温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路的铺筑和检测,对比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温拌技术可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和碾压温度约30℃,其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与热拌沥青相当的路用性能,同时节约了大量燃油,减...  相似文献   

10.
马天飞  李波  朱冰  赵健 《汽车工程》2023,(9):1646-1654
超声波雷达是自动泊车系统最常用的环境感知传感器,而超声波雷达的精确建模是自动泊车系统仿真分析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大气条件影响的超声波雷达建模方法,将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这3项大气条件纳入建模体系。首先分析了超声波雷达的工作机理,明确了超声波雷达模型应由检测范围模型与检测距离模型两部分组成;而后推导了大气条件、目标物特性和超声波吸收能量损失、传播能量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检测范围模型;并根据大气条件求解真实声速,进一步将距离真值修正为真实超声波雷达检测值,建立了检测距离模型;最后对建立的超声波雷达模型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超声波雷达模型可以精确模拟超声波雷达在自动泊车场景中的检测范围与检测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