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舰载雷达干扰技术包括雷达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大部分。本概述了舰挺雷达无源与有源隐身、雷达有源干扰机、雷达一次性干扰机和雷达无源压制式与欺骗式干扰,以及舰载一次性投放设备。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对抗反舰导弹的威胁,必须大力发展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学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已学相当成熟,达到很高的水平。本文首先概述了舰载雷达无源干扰的战术应用原理,然后综述了国外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种种战例已经表明,雷达无源干扰与舰艇隐身技术作为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的海战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本概述了舰艇的雷达无源与有源隐身和舰载雷达无源干扰设备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介绍雷达无源干扰技术的原理、特点和用途,论述雷达无源干扰系统装备的性能,探讨当前雷达无源干扰技术面临的焦点问题,重点分析雷达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红外、雷达隐身在舰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宏  石岚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5):111-114
红外、雷达隐身技术是舰船隐身技术的主要研究重点,对舰载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的原理及概念进行了简要论述。舰载红外源包括:内部红外源、外部红外源。提出了解决这些红外辐射所采用的各种抑制红外措施,达到红外隐身的目的。舰载雷达隐身包括:外形设计、天线设计、吸波材料设计,以及各国海军运用这些技术措施来进行雷达隐身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依据舰载雷达有源噪声干扰的原理及特点,对在理想条件下的舰载雷达最小干扰距离进行了推导,给出了影响其的多个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得出复杂条件下舰载雷达最小干扰距离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回顾了雷达无源干扰物技术的发展,细致分析了箔条干扰物的基本性质和特性,概述了箔条干扰物的投放技术,最后综述了雷达无源干扰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发展,舰载防空雷达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舰载雷达的任务和角色入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重点结合二十一世纪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舰载空雷达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磁波在时域、频域、空域和能量域的相关特性,进行了有源干扰对舰载武器系统雷达影响的分析,给出了清晰的分析流程和简明的分析方法,对进一步研究有源干扰对舰载武器系统雷达影响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舰载警戒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中未考虑战术要求因素的问题,结合舰载警戒雷达所担负的战斗使命,提出了在干扰环境和战术要求下对舰载警戒雷达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的计算方法,为实战中舰载警戒雷达抗干扰效能分析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干扰条件下舰载雷达体系综合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及目前对其效能的评价也大都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文章试图建立舰载雷达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求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并以干扰条件下某舰载雷达体系综合指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干扰条件下舰载雷达体系综合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文章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各指标因素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对舰载雷达抗干扰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求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为评判舰载雷达抗干扰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未来海上信息战对舰载雷达提出的要求出发,阐述了适应未来海上信息战的舰载雷达技术发展思路:舰载雷达组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舰载电子设备的一体化和集成化等。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机载平台箔条无源干扰在对抗先进体制雷达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箔条云的时空特性、频谱扩展特性及对PD雷达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提升机载平台箔条干扰效能的复合干扰方法和系统实现途径,并通过雷达无源干扰方程、雷达距离方程对机载雷达复合干扰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包络滤波的舰载雷达抗噪声调频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化海战的电磁环境异常复杂,舰载雷达受干扰后会给舰艇编队带来巨大安全隐患.根据不同干扰样式,研究相应的雷达抗干扰措施.文章针对噪声调频干扰的特点,探讨了对舰载雷达的影响,提出了包络滤波抗噪声调频干扰的算法,分析了对该类型干扰的抑制原理.仿真结果表明,包络滤波可以明显降低噪声调频干扰的干扰效果,且该方法计算量较少,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6.
濒海作战环境下的舰载雷达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的近岸环境下作战是未来海军舰艇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之一.濒海作战面临的目标种类繁多,杂波和干扰背景异常严重,对作战舰船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也对舰载雷达系统在恶劣作战环境中的目标探测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提高舰载雷达探测分辨力,有效增强杂波、干扰抑制和目标识别检测能力,是未来舰载雷达系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捕鲸叉”雷达导引头的主要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捕鲸叉”雷达导引头的抗有源干扰和光源干扰的性能,分析表明,传统的噪声干扰以及无源干扰很难起到良好的干扰效果,必须寻求其它有效的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特点及对抗难点,分析了舰载有源干扰波束照射箔条云干扰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反舰导弹的可行性,从干扰时机、舰艇机动、装备改进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作战使用方法。该方法可弥补舰艇没有舷外有源诱饵的缺陷,简化了有源/无源干扰协同流程,可实现对主被动复合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有效对抗。  相似文献   

19.
海杂波的干扰是限制舰载跟踪雷达目标检测和跟踪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简要分析全相参体制跟踪雷达对MTD信号处理机设计的特殊要求后,重点探讨了适用于该体制的跟踪雷达MTD信号处理机海杂波抑制问题。针对某型舰载跟踪雷达的具体特点,给出海杂波抑制的准则。  相似文献   

20.
随着21世纪军事高技术的突飞猛进;作战飞机和反舰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舰载雷达面临看反辐射导弹攻击、综合性电子干扰、反雷达隐身技术、利用雷达盲区低空或超低空突防等多种威胁,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应运而生。本对舰载相控阵雷达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