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20多年的飞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3年以367.49万辆的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1997年则突破1000万辆大关;1999年增至创纪录的1127万辆;2000年则再创新高,达到1153万辆。截至2000年底,我国摩托车社会保有量已逾5000万辆,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2.
从国家统计局获悉,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表明,1995年我国摩托车年生产能力已达1489万辆,该数字比国家机械部制定的“九五”规划中的2000年摩托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辆的目标还超过50%。而国家统计表明,截至1995年底,全国仍有27个摩托车在建项目,在建规模达408万辆。这样,全国摩托车总计生产能力将直逼2000万辆,同时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又显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摩托车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1994——难忘的改革之年、发展之年、稳定之年,重庆市全年完成摩托车产量169.63万辆,比1993年增加51.60万辆,增长43.72%,提前一年实现“八五”规划目标;产销率达到90%以上,继续稳坐全国第一的宝座上。其中主要整车生产单位是: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建设王业(集团)公司、望江机器制造总厂、重庆  相似文献   

4.
2008年,巴西摩托车工业产销势头旺盛。据统计,8月份巴西摩托车销量17.8万辆,较上月增长23%,较去年同期增长3.4%。1月-8月,巴西摩托车产量147.27万辆,与去年同期的116.35万辆相比增长26.6%,预计全年摩托车产量将达204万辆。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经济稳定发展,巴西摩托车工业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2003,(1):81-81
2002年是我国《摩托车行业“十五”规划》颁布实施的第二年,尽管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摩托车行业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销量再次创下新的世界纪录,全国民用摩托车保有量逐年上升,2002年保有量5102.8万辆,同比增长17.8%,全国民用摩托车普及率由33.9辆/千人提高到39.7辆/千人。至2002年末,民用摩托车普及率位居前列的地区是广东、海南、江苏、浙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工业》2001,(1):62-62
我国摩托车工业自1997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以来,2000年在1999年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年生产摩托车ll53.4万辆,比1999年增长2.4%,比1998年增长31.2%。其中,二轮摩托车产量同比增长33%,三轮摩托车产量同比下降14.5%。近两年,摩托车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企业从生产二冲程摩托车改向生产节能、低污染的四冲程车,使125mL以下的小排量摩托车中四冲程车的产量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2000年日本摩托车生产量比1999年增加7.3%,为241.5万辆。从排量上看,和1999年相比,第一种动力摩托车减少6.3%,第二种动力摩托车增加18.3%。轻型摩托车增加25.1%,小型摩托车增加6.2%。 2000年日本国内摩托车销售量比1999年减少6.8%,为78万辆,比最高纪录1982年的329万辆减少了1/4。其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口的减少及摩托车市场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从排量上看,和1999年比第一种动力摩托车减少10.1%,为55.8万辆,第二种动力摩托车减少3.3%,为10.2万辆,轻型摩托车增加41.6%,为7.3万辆,小型摩托车减少20.9%,为4.6万辆。截至2000年3月末,摩托车保有量为1397.4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2001,(1):72-72
我国摩托车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摩托车保有量由1990年的341.3万辆上升到2000年的3771.8万辆,增长了10.1倍。现在全国摩托车的品种已经达到十几种排量,数千种车型,年产量超过100万辆的企业有三四家。  相似文献   

9.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4,(4):58-60
据中国汽车协会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摩托车年需求量将在1200万~1300万辆之间,而国际摩托车市场也将有较大的需求空间。根据这种形势,重庆市政府近日制定了摩托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继续做大做强摩托车产业,到2010年,重庆摩托车行业的5家骨干  相似文献   

10.
《中华汽摩配》2005,(3):62-63
一、我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摩托车工业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科研、开发、营销体系,是个系统工程。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有一批名牌产品覆盖“两个市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摩托车工业迅速崛起.2004年产量已达到1600万辆以上,跻身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能生产2000多十品种的摩托车,15种排量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实施我国国民经济和摩托车工业"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摩托车业加足马力、高歌猛进、旗开得胜、大获成功之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重庆市的摩托车生产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1993年生产摩托车121万辆,1994年生产170万辆(占当年全国摩托车总产量的32.7%),预计1995年产量将突破200万辆。在重庆市的“九五”规划中,到2000年的摩托车产量为400万辆。如此庞大的产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摩托车信息》2015,(1):6-9
186.65万辆182.97万辆2014年11月份摩托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2014年11月,摩托车产销环比增长,同比下降;1月~11月,全行业累计完成产销1927.37万辆和1929万辆,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11月,全行业完成摩托车产销186.65万辆和182 97万辆,环比增长4.2%和2.17%,同比下降5.83%和5.64%。其中:二轮摩托车产销164.13万辆和160.44万辆,环比增长4.48%和2.07%,同比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字,1998年度(1月~12月)日本摩托车生产了263.6296万辆,比1997年减少1.5%;日本国内销售了106.298万辆,约占生产量的40%,比1997年减少10.5%;输出量为160.3753万辆,占生产量的60.8%,比1997年增加9.9%,输出率比上年度上升5.4个百分点,但输出金额下降8.7%。 1998年日本摩托车生产量、销售量、输出量数字如表1所示。 1.日本摩托车生产日本近几年来的摩托车生产量分别是1992年319万辆,1993年302万辆,1994年272万辆,1995年275万辆,1996年258万辆,1997年267万辆,到1998年仅生产了264万辆,呈继续减少趋势。各摩托车企业中除本田公司减少10.9%,其他企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摩托车信息》2015,(3):6-9
169.49万辆167.90万辆1月份摩托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2015年1月,摩托车产销继续走低,产销量环比和同比均下降:1月,全行业完成摩托车产销169.49万辆和167.90厅辆,环比下降15.27%和16.48%,同比下降2.57%和5.42%。其中,二轮摩托车产销152.37万辆和150.90万辆。环比下降15.44%和16.43%,同比下降3.49%和6.95%;三轮摩托车产销17.12万辆和16.99万辆,环比下降13.73%和16.91%,同比增长6.5%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摩托车工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根据统计,我国摩托车行业2000年产量为1 153.4万辆.然而,我站于2001年1~6月份对在江苏省范围内生产和销售的摩托车进行了多次检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摩托车整体质量水平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技术》2005,(4):23-23
由于2004年下半年老挝政府对摩托车进口政策 有所放松,2004年全年约进口中国摩托车2.5万辆。 据预计,2005年老挝进口中国摩托车可望突破5万 辆。2000年以前,老挝摩托车市场主要进口泰国生 产的本田125 mL、铃木110 mL摩托车整车及散件,本 田摩托车平均售价为2000美元/辆,铃木摩托车的平 均售价1600美元/辆。2000年以后,中国摩托车由于  相似文献   

18.
轶名 《摩托车》2006,(6):17-19
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飞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在1993年就以367.49万辆的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1997年则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003.7万辆。截止2005年,我国摩托车产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然  相似文献   

19.
行情图解     
《摩托车技术》2013,(2):28-29
2012年,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也出现了明显回落。与此同时,摩托车工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也呈低位运行态势,全年产销量为2007年以来新低。2012年1—12月全行业摩托车生产情况2012年12月份,全行业生产摩托车212.27万辆,环比增长4.94%,同比下降13.46%。其中,两轮摩托车生产192.61万辆,三轮摩托车生产19.66万辆。1—12月,全行业累计生产摩托车2 362.98万辆,同比下降12.50%。其中,两轮摩托车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机械部制定了“九五”期间摩托车工业发展目标,具体包括: 一、总量目标。2000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辆,其中新增约400万辆。规划产量900万辆,其中新增约400万辆。在规划产量900万辆中,50ml及以下280万辆,55ml~70ml为580万辆,250ml及以上40万辆。各种零部件规划生产能力与整车的比例按1.2∶1计算。二、经济指标。按900万辆的规划产量计算,工业总产值684亿元(现行价),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利税108亿元。三、产业组织目标。支持4~5家整车重点企业发展成为较大生产规模的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