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动车走行线是动车组进、出动车运用所的必经之路,确保动车走行线的通过能力,对于保证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秩序意义重大。以东北某高速铁路动车走行线为例,针对存在的动车走行线通过信号机设置和显示关系的不同见解,通过对相关规范条文的深入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应用实例,提出能够更好发挥动车走行线通过能力的通过信号机设置及信号显示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动车走行线通过能力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铁路设置进路表示器、办理闭塞的岔线信号机及正线上的迸路信号机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进路表示器用于区分区间线路运行方向、办理闭塞的岔线信号机不得设置为进站兼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正线上的进路信号机应设置为具有明确速度意义且能区分进路直、曲的接车性质的信号机等解决方案.所建议的方案对完善相关规范、保证行车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高速铁路的发展,新型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营等情况出发,通过对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对于京张高铁股道有效长650 m的车站出站信号机设置的要求,以及相关研究试验等详细的分析,提出了4个高速铁路的车站出站信号机设置方案,对各方案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合复兴号列车在京沈高铁试验段的试验和新型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的开行情况,对京张高铁出站信号机的设置进行了优化,京张高铁出站信号机的优化设置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实现到发线有效长的充分利用,进一步优化司机操纵,减少停车附加时分、提高工程经济性等,为京张高铁未来开行17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预留了行车条件,并为今后规范的修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动车所调车防护系统为动车所内调车作业提供安全防护,其应答器设置及控制方案极其重要。针对存车线受动车存放需求、平交道位置影响,咽喉区受折返作业、差置调车信号机、道岔区段调车信号机等影响,提出不同情况下调车应答器组具体设置方案,这对规范中调车应答器设置进行了补充、明确;针对集中式和分散式调车防护系统这两种应答器控制方案,从系统差异、工程实施难度、产品可靠性、维护工作量、投资等方面进行比选,并提出两种方案的工程设计应用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动车所调车防护系统应答器设置及控制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兰州西动车所咽喉区纵深较长、存车线有效长较短的实际情况,根据动车所行车方式由调车改为列车,以及一条存车线存放2列动车组的运输需求,为提高兰州西动车所动车组到发及存放能力,在现行技术标准基础上通过优化行车组织,提出在咽喉区适当位置设置接发车进路信号机的方案,通过对影响存车线有效长度的有关因素分析,提出不同编组的动车均...  相似文献   

6.
针对部分车型的16节长编组和重联动车存在组尾部车厢无法全部进入站台的问题,分析列车发车追踪时间间隔与列控系统行车安全距离影响因素,提出车站出站信号机与停车标设置方案,实现动车组列车正常进站停车以满足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7.
线路曲线对信号显示距离影响较大,一般通过增加复示信号机的方式来保证信号显示距离满足要求,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复示信号机来增加信号机显示距离,对此提出了设置复示信号机时遇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增加动车所的停车数量,在股道设置分割信号机将股道分割为G1、G2,部分动车所股道分割信号机有源应答器报文由列控中心控制。通过分析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接口、报文控制,提出2种技术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工程实施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2017)附录D中,平时设计不易理解及掌握的新增信号机类型进行分析,以便能正确指导设计。结合普速和客用专线铁路技术标准,分别从信号显示意义、安装限界、衔接站技术要求、制动距离及救援疏散通道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不同信号机类型的应用场景,同时提出进站信号机适用范围、衔接区间较短的高速车站出站信号机类型、动车所进站及出站信号机设置及发码问题等,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所得结论对信号设计和统一普速和高速标准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解决城际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信号显示问题,从城际铁路的信号机设置和信号显示二方面,讨论了有配线车站及无配线车站的进、出站信号机设置的制约因素及具体要求。针对城际隧道限界较小、不满足进站复示信号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特殊设计的进站复示信号机构;深入分析城际铁路信号机构的显示含义,通过特殊运营场景指出了目前显示的不足之处,并对引导、进路表示器等使用原则做了探讨,对实际工程实施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地铁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现有的信号规范,分析国内已建或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车辆段内信号机的设置及显示,并从行车组织、信号显示、各类信号机的功能等角度进行分析比较,按照提高列车进段效率,安全可操作的原则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深圳已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信号机设置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了2种常用信号机设置方案的特点,并对车辆基地出入段/场能力进行估算,提出了车辆基地信号机设置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解决高铁部分车型的16节长编组和重联动车组在司机按照ATP行车曲线控车进站停车时,由于信号机、应答器和站台停车标设置距离不理想,导致尾部车厢不能完全停进站台,尾部车门无法上下旅客的问题,本文将列车出发的追踪时间间隔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车的距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学建模并经过详细的计算,提出高铁车站出站信号机-停车标最小及合理距离设置方案。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车站的信号平面设计与站场、轨道、车辆等专业密切相关;(2)列车停车标至出站信号机间的距离为满足出发列车出发及列车追踪时间间隔的关键因素之一;(3)车站到发线有效长650 m,450 m站台,出站信号机距停车标距离为65 m;(4)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大于650 m,出站信号机距停车标合理距离宜为80 m;(5)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铁车站信号平面图设计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列车方式出入停车场和车辆段的分析,发现信号机设置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时速350 km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十年,为在大客流线路扩大运力开行17辆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对运营需求提出更多要求,相关标准需要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进行修订。本文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标准修订背景与需求、标准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开行440 m时速350 km复兴号动车组为目标,提出一种避免大规模站前改造工程下通过外移出站信号机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出站信号机设置位置及增设分隔区段增加安全性的列车防护设计方案,最后针对该方案与现行标准协调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发展的需要,急需对调度系统作重新研究。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调度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动车调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动车调度台功能的分析探讨,详细阐述动车调度台与其他调度台的相互关系及信息往来,明确动车调度台的功能和作用,并对其台面设置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本文针对开行部分机车牵引客运列车的客运专线特殊运输需求,研究分析列控系统兼容方案、地面信号设备配置方案,提出站台、股道有效长等接口配套要求。研究结论:(1)采用区间增设地面信号机的方法较机车采用CTCS-2级车载信号的方法技术更为成熟,机车运用更为方便,可满足客运专线开行部分机车牵引列车的需要;(2)在股道有效长为650 m时,出站信号机宜设于距警冲标5 m处;(3)如果机车采用CTCS-2级车载信号,在股道有效长为650 m时,须限制机车牵引列车编组长度,同时出站信号机机构及设置位置、应答器、站台等应按照客运专线标准设置;(4)建议修订客运专线矮型出站信号机建筑限界标准,以满足信号机安装要求;CTCS-3区段如要开行机车牵引列车,宜研制采用带引导信号的双机构出站信号机,以满足发车引导模式的功能需要;(5)本研究结论可供该类客运专线信号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斜腕臂的绝缘子遮挡信号机显示的问题,分别从接触网支柱的侧面限界、安装底座以及信号机的安装高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解决绝缘子遮挡信号机显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枢纽车站的建设,为满足跨线列车在枢纽车站的行车需要,地面信号机机构的设置越来越复杂。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信号机机构的设置方案,并对不同设置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地铁正线轨旁信号机的显示方案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讨了信号机的机构设置及显示原则,并提出了统一信号机机构设置原则及显示含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