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技术成熟,机车检修也引进大量先进服务器以及智能终端设备,当前的检修作业流程还是传统的模式,没有充分利用设备资源。文章阐述了检修过程中数据规模以及部分智能设备,分析数据的模式以及存储方案,设计了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对促进机车智能检修在铁路行业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检修车间各班组现场领料时间长,领料人员多,等候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实行网上物料申领、物料智能配送的方案,以达到提高机车配件配送效率,降低配送劳动力,提高检修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转向架小部件检修线的现状,研究了动车组各关键部件的检修工艺,运用“作业流水智能化、工位设置定制化、工件管理标准化、物流柔性自动化、检修信息数字化”理念,重新调整了现场检修工艺布局,设计采用了智能装备,运用信息化数据管控,搭建人机协作的作业模式,提高作业效率,打造上海动车段工业4.0智能工厂流水线样板工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铁路信号机房设备人工巡检作业效率低、设备异常检测准确性难以保证、故障处理效率低、现场作业人员缺乏技术支持和安全控制等问题,文章设计了铁路信号机房智能巡检系统。系统由机房智能巡检设备、数据中心设备和维修终端设备构成;机房智能巡检设备采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可依据巡检计划自动执行巡检作业,采集视频/图像和温度等监测数据并上传至数据中心设备;数据中心设备采用智能视频/图像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设备指示灯,据此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当检测到异常时,维修终端设备立即向调度员报警。在实现日常巡检作业无人化、达到减员增效目标的基础上,该系统借助巡检机器人的视频监控和语音通话功能,辅助信号维修人员进行远程故障检查,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远程指导,验证现场作业人员身份,监督其作业过程,增强信号机房现场作业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5.
在动车组的日常检修中,检修作业过程的管理对于动车组规范化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Web服务技术,将移动手持终端技术应用到动车组的检修作业过程中,设计并实现了动车组作业过程控制系统。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现场的检修作业效率,同时促进了动车组检修信息化和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轨道车司机现场作业过程中操作繁琐,时间长且易出错,难以获取行车过程中的重要项点等问题,开展铁路GYK智能辅助系统研究。通过梳理整合轨道车运行径路中的GYK操作信息、开车对标点、GYK关键项点等数据,应用北斗定位技术,确定轨道车当前位置,及时提示运行径路中的相关信息,实现行车途中所需数据的高效查询、实时提示及预警,以及运行径路导航等功能,缩短GYK操作时间,降低错误概率,确保轨道车的运用安全。从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及功能实现等几方面,对GYK智能辅助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现场实际运用,验证其在运行过程中径路导航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轨道交通供电检修作业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针对传统供电检修作业模式的不足,结合最新的计算机、通信及自动化等先进技术,通过在作业准备、人员进场、作业过程、人员撤离等关键环节,加入作业票内容技术关联、工器具自动清点、人员进场安全管控、现场安措部署安全管控、人员及工器具遗留检测等技术措施,实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检修作业的全流程闭环安全管控,确保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阐述闭环安全管控技术在国内轨道交通的应用情况,并分析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检测需求,梳理并分析技术现状,介绍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智能检测系统的研制情况和系统组成。提出铁路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智能检测面临的技术难点,分析图像快速采集、病害智能识别、病害样本库构建等智能检测关键技术。通过基于实测数据集以及现场检测复核等手段,验证铁路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智能检测系统关键参数。结合现场运用情况,分析铁路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智能检测系统运用效率。智能检测系统应用表明,铁路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智能检测技术可大幅提升隧道衬砌病害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场对检修作业图像资料自动化审计的需求,以DMI设备状态检测为例,在AMIS智能检修作业系统基础上,设计了DMI设备目标识别与状态检测子系统,包含DMI设备目标识别模块和RBC连接状态检测模块。其中,DMI设备目标识别模块采用Fatster RCNN深度神经网络,利用AMIS智能检修作业系统采集的大量列控车载设备检修图像作为训练测试数据集,将DMI设备图像从背景图像中提取出来;RBC连接状态检测模块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DMI上显示的RBC连接状态进行检测。该系统可以实时、准确、自动分析DMI设备状态,为全面分析列控车载设备日常检修作业图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轨道交通为例,基于列车检修管理模式现状,认为检修计划为检修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需由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对列车智能检修计划系统进行介绍,重点阐述了列车智能检修计划系统的限制条件、生产逻辑、实用功能及核心技术,评估了列车智能检修计划应用效果.相比于传统检修计划方式,智能检修计划系统具有编制运营计划时间短,检修计划...  相似文献   

11.
6S现场管理是针对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符合铁路倡导人本管理的精神。结合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实际,指出应用6S现场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基于Web的机车检修成本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在机车的检修过程中,通过对机车检修材料耗用计划的管理及领料过程的管理,实现了机车的检修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通信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铁路的生产管理情况,设计了现场作业智能管理系统,提供标准化作业、多媒体通信、作业督导、应急指挥、设备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曹晓明  吴泽霖  刘海艳 《铁道车辆》2023,(5):121-123+152
铁路客车制动阀信息化检修系统对铁路客车制动阀的分解、清洗、研磨、组装和试验等检修过程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检修过程的可视化引导、精细化作业、电子化记录和信息化管理,建立检修电子履历,实现全检修信息的可追溯,为制动阀检修提供全面信息化覆盖和智能化信息协作。  相似文献   

15.
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视频实时传输技术构建铁路机车检修作业虚拟实习课堂,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到不了生产作业现场实习的问题。该系统由定点安装在机车架修车间的网络摄像头采集车间机车检修作业场面,由网络交换机汇集摄录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加密技术实时传输到学校多媒体虚拟实习课堂,供学生观摩、学习。主要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实现方法、技术特点和优点等。  相似文献   

16.
以梅州至潮汕铁路新建项目接触网专业为背景,介绍铁路四电工程智能管理系统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最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借助智能终端可上网设备,让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一线作业情况,同时能够以系统自动化、半自动化辅助的形式大幅度降低现场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7.
车辆智能运维系统是针对广州地铁车辆运营需求,基于业界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微服务等技术设计的。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要求,以及设计与应用情况。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支撑实时监测、应急响应、健康评估、关联运营检修业务等功能,为运营和检修人员提供车辆健康评估和精确检修指导,达到减少运营车辆故障率、降低运维检修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仵重庆 《西铁科技》1999,(B12):29-30
根据铁路减员提效、深化改革的需要,本文针对接触网与电力贯通线合架区段检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检修体制改革建议。其目的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新干线铁路车辆检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新干线铁路在电动车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车辆检修体系。文章简要介绍了检修基地的基本情况,对铁路管理法规、检修体制、修程与内容、检修信息系统等进行了归纳说明。  相似文献   

20.
结合重载铁路港口车站作业特点,以黄骅港站为例,设计重载铁路港口车站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整合港口区域内既有作业系统资源,实现了作业计划自动编制和执行、作业过程自动追踪、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作业远程监控预警等功能。该平台已在黄骅港站应用,在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生产作业安全风险、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黄骅港站的运输生产作业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