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纵向式通风的设计理论,对库俄铁路却勒塔格2号隧道的通风方式进行实际研究.对全射流纵向诱导式通风方法在却勒塔格2号隧道中的应用进行理论阐述和实践论证.同时,通过隧道通风方式的建模以及具体的设计计算,提出全射流纵向式通风方式的一般计算方法.研究结论:使用射流风机技术进行管道诱导式纵向通风是长大隧道运营通风的有效形式.却勒塔格2号隧道采用全纵向射流诱导式通风方案可行,既满足设计标准,又保证了隧道的营运安全.在其通风方案研究中提出的全射流纵向式通风方式的一般计算方法,可为其它同类隧道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铁路隧道壁龛式射流增压及其通风系统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孟理 《铁道学报》1997,19(5):103-109
壁龛射流的增压是隧道壁龛式射流通风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根据壁龛射流的边界条件,进行射流与通风气流之间运动和力的作用关系分析,建立了壁龛射流的增压关系式。该式包括了射流通风的基本要素,壁龛的主要作用条件和影响系数。同时按照壁龛射流增压的基本规律,通过对增压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提出了隧道壁龛式射流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奎先运营隧道射流通风效果的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摸清当前车流密度下不同运营状态,自然及机械通风排烟效果,同时探索不同给风时间对排烟效果的影响。项目 在奎先隧道内进行空气中C0、N0x、C02,02的测定。结果 射流式通风的排烟效果明显优于自然通风,试验提前通风与列车上行出洞后实施机械通风较为合适。结论 奎先运营隧道射流通风效果基本达到通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乌石山隧道通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级公路长隧道的通风设计以往都采用横向式或半横向式,纵向式射流通风只是近几年才用于公路隧道。本文详细介绍了乌石山隧道纵向式射流通风设计,可供设计人员在进行其他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隧道施工通风中射流风机位置对风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隧道施工射流通风中进入隧洞风量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分析研究了射流风机位置及局扇对进洞风量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隧道施工射流通风中横通道的风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隧道施工射流通风中利用射流风机对横通道风流进行调压控制的方式以及各种方式的风量计算方法 ,并结合具体算例对各种方式的能耗进行了分析比较 ,从中得出一种最节能的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射流巷道式通风技术在板桃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这一新技术与传统的巷道式通风相比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射流风机与洞口风道组合通风效果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在长度超过5km的内燃牵引隧道中,射流风机并未有效阻止风流从洞口隧道内流出,未达到设计通风效果。采用CFD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三维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洞口射流风机安装断面连接方式、轴流送风口风速、射流风机台数关键因素影响效果。射流风机安装处设置渐变过渡段后,风机吹出的风流可以平稳的进入隧道,从洞口引入新风效果明显;在同样的风量下,送风口风速不同,产生阻力也不同,对洞口端引入新风产生影响,设计中应适当降低送风口风速;在洞口设置同样的射流风机,轴流送风道送入的风量不同,洞口端隧道内风流的状态不同,当送风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产生洞口段隧道风流流出,设计中洞口射流风机的台数应根据送风道的送风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采用网络通风算法,确定铁路隧道紧急出口及隧道口救援站内防灾通风工况下的射流风机型号及数量;采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紧急出口辅助坑道内及隧道口救援站平行导洞内射流风机安装位置对防灾通风效果的影响,提出射流风机安装位置与防护门及隧道口救援站最外侧联络通道之间的距离建议值.结果表明:对于单车道辅助坑道紧急出口,射流风机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温福线某隧道为例,分析对比了风机选型、通风时间和风机布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隧道通风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东秦岭隧道首次采用射流风机进行隧道施工通风的成功经验。此项新技术对东秦岭隧道施工的高产和稳产、隧道提前6个月顺利贯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泥岭隧道内安装了两台射流风机,通风10min隧道内有害气体NOx和CO的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下。实行机械通风后,反风向自然风不能将机车排出的废气返回到隧道内,有利于提高洞内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王新磊 《铁道建筑》2023,(5):120-123
以一座长500 m既有铁路单线隧道为工程依托,对隧道内清筛机组加装射流风机,通过理论推导计算和流体仿真分析,确定与隧道通风要求匹配的射流风机参数。结果表明:隧道内风机组中轴线处最高风速约13.6 m/s,随距风机出口距离加长风速逐渐减小,距风机出口40 m处风速已减少至2.9 m/s;将两组射流风机以间距40 m安装,可形成长距离通风传导,明显改善通风效果。经工程现场测试,清筛机组加装单组射流风机作业3 h,隧道内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浓度分别为18.0、4.6、2.9 mg/m3,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与连接车站的区间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气流流向非常复杂。要想在事故区间形成有效通风,单靠设在车站或风井内的大型隧道风机往往达不到通风效果。此时,若能适时采用诱导射流设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地铁通风设计,介绍了射流风机和诱导风机系统这两种常用的诱导射流设备的特点、局限性,以及诱导射流设备的选用,探讨诱导射流设备在地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横南铁路分水关隧道射流通风系统效果,研究不同通风方式隧道内有害气体浓度变化规律,探讨各型通风方案的可行性,应用真空管法和仪器法,测试隧道自然通风状况下,列车通过后NOx、CO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测试隧道射流风机正常通风、提前通风和反向通风3种方式通风效果。结果:隧道本底污染NOx最高达152mg/m^3,CO最高达50mg/m^3;15min加权平均浓度:NOx最高达122mg/m^3,CO最高达16.5mg/m^3;日平均浓度NOx达9.7mg/m^3,CO达5.0mg/m^3。风机正常通风13~15min可使有害气体达标,设计通风17min合理。提前通风10~12min达标,但隧道总体通风时间增加9min,最高浓度NOx可达200mg/m^3,CO可达110mg/m^3,一般情况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锦屏交通辅助洞的施工,采用国际通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无风门大功率射流巷道式通风方式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对风机的布置设计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发现横通道布置射流风机时最好将风机布置在靠近横通道一侧气流的下风向,且射流风机距离横通道不宜太远。当射流风机安装位置较高时,CO主要集中在隧道的上部,这种分布方式非常有利于施工人员在隧道内施工。  相似文献   

17.
以两广隧道榕木斜井及其正洞段工程为例,介绍无轨运输内燃机械作业的长大隧道压入式与射流混合通风技术。设计参考了其他隧道通风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隧道施工通风的理论风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大斜断面尺寸,采用两个1.5 m的柔性带钢筋肋的风管,配用4台SDF(B)-No18隧道施工专用轴流通风机,两断面同时施工。每边最大配用电机功率分别为:低速22×2 kW,中速45×2 kW,高速132×2 kW,拥有6个挡位的通风量,可随隧道掘进长度增设射流风机,逐步加大通风量,以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成熟的CFD商业软件FLUENT,对高位喷嘴在地铁隧道事故通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喷口形式、射流风速对事故区间通风效果的影响情况;与模型实验相比较,验证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对喷口射流造成的气流高速区对乘客逃生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等级公路长隧道的通风设计以往都采用横向式或半横向式,纵向式射流通风只是近几年才用于公路隧道。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乌石山隧道纵向式射流通风设计。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纵向通风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公路隧道在纵向通风情况下的有害气体浓度分布规律,所需最小风量和最大可能长度,并给出了一个工程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