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葛洲坝枢纽之间的两坝间河段采取三峡梯级调度、葛洲坝水库反调节的联合梯调运行方式,改善两坝间及葛洲坝坝下的水流条件保障航运安全。本文通过分析三峡—葛洲坝枢纽两坝间河段的自然条件、联合调度方式和实测水情资料等,对汛期两坝间近坝段主要断面水位、流量变化趋势进行比较。根据分析成果找出汛期两坝间近坝段河段主要特征断面水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从2008年12月25日起,长江三峡大坝至葛洲坝间水域实施船舶分道试运行,船舶有序通过三峡第一弯——石牌水域,上下行船各自靠右行,减少了船舶航路交叉、会遇频繁的状况,有利两坝间水上交通安全,提高枢纽通航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过坝运输保持通畅,三峡断面运量继续增长。2005年三峡船闸运行8300余闸次。通过船舶64000余艘次,货运量达到4392万吨。葛洲坝船闸运行近17000闸次,通过船舶68000余艘次,货物3541万吨,货运量创造了葛洲坝船闸新记录。两坝过闸船舶数量有较大下降,船舶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三峡-葛洲坝航段,等待过闸的船舶和航行船舶数量众多,两坝间航道条件不是十分理想,且三峡大坝发挥抗洪节流作用时造成长江干线水位和流量流速改变迅速,对两坝间的航行船舶安全影响巨大,因此研究以长江干线水文条件和天气、自然环境以及通航条件均较为恶劣的两坝间航段船舶通航安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长江航运安全的保障,为建设平安航运、平安长江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5.
1月19日,东北地区重要粮油、矿粉输出港锦州港的最低气温降至-15℃,海上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海冰。为此,海事部门对陆地、海上导助航设施运行状态进行专项巡检,重点查看了辖区冰情及海冰对航标的影响,积极协调大马力拖轮在港池和航道内破冰,并采取"大船带小船,重载船带空载船"等编队航行方式,降低船舶受冰压冰困的概率,同时加强应急值守,安排港口拖轮分段驻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保障航路畅通,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一号船闸由主汛期停航度汛基本变为全天候通航,受船舶过坝需求快速增长影响,船闸运行闸次饱满,运行压力和通航安全压力大。  相似文献   

7.
潘永良  朱泓 《港口科技》2010,(11):36-40
分析了宁波-舟山港南航道弯曲复杂、狭窄难行的安全风险。阐述了对超大型船舶实施护航拖轮监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出结论:采用护航拖轮对超大型船舶实施监护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减少航行风险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对超大型船舶实施护航拖轮监护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8.
船舶在航线过程中船舶搁浅是十分常见的事故之一,该事故的发生不但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也会造成相关财产的损失。为减少船舶搁浅造成的损失,需要及时对搁浅船舶开展救助活动,在实际救助过程中拖轮救助是较常使用的方法,能确保搁浅船舶脱浅的效率。本文通过对拖轮救助搁浅船舶的实践与应用进行探讨,希望为拖轮救助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拖轮应急电源的在船舶电网系统的重要作用,当船舶出现事故或主电源出现故障时,应急电源应能够迅速投入使用保障船舶和人员安全,以黄骅港煤炭港区某拖轮为例分析了应急电源组成及保护装置的缺陷。详细叙述了保护装置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庆宁  林彬 《水运工程》2011,(2):97-101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是川江船舶航行最困难的航段之一。研究在该航段航行的3种船型在泄洪期安全上水过滩的通航能力,分析计算相关船型在各种流量流速条件下安全上水过滩应具备的对水航速和对岸航速,总结出两坝间河段最危险的航段,为船舶安全上水过滩和有关部门制定船舶安全通行的政策和限制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两坝间河段是长江中上游的咽喉河段,受两岸高山峡谷制约,汛期水流流速大、比降大,呈洪水急流滩特性,再加上受三峡电站调峰和葛洲坝电站反调节的双重影响,通航条件极其复杂,安全风险多,监管压力大,通航管理要求高。本文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条件下重点滩段的水位、比降、流速等水流特性,研究成果可为两坝间适航流量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为两坝间河段船舶航行和通航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3月23日,天津港一位驾驶“津港轮1”的船员向记者展示了拖轮上新安装的彩色全球定位系统(GPS)海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动态显示仪。据悉,天津港为“津港轮1”等5艘前往大沽口锚地接送引航员的作业拖轮安装了这一系统,使这些拖轮有了“千里眼”,大大降低了船舶碰撞的风险级别,提高了船舶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三峡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是解决三峡—葛洲坝枢纽船舶拥堵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从实施货物翻坝转运、优化船闸设施和水库调度等方面模拟计算施工期葛洲坝船闸货运通过量,探讨缓解施工期船舶过闸压力的可行性通航保障方案。实测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翻坝转运能降低约5.2%的船舶过闸需求;通过优化设置葛洲坝一号闸上游靠船设施和优化枯水期及洪水期三峡库区下泄流量,能够增加三峡—葛洲坝枢纽约5%的货运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光 《中国水运》2009,(9):22-22
如何对无动力船舶进行操纵在各类船舶操纵的书中均有介绍,且方法种类很多,究其根本就是依靠拖轮提供动力,并且保持或者改变航向。对于在吃水不受限水域或相对宽敞诸如锚地,港池或较宽航道等水域对无动力船进行操纵只要有足够数量的拖轮且马力能够满足要求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对于满载的大型船舶由于其吃水较大要想在狭窄的人工航槽内对其进行操纵对于每一个驾引人员来说就困难的多了。特别是对于无动力船舶进行操纵属于救助性质,如何能尽量减少拖轮使费又可保证船舶安全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了。  相似文献   

15.
调度计划编制是整个通航调度组织的核心工作,也是指导船闸运行和对船舶调度组织的依据,调度计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两坝通航效率,并且对船舶过闸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编制调度计划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其中,安全是第一要素.为了规范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工作,确保船舶过坝安全,调度计划编制安全方面管控规则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三峡和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不能满足船舶过闸需求,乐天溪锚地作为两坝船闸高效运行的缓冲通航配套设施,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乐天溪锚地安全运行实际,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安全运行管理对策,分析运行状态,提出提升运行质效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型船的港口进出要通过与拖轮间的有效协作来保证其作业的安全性、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拖轮与所协作的船舶要能够充分配合,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以及合理设置拖轮作用点,从而协助船舶完成转向、制动、靠离泊等操作,拖轮与船舶间的互相配合直接影响着其工作效率以及操作安全,因此,进一步提升两者间的相互配合度是保证其运作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超大型船舶进出港存在的安全风险,阐述了对超大型船舶实施拖轮护航的必要性,并对港作拖轮实施护航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合理安全的操作规范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运》2017,(6):9-13
随着我国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包装危险货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等危险品海上运输量迅猛增加的同时,载运危险品船舶的事故风险也在增加,如何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救助,已成为船方、航运公司、救助方及社会大众所共同关心的热点课题。通过对东海救助局辖区危险品船舶救助案例进行统计及分析,探讨辖区危险品船舶应急救助技术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进靠南沙港区三期船舶大型化,大型船舶在引领进港港区船舶交通流密集,靠泊中拖轮的协助更加重要。在船舶引航过程中,引航员与拖轮间的沟通与协作是十分关键,它是保障三期船舶安全的重要操作之一,研究引航员和拖轮之间的协作间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