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机械预切槽法因其结合盾构的盾壳保护开挖理念和新奥法处理复杂地层的自由灵活理念,在土砂等极软弱围岩地质条件、城市特殊复杂环境近接施工或以上因素复合形成的复杂困难工程条件下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较好地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同时也是机械化施工的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隧道施工方法。本文结合福平铁路新鼓山隧道下穿福州机场高速公路的浅埋暗挖段,对隧道预切槽法施工在软弱地质下浅埋暗挖下穿通过道路的城市环境应用进行设计与分析,提出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论:(1)预切槽法可以应用于浅埋暗挖、下穿道路等特殊隧道段落的施工;(2)在浅埋、软弱、近接等特殊条件下,预切槽法形成的预筑拱作为超前措施,较常用的管棚等技术手段,对控制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安全有更显著和可靠的作用,具有更大的安全性;(3)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条件的隧道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西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速铁路隧道难免会下穿溪流河谷,隧道浅埋暗挖下穿河谷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在设计中也有很多技术性问题。本文以贵广铁路重点工程岩山隧道下穿八匡河段的设计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浅埋暗挖下穿季节性河谷设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浅埋暗挖下穿季节性河谷主要风险有地表水大量涌入隧道突水突泥、暗挖隧道坍方、隧道衬砌结构上浮三部分;(2)采用由咬合桩、压顶梁、压顶抗浮板、框架内注浆加固岩体与全封闭衬砌组成门式封闭结构体系,可大幅降低施工风险且结构安全可靠;(3)先封后挖的施工工序和有效的风险控制预案,可保证下穿施工安全、工程风险可控;(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类似的隧道下穿季节性河谷地段工程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3.
地铁浅埋暗挖施工地层变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欣 《铁道建筑》2011,(12):54-56
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灵芝-洪浪站区间暗挖地铁隧道工程的复杂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通过对大量地层变形实测数据的分析,深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层沉降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增大支护刚度并及时封闭成环,可以有效控制地层变形,满足了施工允许的沉降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的技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T3E~T2捷运联络线及汽车通道工程下穿运营中的机场跑道,对施工中的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高。受建设环境和场地条件的限制,采用了超长管幕保护下的隧道暗挖施工技术。重点论述了超长管幕的施工控制要点和隧道暗挖施工典型步骤。地表沉降实时监测结果显示,工程施工引起的机场跑道变形在允许的控制标准之内。实践证明,不停航跑道下采用超长管幕超前支护技术保护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大断面,超浅埋地下洞室,实施暗挖对岩石地区、人口密集且建筑物临近的闹市区,特别是洞内主体结构分层立体交错的复杂环境下施工并不多见。结合重庆较新线大坪车站隧道的工程特点和设计特点,并针对施工中的复杂情况,分别对隧道主体施工顺序、隧道、主体拱部支护施工、主体边墙初期支护施工及特殊地段支护施工等作了介绍,为城市大跨度暗挖隧道施工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浅埋暗挖超大跨地铁车站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浅埋暗挖超大跨地铁车站为工程实例,针对其复杂地质及环境条件,介绍大断面隧道群洞施工及其控制技术:施工采用的大管棚与小导管超前支护技术、光面控制爆破技术及中洞法开挖方法有效地控制地层变形;结合施工全过程的非线性仿真及施工信息反馈,研究群洞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对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设计、施工组织及优化控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受城市复杂环境的影响,城市隧道的修建有时不可避免地要下穿房屋。为了达到减少房屋拆迁的目的,本文通过城市小净距软岩浅埋暗挖隧道的数值模拟,研究隧道下穿密集房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方案所引起地表沉降量及洞顶建筑物沉降规律,进一步分析洞顶建筑物的安全性。研究结论:(1)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跨度及施工方法等因素,其中施工方法的影响最为明显;(2)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及地表建筑物的实测结果,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房屋采用CD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岩体,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保护地表建筑物的安全;(3)本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城市隧道工程领域,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下穿浏阳河,水下暗挖隧道K1+020—K1+110段,覆土厚度最薄处仅14 m,该隧道具有小净距、强风化、浅埋、水下暗挖的特点。以长沙市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暗挖段施工为例,介绍了该工程所采用的长短管棚和小导管相结合的超前支护、玻璃纤维锚杆超前加固、地面垂直注浆和全断面超前帷幕预注浆等复杂地质条件下暗挖段超前综合加固支护施工技术,有效地保障了暗挖段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南宁地铁1号线佛火盾构区间1#暗挖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为例,介绍了暗挖隧道及泵房在富水地层施工条件下,通过增加临时仰拱、调整工序、水平真空降水、洞内管井降水等方法有效地防止了突涌灾害,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施工任务,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观音堂隧道下穿连霍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音堂隧道下穿东西交通大动脉——连霍高速公路,设计为单洞双线浅埋暗挖隧道,隧道下穿段最小埋深11 m,最大埋深18 m。如何控制路面绝对沉降,确保施工期间高速路通行安全并且安全、顺利、高质量的贯通隧道,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工程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总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周边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差的深埋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大的问题,以南宁地铁3号线青秀山站暗挖隧道为工程依托,提出以非爆破为导向的铣挖法施工技术。结合复杂隧道暗挖施工作业空间小、交叉节点多的特点,对隧道施工中垂直运输、挖装运、通风、超前支护和衬砌作业线机械配套选型进行分析,并在压入式通风的基础上计算了双线隧道所需风量。  相似文献   

12.
《铁道建筑技术》2009,(5):I0015-I0015
南京城市快速内环东线九华山隧道工程,是我国在穿越地面道路、山体断裂破碎带、明代古城墙、人防工程、玄武湖底以及既有隧道等工程地质和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修建水下隧道。暗挖隧道长445m,采用双连拱结构,隧道开挖最大宽度为32.5m、高度10.33m,施工工期只有一年时间,施工难度大,项目部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实现了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平均月成洞40m快速施工技术的突破,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深圳地铁建设的全风化花岗片麻岩暗挖隧道施工中,常规施工方法极难控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拱顶坍塌或者地面下沉,使得施工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同时也容易造成地面破坏。在深圳地铁某联络线区间段暗挖隧道施工中,由于采用了水平旋喷桩施工工艺,在暗挖隧道拱顶形成一个环状帷幕体,对原土体进行了改良,不仅克服了软弱围岩自稳性差的弱点,而且起到了抗变形、防流沙、防渗透的作用,成功地解决暗挖隧道在全风化花岗片麻岩层中近距离穿越浅基础建筑物的难题,充分显示了水平旋喷桩施工工艺在软弱地质条件下浅埋暗挖隧道开挖预支护工程应用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建筑物等工程日益增多,此类工程中对桥梁、建筑物的沉降控制要求严,安全风险大,一旦发生事故,经济损失巨大,社会负面影响严重。通过模拟计算和沉降分析可事先得到沉降控制曲线,在实施过程中,将监测数据与模拟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在未主动对桥梁采取顶升技术的条件下,通过长台阶、快封闭、上导洞等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并最大限度减少暗挖施工对桥梁及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可有效控制沉降、节约投资,为地铁暗挖隧道近距离穿越桥桩及其他建筑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吴波  高波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6):129-131
针对深圳地铁大剧院—科学馆区间工程具有地层软弱富水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暗挖隧道结构呈洞群系统的复杂工程施工条件、近邻建筑物和管线密布的复杂工程边界条件等特点,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离心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层沉降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第六标段科华区间暗挖隧道工程实例,分析了软弱富水地层的沉降特性和引起地层沉降的原因,根据沉降原因提出了严格执行“十八字方针”、适度排放地下水、讲究开挖施工方法等控制对策,为软土地层进行城市地铁暗挖隧道有效控制沉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地铁14号线郭庄子站~大井站区间工程区间风井位于暗挖隧道正线上,施工区域地质复杂,暗挖隧道破除洞门施工风险大,如何安全顺利地完成隧道马头门施工,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题。结合本工程马头门施工实例,介绍了洞门破除施工取得的成功经验,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铁浅埋群洞施工工序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车站中部为暗挖分离式、假岛武站台,两端为明挖3层结构,站厅层和站台层采用斜通道相接,结构型式独特.利用明挖段作为暗挖的施工作业面,施工的转换复杂、工序多.暗挖隧道为浅埋、大跨、动载以及在软弱地层条件下修建的群洞,施工来件困难.提出了群洞施工的合理工序.施工的关键技术是减小对夹持土体的扰动以及对土体的加固,可采取拱部长管棚超前支护、中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设置锁脚锚杆或加大拱脚喷混凝土厚度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深铁路桥桩基托换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具体工程 ,介绍暗挖隧道穿越铁路桥进行桩基托换施工技术 ,为在复杂施工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下 ,进行既有铁路桥梁的桩基托换和承载力的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针对贵阳地铁1号线某区间暗挖隧道上软下硬地层Ⅳ级围岩浅埋大断面工程特点,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区间隧道的Ⅳ级围岩进行优化分析,对比介绍了该施工条件下采用两台阶左右分步开挖法与竖撑加强两台阶分步开挖法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实践表明,采用竖撑加强两台阶分步开挖法可有效控制区间围岩的变形,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