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刘启灵 《铁道车辆》2023,(4):114-117
根据新型钢轨打磨车车体结构设计要求,采用简支梁理论和有限元方法,从减小车体质量、提高车体结构刚度和强度的角度出发,对车体底架边梁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车体底架工字型边梁的可变参数优化分析可知,优化后的边梁质量减小了8%,垂向静载荷下的车体挠度减小了5%,各载荷工况下的车体结构应力略有增大,最高增大了3.5%,但仍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出口20 t轴重米轨集装箱平车的设计要求、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重点阐述车体组成部件底架、集装箱锁闭装置的设计。对车体垂向弯曲刚度、车体静强度和锁闭装置的静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载荷及超过额定载荷50%工况下,车体下挠均不大于10 mm,在车体预上挠10 mm~14 mm的工艺设计条件下,车体未出现下挠,挠跨比小于1/700;在额定载荷与纵向力合成工况下,车体最大应力点出现在装载2只20 ft集装箱在重车顶车工况下的侧梁下翼面处,应力为254 MPa,小于材料许用应力;在超过额定载荷50%工况下,车体最大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应力,车体未发生永久变形和裂纹。在不同载荷作用下锁闭装置产生的应力,均小于材料许用应力。整车的限界通过试验、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机车车体在各种工况下受到的各种载荷,分析了车体结构的受力状况,从机车车体的结构形式入手,探讨了在满足强度,刚度条件下车体的减重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C70车体为研究对象,实测得到车体载荷数据和疲劳关键部位的应力数据。对实测数据用于车体台架疲劳试验的载荷谱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车体载荷和应力同步响应关系编制疲劳试验载荷谱的方法。依据损伤等效原则,剔除了对车体损伤无贡献的小应力循环,简化浓缩了应力时间历程。利用载荷和应力测试的同步性,对实测载荷时间历程进行简化和浓缩,编制了适用于车体台架疲劳试验的载荷谱。结合累积损伤理论,对比分析了浓缩前后车体疲劳损伤,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铝和不锈钢组合车体的强度评价试验结果。通常情况下,车体仅做加载试验,但因该车体由异种金属组合而成,为了确认温度变化时的车体强度,特别增加了热负荷试验和垂直交变载荷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结构车体十分实用。  相似文献   

6.
以C70E型敞车车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线路试验获得了车体载荷-时间历程和疲劳关键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并基于实测的载荷-时间历程提出了基于瞬态动力学的车体疲劳强度评价方法。运用瞬态动力学的方法仿真计算了车体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响应,得到车体动态载荷-应力响应关系。结合Miner累积损伤理论,计算了车体载荷谱损伤和应力谱损伤,并对动态和静态仿真计算损伤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态仿真计算损伤更接近于真实损伤,验证了基于瞬态动力学的车体疲劳强度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货车车体扭转载荷相关标准;介绍了铁路货车车体扭转载荷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计算和试验研究,提出了合理、明确的适用于我国铁路货车车体强度考核的扭转载荷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货车车体强度标准中对叉车载荷的要求,介绍了目前我国铁路货车车体强度考核中叉车载荷试验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铁路货车车体强度考核的叉车载荷。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车体抗侧向载荷的强度,采用全尺寸部分车体进行静态、动态压缩试验,同时还进行了与经验性试验同样载荷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在载荷-时间特性和车体变形模式方面,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和经验性结论一致.得出了一种利用有限元分析评价车体抗侧向载荷撞击变形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货车车体疲劳载荷谱的编制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5000t重载列车的动应力测试,参照AAR机务标准,编制了车体测点应力谱、心盘载荷谱、纵向载荷谱以及侧滚载荷谱。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C70型通用敞车车体进行了计算,并利用编制的载荷谱计算车体测点的损伤,然后与按照应力谱计算出的损伤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载荷谱,最后分析了利用分力谱来计算车体损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型动载荷试验评价车辆铝合金车体疲劳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模拟实际动载荷的大型试验方法来评价城市交通运输车辆铝合金车体疲劳强度的必要性,并对车体的疲劳破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照亮 《铁道车辆》2007,45(1):20-21
提出了在试制及小批量生产C70型敞车时存在的车体挠度超限问题,重点介绍了车体挠度控制措施及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HXD2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车体的结构特点、参数、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铝合金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车体的静强度特性,包括:总结铝合金材料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优势与不足;分析铝合金车体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分析典型工况下的车体静强度;通过仿真获得不同工况下车体应力分布情况;通过试验验证车体关键部位的应力及安全系数;分析铝合金车体静强度特性。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整体安全系数较大,但车门角、车窗角等区域应力集中较明显,因此,设计时应重点考虑轻量化及应力集中区的局部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SS9改进型机车车体钢结构弹性模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SS9改进型电力机车车体钢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描述了该车体在某一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模态,分析了影响车体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就进一步改善车体动态特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加工件多为长大型材,出现过切事故后,若不能合理安排返修处理,则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生产进度。为此,以铝合金车体机加工中出现的过切案例为分析对象,在满足设计和工艺要求的基础下,通过工件返修前后的功能分析及有限元分析,探讨5种常见的返修工艺方案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结构及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缺陷,对其变形情况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动寻边法、工装保证法、试切法及加工余量法等4种变形缺陷解决方案。以底架边梁门框和侧墙门框的加工为例,对4种解决方案进行了实例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的4种方案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结构及零部件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外客车车内噪声值的要求及对地板、侧墙等车体主要构件所采取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隐藏在轨道不平顺中。采用小波分析和经验模式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对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进行识别和提取分析。利用对称双正交小波对轨检车监测到的车体垂向加速度响应和高低轨道不平顺信号进行小波变换,滤除波长1 m以下成分后,基本可以保证用经验模式分解得到的第1个固有模态函数包含全部钢轨弯曲不平顺信息。对提取得到的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的分析表明,不同钢轨上存在的弯曲不平顺不同,钢轨存在的波浪弯曲不平顺是波长在3 m附近变化的准周期不平顺;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是引起车体颤振的原因。建议在提速线路和客运专线上应限制波浪弯曲钢轨上道。  相似文献   

20.
以新设计某型电力机车为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电力机车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针对机车车体设计中的强度、刚度考核工况,以合理化的车体结构钢板厚度为设计变量,以车体结构的应力、位移需满足的高速试验列车动力车强度及动力学规范等为状态变量,以车体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车体进行了全面的轻量化优化设计分析,并对优化设计后的车体结构进行了强度、刚度及模态的分析校核,结果表明各项计算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