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我厂从事电弧光各工种所致的眼部疾患情况及其防护设备的关系,对我厂从事电焊工、配焊工、气焊工、电弧炼钢工499名,进行电光性眼炎患病情况及防护情况调查,并与不接触电弧光的60名职工作对照。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光性眼炎是眼科常见的职业病,在电弧焊操作及其他产生紫外线辐射的工作环境均可发生,国内外多有报道,但在医用紫外线消毒引起电光性眼炎尚属罕见。今将7例医用紫外线消毒引起电光性眼炎发生情况作一报道。临床资料:病例为医务工作人员,其中男3例(医生,26~32岁),女4例(护士,19~25岁)。  相似文献   

3.
电光性眼炎在焊接工人中,特别是几个人同时作业又不注意防备时,易被电弧光刺伤眼睛。据观察,电光性眼炎一般在电弧光刺伤4~6小时后出现症状。但有个别敏感性较强的人反映较快,见表1 目前,治疗电光性眼炎的眼药水有若干种。笔者把电光眼药水Ⅰ号(自配电光眼药水)与2号(健康报1984年6月19日选登的配方配制的电光眼药水)的疗效作一比较,见表2。  相似文献   

4.
焊接技术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应用于金属结构工业。随着工业的发展,焊接技术的应用也日益普遍。近年来,国外焊接技术又有了飞跃地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反应堆全部采用焊接方法建成。随着现代化机械向大型化发展,采用铸、锻、焊联合结构已成为一种既定的先进方法。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近代工业的发展与焊接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在焊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早在1920年前以气焊为主的时期,就有关于弧光引起白内障以及锌蒸气危害的记载。1930年后,电焊几乎成为“万能”。这时、触电、电弧光灼伤、电光性眼炎等职业危害也随之增多。但这些问题一经发现都及时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焊接工艺的广泛应用,焊接工艺所带来的职业性危害也相应增加;如电光性眼炎、氟化物及氮氧化物所引起的呼吸道损害、锰中毒以及长期及入电焊尘所引起的尘肺等。现将我科对我局管内电焊工人检查发现的20名电焊工尘肺综合报导如下。一、劳动卫生的一般情况: 焊接工艺在我局的铁路生产中应用范围主要是机车、车辆、机械及其配件的维修。目前使用的焊接种类主要是手把电焊、近年来有些单位对固定补接的焊件逐步采用了埋弧自动焊;按其作业环境条件可分为露天、室内及容器内作业三种,其中室内  相似文献   

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保证铁路运输生产,保护职工安全健康,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我局卫生科组织了西安、宝鸡、西韩、勉西、铁疗和中心,宝鸡两个防疫站有关人员,组成协作小组,对工务部门道岔电焊工进行了调查,现将体检情况总结于后; 一、劳动条件和劳动卫生调查简况我们于一九七七年三月份对全局各工务部门九个电焊车间进行了卫生调查。在九个电焊车间中仅一个工务段电焊车间宽大符合要求外,其余工务段电焊车间均不合要求,车间狭小,焊台设置甚密。其中四个车间有抽风排毒设备,其余均无。对有焊接道岔任务的六个工务段进行了有害气  相似文献   

7.
氟对人体的危害-三例焊工氟骨症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属电弧焊技术问世90余年来,由于应用范围日广,焊条、焊剂种类的不断增多和焊接工艺的不断改进,电弧焊造成的物理、化学性有害因素,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虽然焊工电光性眼炎、尘肺、铅、锰、氮氧化物中毒、金属烟雾热,早已有了完整系统的报导,但焊工氟的危害是在近20余年来,才引起国际焊接学会第八委员会的重视,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确认了氟是使用低氢型焊条施焊工人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在我国经常焊接的母材,主要是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虽然有数百种焊条和焊剂,但使用最多的是以结422为代表的酸性焊条,即钛钙型低碳钢焊条,和以结507为代表的碱性焊条,即低氢型普低钢电焊条;而结507焊条抗拉强度为52~58公斤/毫米~2,比结422焊条高20%左右,具有良好的塑、韧  相似文献   

8.
一、测定内容 1.电焊排烟除尘机组的除尘效率。 2.使用机组前后施焊环境(包括面罩内外)的粉尘浓度。 3.施焊环境氮氧化物及锰的浓度。二、测定方法及主要测试仪器 1.除尘效率的测定:在除尘器出入水平管段各设一采尘样点。用JSC-1型粉尘采样仪(一机部六设计院实验工厂)进行外部采样,遵循等速同  相似文献   

9.
铁路电焊作业和其他电焊作业一样,是以电弧烧化焊件,借助金属加热熔化的作用,而使两个金属件接合。由于被焊接的焊条材料,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和焊条中的涂料有各种的有害物质,同时在焊接电弧的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冶金反应,以烟和气溶胶的形式放出各种粉尘和有害气体,这些粉尘和有害气体对焊工身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因此我们对机务段和桥梁厂等三个单位的电焊作业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局现有尘肺病例291人,其中大部分是50年代宝成,成渝铁路等隧道开挖和井下作业工人,还有11.7%的脱离粉尘已20年以上的晚发性尘肺病人。一、尘肺患者病期构成情况从1964~1988年,我局矽肺诊断小组共诊断尘肺病291例,绝大部分为矽肺(93.8%),还有煤尘肺、电焊尘肺和水泥尘肺仅21例,各期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11.
紫外线对眼的影响—电光性眼炎,雪眼等。焊接电弧光产生紫外线波长的分布,由于焊接种类不同分为320~400nm的近紫外光谱,220~315nm的中紫外光谱。眼角膜能吸收320nm以下的短波长的大部分,如暴露量多270nm以下的光谱则发生角膜炎。多种学说认为影响最强的波长是270nm或288nm,在此波长区域的紫外线放射量多时,即使暴露一瞬间也会受到损害,波及到深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电弧焊空气中氟浓度、及在使用已知氟成分的特殊焊条时总焊烟浓度与焊工班后尿氟间的关系,以确定尿氟浓度是否可用作接触焊姻的生物监测。一组是11名从事不同类型硷性焊条的不锈钢焊工,平均年龄42岁,焊龄8~42年;另组是64名使用焊烟合氟18~20%的特殊焊条的铁轨焊工,平均年龄48岁,焊龄5~41年;对照组是70名铁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计委(73)劳字477号《关于加强防止矽尘和有毒物质危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贯彻落实毛主席“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我们在工厂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全厂电焊工作业的普查工作。我厂电焊工作业主要集中在焊接、底架、三七等十三个车间,电焊作业工人共有377人。由于焊接的物件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和焊条成分的复杂,在焊接燃烧时向空气中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物质。产生的粉尘有锰尘、铁尘和少量矽尘,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氧化锰、氟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这些对电焊作业工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为了解对电焊工人的危害程度,以便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我们初步对工厂电焊作业的生产环境、设备情况和防尘防毒措施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矽肺合并胶原性疾病文献早有报道,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认为二者互为促进使病情迅速恶化,临床治疗极为困难。我们收集一例矽肺合并硬皮症今作一简要报道,以提高对两者间关系的认识。病史摘要死者,男,46岁,已婚,浙江江山人。风钻工6年1月(1958年7月~1964年8月),干式作业,无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5.
铁路系统接触锰作业主要为电焊工,而电焊工又几乎遍及各厂,其中尤以机务段、车辆段、焊轨厂、工务段较多,焊接种类甚为繁多,焊接内容各不相同,因而积极防治职业性锰中毒,保护电焊工人的身体健康是我们劳动卫生工作者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此我们于一九七三年组织人力对局管内15个接触锰作业单位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对从事电焊接触锰作业工人129例进行了健康状况的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姚佳  吴凡  覃劢 《广西铁道》2009,(4):33-35
针对机车检修中经常发生焊修引起的火灾隐患,介绍了机车焊修作业中常见的几种火情类别、形成过程和存在危害,从制度、措施、人员、设备等方面分析了造成火灾隐患的原因。从完善焊修制度、做好焊前准备、进行焊接防护、搞好焊后清理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机车焊修火灾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尘肺是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之一,在各类尘肺中,矽肺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为了探讨矽肺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矽肺的防治工作,确保工人身体健康,我们兹将1976年矽肺普查以来管内经柳州铁路局职业病诊断小组集体讨论定诊的16例晚发性矽肺发病情况回顾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自1976年矽肺普查以来,我们共检出晚发性矽  相似文献   

18.
洛阳车辆段段修车间在维修制动梁及钩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焊补作业 ,作业环境中的电焊尘质量浓度高达 14.3mg/ m3,严重超标。为了降低车间内的粉尘浓度 ,避免工人尘肺病的发生 ,该段由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设计 ,路局投资对制动梁、钩缓间的电焊尘进行了治理。为了检验其治理效果 ,我站对其电焊尘净化系统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分析。结果显示 ,车间内的电焊尘质量浓度由原来的 14.3mg/ m3降至 4 mg/ m3以下  相似文献   

19.
外伤是重工业企业的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历年工伤发病及救治情况,对外伤防护、临床医治、安全教育、提高出勤、保护工人健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我厂自1952年至1981年8月30年来所发生的工业性外伤患者9564例进行统计分析。一、30年来工伤发病9564例,其中轻伤9396例(98.24%),重伤122例(1.28%),死亡43例(0.45%)。工伤率为0.395‰,见表1。  相似文献   

20.
随着焊接工艺的广泛应用,它所带来的职业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从1974~1981年间对我局和云南省电力厅所属各厂段的电焊作业工人1218名进行了体检和胸部X线照片,并做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其中男性706人,女性512人,最大年龄60岁,最小17岁。通过普查发现Ⅰ期电焊工尘肺5例,疑似电焊工尘肺36例,现报告如下,并就X线表现及其诊断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