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瑜  陈洪凯 《水运工程》2018,(12):202-207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治理水毁滑坡的一种新型抗滑桩结构,桩间土拱特征区别于常规抗滑桩,仍然利用传统抗滑桩土拱受力模型显然不合理。对桩间土拱的形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梯形抗滑桩的计算模型,分别推导不同形式的桩间距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应用对比各算法的桩间距;同时,基于桩间距计算的基础,分析桩侧角对桩间距的影响,界定桩侧角的设计取值范围,并探讨较佳角度的取值,为同类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过程中,要根据预应力锚索桩的施工顺序和实际受力特点,结合桩、土及锚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合理设计。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按照桩与锚索变形协调的原理,分阶段进行锚索抗滑桩的变形与内力的计算分析。结合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实例,验证该设计计算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放缓坡度是提高斜坡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抗滑桩作为滑坡治理的常见手段,桩后斜坡坡度将直接影响抗滑桩的抗震性能。本研究以近似均质花岗岩为斜坡介质建立抗滑桩支挡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分析了桩后坡度17°、32°和60°条件下抗滑桩的地震荷载响应规律。分析表明,放缓坡度不仅影响了斜坡的地震动响应,对提高抗滑桩的抗震性能具有明显的贡献,对抗震区抗滑桩设计在经济和技术上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埋入式抗滑桩在三峡库区斜坡码头岸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库区大水位差斜坡码头岸坡的自身特点和埋人式抗滑桩的使用条件,提出应用埋入式抗滑桩加固码头岸坡的方案。在合理简化桩前岩土抗力与桩后滑坡推力的前提下,对码头岸坡埋人式抗滑桩进行内力计算分析。以实际工程为例,从桩身内力大小、分布和位移3方面与边坡处治中常用的锚索抗滑桩进行比较,并从经济性、耐久性和施工难易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埋人式抗滑桩在此类码头岸坡加固中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可供该类码头设计与加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煤系地层填方滑坡为工程背景,分析滑坡成因,论述采用旋挖成孔的圆形抗滑桩对滑坡治理的可行性,并对抗滑桩的结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肖广平  王清  陈宇 《中国水运》2014,(9):127-130
利用FLAC3D软件对抗滑桩后土体产生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解释了抗滑桩作为一种非连续支护结构却能对滑坡起到较好的支护作用的原因;文中通过分别改变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抗滑桩的桩间距,对比分析上述各变量的变化对土拱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的变化与土拱效应成正相关,桩间距与土拱效应反相关,且当桩间距大于8倍桩径时桩间土拱效应基本消失,基于对这三个因素的研究,建议在c、φ值较大的土体中可以考虑设置桩径和桩间距均稍大一点的抗滑桩;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7.
膨胀土湿化效应是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工程应用中常常被忽略。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抗滑桩加固膨胀土滑坡进行湿化的数值分析,运用邓肯E-v模型分析了湿化作用对加固后边坡的应力分布、抗滑桩应力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化作用使桩在嵌岩部分有应力集中和应力反复的现象,湿化时抗滑桩的大小主应力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对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湿化作用加大了抗滑桩的效应,表现为边坡浅部桩的水平位移、沉降和大主应力都有增加;通过湿化前后计算变形差值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永安中学古滑坡位于通江右岸,为发育于缓倾角顺层砂泥岩互层结构中的蠕滑-拉裂型滑坡。按坡体结构及地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差异将滑坡分为3个区进行分析;根据滑坡各区的坡体结构、坡面形态、堆积体成分及变形破裂状况,分析滑坡复活体成因机制;定性计算滑坡各区的稳定性,在选用抗滑桩支挡与排水工程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后,采用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了抗滑桩的有效布设位置,建议在复活体中部设桩对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松散堆积层滑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滑坡形式,在处理此类滑坡的具体设计和施工中,由于对其本身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往往造成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遵义某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一松散堆积层滑坡为例,针对该工程在抗滑桩施工完毕后,仍出现较大坡面变形和桩顶位移的现象,分析其位移、变形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治理此类滑坡的设计、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并作相关讨论,对相关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培聚 《中国水运》2006,6(12):93-95
抗滑桩临界桩距的计算对抗滑桩设计有重要影响。基兹布尔格算法考虑了土拱作用,是理论上较为合理的算法。分析了基兹布尔格临界桩距计算公式中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修正。改进算法克服了原有不足,较全面反映了临界桩距与桩宽、滑体性质以及滑坡推力之间的关系。改进后对比验算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两个不同案例,从基坑支护和边坡支护角度,对比分析了抗滑桩和排桩的选择和运用。通过分析,当深度较浅时,抗滑桩支护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当深度较深时,排桩支护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基坑或者边坡支护时,在开挖受外界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放坡型式,采用排桩或抗滑桩支护时,可通过两种方式对比进行分析,多种支护方式论证,选取最优方案进行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2.
根据贵州省都匀至新寨公路改扩建工程第一合同段YK147+340~YK147+620段滑坡的形成条件及形成机制,在取得地勘资料及试验参数的情况下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并计算其剩余下滑力,提出实行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及采用框架锚索、抗滑桩、钢管桩等综合治理方案。实施通车后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双排抗滑桩的受力性状,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有、无桩顶连梁2个模型,比较二者在相同滑坡条件下的受力及变形情况,探讨双排抗滑桩与桩顶连梁组成的空间结构的受力机理,并从结构力学角度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桩身最大剪力与弯矩均出现在滑面处.有桩顶连梁时剪力与弯矩最大值比无连梁时要小,前后排桩桩顶反弯矩相等.桩顶刚接连梁通过提供反弯矩减小了桩顶位移与桩身所承担的剪力及弯矩,增大了抗滑结构转动惯量,提高了抗滑力.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中许多已建、在建工程项目都受到滑坡的危害,文中就三峡库区中某典型的滑坡,分析滑坡特征和成因机制,计算滑坡稳定性,利用软件设计抗滑桩。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贵州省三穗至凯里高速公路王家寨滑坡治理设计过程中的推力计算及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粘结力计算公式对框架预应力锚索进行了分析计算,用ANSYS软件对组合结构的H形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进行计算,提出了施工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某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堤身软基段采用抗滑桩,在施工中发生质量缺陷,有3根桩强度不够,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抗滑桩设计方法,对抗滑桩质量缺陷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和计算,制定了处理方案,研究表明,抗滑桩经过处理后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抗滑桩工程整体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滑坡防治的抗滑桩问题,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抗滑桩的推力计算,对滑动面以下按弹性抗力法进行计算,以抗滑桩造价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套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的抗滑桩整体优化设计方法;并首次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编制了相应的程序,结果显示与工程实践相吻合,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所编程序能有效地进行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晓东  罗楠 《中国水运》2007,5(11):70-71
本文通过对桂梧高速公路2个典型滑坡(百花滩2号隧道滑坡和K195 100~K196 060左侧山体滑坡)的治理剖析,认为该区域存在断层、节理和古(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采用抗滑桩、截排水和灌浆为主的综合治理设计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一具体滑坡治理工程的进行安全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微型组合桩加固的滑坡体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某港区护岸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较差,软土层较厚,岸坡整体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基于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边坡不打抗滑桩情况下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确定抗滑桩桩长,分析不同桩型、桩径、桩距、平面位置下的桩内力、整体稳定系数及工程费用,选择最优的抗滑桩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桩距在3.5D范围内,桩弯矩随着间距增大而增加,桩距达到3.5D后,桩弯矩不再显著增加;桩距在3.5D范围内,岸坡整体稳定系数随桩距增大无显著变化,超过3.5D后会逐渐降低;抗滑桩能有效改变岸坡的塑性区分布,整体稳定性提高了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