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自动变速器现行试验方式的局限,提出一种能替代道路试验,在整车试验条件下对自动变速器性能进行不解体检测的试验设备的设计方案,论述了其技术原理、结构组成及功能特点,试验考核表明,较路试更为全面、准确、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自动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的兴起和发展,如何在总成台架试验中实现失速试验成为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从失速试验的目的、条件及意义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种等效试验方法,并得到了试验验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复合式汽车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和动力性进行研究。利用稳态下的发动机试验数据建立发动机转矩输出模型,基于Simulation X软件,建立装有复合式自动变速器的整车仿真模型,分别对复合式汽车自动变速器和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式汽车自动变速器在高速大负荷下的传递效率高于CVT,装备复合式汽车自动变速器车辆的最高车速、百公里加速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装备CVT的车辆。  相似文献   

4.
用AVL公司的ISAC软件对其进行室内台架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将所测得的实际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阻力及参数变成模拟的信号,用软件来控制电力测功机对发动机施加与实际工况近似的力,得到整车的动力性能试验结果。该结果证明其整车动力性能达到要求,动力系统设计方案是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自动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自动变速器在汽车上开始大量装备,这必然对其的设计制造、性能检测与维修提出迫切要求.因此研发测试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价格便宜的自动变速器检测台架势在必行,其应用前景也必然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装用自动变速器的进口轿车的数量更是在急聚增加。这些车辆都面临着如何正确使用,维修和检修等问题。因为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相比无论是结构还是工作原理都要复杂得多。其日常维护和检修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目前,我国大部分从事汽车维修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对此还是陌生的,因维护不当或盲目的拆装而造成的自动变速器人为的损坏的事件时有发生。新型自动变速器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对维修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维修人员除了能正确地拆装、分解,完成维修工作外,还应具备有关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等方向的知识,掌握检测维修方法。这样才能对自动变速器出现的一些较为复杂的故障,采用相应的检修和试验方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介绍了A340E自动变速器的故障与检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羚羊世纪星轿车电控自动变速器性能测试内容.包括转速测试、管路压力测试、道路试验、手动换档道路试验和发动机制动测试。  相似文献   

8.
基于dSPACE的混合动力实验台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架试验是进行混合动力汽车开发的重要环节。相比于整车实验,台架试验具有试验危险系数小、零部件容易布置等特点,根据具体的试验对象和试验内容可以取代整车试验。介绍了dSPACE软硬件系统及其在混合动力汽车实验台系统上的应用,开发了混合动力实验台系统的平台,结合实验台系统阐述了基于dSPACE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的结构组成,阐述了该混合动力系统的各种工作模式、整车控制系统组成及控制策略,并通过其相关试验测试了数据信息。最后以该车能量消耗量试验过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整车能耗状况、发动机工作区域及机械自动变速器与电机协调换挡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技术及微处理机的发展,电控自动变速器正实现一机多参数多规律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变速器微机和发动机微机合并在一起,实现综合控制。电控自动变速器变速冲击小,采用最佳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换档,大大地改善了整车性能。介绍了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原理、基本组成及其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检测方法和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中国快速城镇化与机动化进程,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缓堵减排需求迫在眉睫。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政策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被验证能有效缓堵。首先探讨伦敦、新加坡和斯德哥尔摩3个城市成功实施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政策的特点和经验。总结成功实施缓堵减排政策的关键要素,包括立法保障与领导意志、公众宣传与信息公开、综合性配套政策、精细化管理以及拥堵收费与低排放区有效结合等。基于此,探索缓堵减排政策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总结中国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的方案设计流程。最后,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效果评估和公众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应对缓堵减排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对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 (LH)及卵巢雌二醇 (E2 )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大鼠垂体组织培养液及卵巢组织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生成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 (NNLA)或N 硝基 L精氨酸甲酯 (NAME)和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 (SNP) ,孵育 6 0min ,收集培养液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LH、E2 含量。结果 NNLA增加垂体组织培养液中的LH含量 ,NAME可增加卵巢组织培养液中的E2 的含量 ,而SNP则使LH及E2 含量减少 ,这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当NNLA或NAME的浓度为 5× 10 -3 mol·L-1时 ,LH及E2 含量分别增加至基础水平的 5 .5倍及 2 .0倍 ,而当SNP浓度为 5× 10 -3 mol·L-1时 ,LH及E2 含量则分别减至基础水平的 5 0 %及 36 %。结论 一氧化氮抑制垂体前叶LH及卵巢E2 的释放 ,可能在垂体及卵巢的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轴推压轴瓦套,使轴瓦套中产生应力和应变,在上下轴瓦套之间产生的一定的张开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物理模型,对实际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出上下轴瓦套之间的张开量,并进行应力分析,确定该工况下所产生的张开量是符合要求的.在建立有限元模型过程中,充分考虑轴瓦与轴、轴瓦与螺栓以及上下轴瓦套之间的接触效应,螺栓的联接和螺栓预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城市网约车与出租车的适度规模,促进网约车与出租车健康发展,基于协同演化理 论,建立网约车和出租车在竞争、合作、竞合环境下的Lotka-Volterra演化模型,进行数据模拟仿真 分析,确定不同环境下城市网约车与出租车达到平衡状态时的适度规模。结果表明:网约车与出 租车的演化结果与竞争影响系数和合作效应系数有关;在竞争环境下,激烈的竞争导致劣势方被 市场淘汰,优势方最终达到规模阈值;当竞争趋于缓和时,两者能在市场中达到平衡稳定后共存; 在合作环境下,两者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更好地促进新旧业态的融合发展;在竞合环境下,两 者的发展趋势与竞争环境下的发展趋势相似,但合作可以延缓劣势方的消亡速度。最后提出推 动网约车与出租车公平竞争,兼顾新旧业态、促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道九大线路基土质基本由粉质粘土和高液限粘性土组成,由于土质及排水不畅影响,路基出现翻浆冒泥的病害。通过采用石灰桩法挤密加固路基和石灰三合土改良路基治理病害,效果良好。阐述了这两种整治方案的原理、设计及施工方法,具体包括石灰桩法加固的桩径、桩长、布置方式和桩距,石灰三合土封层的范围、配比等,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处于公元前四五世纪中西轴心时代,相差一百六十多年,地域、国家、民族、时代、文化的差异并没有阻隔他们心灵、精神的暗相与会,用美国新人文主义杰出代表白璧德的话来说他们都见证了人类正常经验的核心。在中庸这一思想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惊人一致地阐明了中庸是天人合一或与神合一的最高的善,是万事万物达到最佳状态的度,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人类行为若以善为内涵,体会完美的中庸之道,就能实现完满的幸福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氢能是未来能源系统清洁转型的重要二次能源。本文首先调研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既 有的氢能研发总体战略及其实施情况;结合氢能源的优势和未来全球碳减排的任务,分析了氢能 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情况;从技术角度比较了美国、欧盟、日本的 氢能技术推广策略,指出我国氢能研发技术的国际差距。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铁路、 公路、水运和民航等运输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在氢能既有特性参数基础上,测算了氢能在道路、铁 路等不同领域应用的碳减排效果。结果发现:氢能替代公路货运10%,可减碳7000万t;1000万t 氢用于替代道路货运可获得近1亿t的碳减排量。本文研究提出了氢能研发与应用策略,建立可 再生能源与氢能综合互补调节机制,如近期利用西部地区可再生发电的弃电降低电解水制氢成 本,利用灰氢替代燃油,中远期推广扩大氢燃料电池市场等。本文还研究了交通运输业适合氢能 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析表明:2060年氢能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如能达到4000万t,可望实现交通运 输业减碳约4亿t。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将氢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到大功率、长 距离以及冬季低温地区客货运输领域,与既有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一道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的对策 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大秦线钢轨的塑化、侧磨,轮载变化,轨道的横向力与横向位移,轨 道的刚度,轨道的振动,道床及基床的累积下沉,基床的动应力及其沿纵向随轮载的 变动和向深层衰减,车速对动应力的影响和路基的振动特性等。   相似文献   

19.
历次技术革命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影响深远。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3D打印 增材制造技术等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工艺流程和产业链组合,也改变了运输需求发展趋 势。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发展将为交通运输系统能源自洽提供保障。采用先进数据采集、数 据挖掘及超级计算等技术的出行预约系统,可为绿色低碳出行和构建不堵车城市提供支撑。本 次论坛以“新技术对‘十四五’及2035年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影响”为主题,深入分析了第四次技 术革命的特征及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我国交通系统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的潜力与典 型场景,介绍了预约出行的实践成果,分析了公交专用道预约的预期效果、实施难点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实时天气数据和基于浮动车的城市道路行程速度、交通运行指数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降雨天气和正常天气的行程速度、指数、降雨量等数据指标.然后从降雨强度、时间段、拥堵等级等角度展开对城市道路运行参数的分析,建立降雨天气速度预测修正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研究得出,在夜间降雨强度达到中雨及以上时,快速路、主干路、次支路的速度下降百分比分别为:8.8%、4.8%、5.9%,分别得出高峰和平峰时降雨强度与行程速度下降之间的关系;得出在全路网不同拥堵等级下降雨强度与行程速度下降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速度预测模型进行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降雨天气条件下的行程速度进行有效预测,预测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