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德林 《摩托车》2006,(2):54-54
我是来自辽宁省抚顺市的一名选手,已经连续参加过三届由《摩托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并分别在第四届,第五届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和荣誉证书。这些都应归功于《摩托车》杂志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各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彭丰 《摩托车》2005,(10):24-25
结识摩托车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班上的同事们经常骑着铁骑去郊游,我有幸和铁骑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同事把铁骑交给我,叫我骑着去兜风。可惜我那时对铁骑是一无所知,连启动都不会,更别谈骑着去兜风了。从那时起,我便萌生了要驯服铁骑的想法。于是我走进了书报亭,在那里,结识了我的新朋友——《摩托车》。从此,每个月初,我都到书报亭去寻找它,然后就如饥似渴地看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多过去了,理论加实际让我对铁骑有了八九分的认识。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心里产生了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的想法。可惜囊中羞涩,再加上爱妻马上要生产了,于是这个想法就暂时放在了心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压抑在心底的想法再次出现了。终于在2005年3月31日,我揣着节省下来的6000元钱,从专卖店里推回了我的爱骑——钱江挑战者125—18。  相似文献   

3.
刘万盛 《摩托车》2004,(3):29-29
我的大摩托车与小《摩托车》,伴着岁月一起磨合。每天摩托车伴我上路踏歌,每月《摩托车》传递新的收获,朝夕相伴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有机会参加行业这样一个盛会,感到由衷地高兴,《摩托车信息》杂志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纂成了《中国摩托30年报告》这本巨著,等于是为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历史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5.
难忘的盛会     
赵健龙 《摩托车》2003,(1):56-56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由《摩托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古城无锡市隆重召开。这是全国摩托车行业维修配件等各界朋友的盛大聚会。我是山东兰翔技校的一名学生,我荣幸地代表我的学校参加了这次历时四天的会议。作为一名摩托车行业的工作者,过去我在兰翔技校学得一技之长,使我有了用武之地。而这次盛会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紧密地连在一起,使我们结交了朋友,加深了了解,切磋了技艺,并为今后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这四天的会议,使我亲身体会到,《摩托车》杂志社  相似文献   

6.
王富 《摩托车》2005,(5):19-19
笔者编写的《遥控防盗器的变通使用》一文在《摩托车》2003年增刊2登出后,接到很多摩友的电话,询问一些改装方面的问题。因摩友对防盗器工作原理理解程度不同及在电话里交流的局限,有些摩友可能理解了,有些摩友可能还不十分理解,还有很多摩友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问题。我想通过《摩托车》再详细地谈谈这方面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李贵华 《摩托车》2004,(9):16-16
“叮铃铃,叮铃铃”,李老师电话。这样的声音早在1996年就悄悄地出现了。我聆听着这样的声音,也喜欢听这样的声音,它给了我摩托车生涯最棒、最繁荣的开始。也伴随着我走过了将近10个年头。“李会长祝贺你成为三分部副分会长。”话虽减短,但给了我由衷的喜悦,这是领导们对我的信任和会员们对我的支持,以及我的学生们对我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杨杰 《摩托车》2004,(12):16-17
我对摩托车是不陌生的,因为我的职业和它有关;我对摩托车是陌生的,因为我还在学习;我对《摩托车》是熟悉的,因为我已读了它近20年;我对《摩托车》是不熟的,因为它每月都会是新的。  相似文献   

9.
和《摩托车信息》相识到相伴,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七年了,回顾和总结这七年来的相融岁月,对我而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杨洋 《摩托车》2006,(12):24-24
我在平顶山市雄鹰摩托车俱乐部学习技巧摩托车已经一年多了,掌握了许多的技巧基础知识和基本驾驶技能,可以应对许多复杂的地形和障碍,并把学车的体会通过《摩托车》杂志介绍给广大的爱好者,使许许多多与我一样热爱摩托车运动的朋友通过《摩托车》杂志了解、学习到许多适合自己的技巧与知识。2006年8月28—29日,我报名参加了在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全国技巧摩托车挑战赛,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子技巧摩托赛车手,赢得了现场众多摩托车运动爱好者的掌声。  相似文献   

11.
在2011年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工作会上,《摩托车信息》被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优秀传媒奖。在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历史上,企业为行业媒体单独颁奖尚属首次.图为本刊总编李学平接受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红献颁奖。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12,(10):112-113
路畅河北某大型国有企业销售总监 首先要感谢《摩托车》杂志和GSB头盔给我这次试戴机会。我是一个每天都会骑着摩托车行驶数十千米往返于上班路上的普通工人。记得很多年前我就戴过GSB头盔,想起当时洋洋得意的戴着GSB头盔,骑着我的重庆建设摩托车走街串巷,那是相当的风光啊。  相似文献   

13.
山城重庆,骄阳似火,我们广大摩迷朋友也有一颗如同这阳光一样火热的心,共同祝愿我们的老朋友——《摩托车信息》25周岁的生日。我做为一名铁杆摩迷,有责任和义务拿起笔,写下我与《摩托车信息》相伴的点点滴滴故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2009,(8):104-105
非常感谢《摩托车》杂志给我提供了这次新款头盔试戴体验的机会,当我接到编辑部的电话通知时,我真的非常激动。我是一名年轻的摩托车爱好者,喜欢摩托车也很久了,自信自己是一名遵守骑行规定的“模范车友”。每次驾驶摩托车,我都会佩戴头盔的,因为我早已意识到生命是最重要的。全盔固然保护效果好,但是在炎热的夏天揭面盔显得更有优势,当我收到本次试戴的GDR揭面盔时,我发现这才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15.
处长别传     
相信很多读者都看过前阵子荧幕上热播的《北京爱情故事》,并为剧中几位主角之间纠结的恩怨情仇而唏嘘不已。不过,在此我们要多说一句,《摩托车》杂志绝对没有涉足影视圈的计划,因为今天我们所要提到的人物就是这部都市偶像剧中的一个人物,他就是剧中的银行赵处长,赵宏义是也。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位"摩托处长",感受他与摩托车的那丝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吧!  相似文献   

16.
刘亚飞 《摩托车》2004,(10):25-26
自1998年与《摩托车》相识后,我对摩托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两年间,痛并快乐地生活着。痛的是不曾拥有自己的坐骑;快乐的是有《摩托车》相伴。在2000年初夏,只因囊中羞涩,我买了辆二手车。眨眼又过了3年,到了2003年初夏,我的老马已失英姿,于是决定买辆新车,也真正地圆一下我的摩托梦。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08,(12)
2003年的11月,我报名参加了由《摩托车》杂志社、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主办的第四届"金城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赛事期间,我有幸看到了MSC标识部件。当时,心里虽然对MSC标识部件的质量很是认可,但在私下里却有一个小想法,认为一名优秀的摩托车维修工,只要在摩托车维修作业中,通过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帮助用户排除故障,使用什么品牌的摩托车零部件,都能够修好摩托车。为了提高摩托车维修店的声誉,有的摩托车维修店更换维修零部件承诺保用半年,我就承诺保用一年,这样做总该没有问题吧。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对使用MSC标识部件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的海王星     
徐晓春 《摩托车》2005,(3):25-25
因为踏板车具有易操作、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一道风景线。每一个摩托车爱好者都想拥有一辆外观典雅,制作精细,品质卓越的好车,年轻小伙子对速度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我同样存在自由奔跑的梦想。可以说,我是一个如痴如醉的车迷,也是《摩托车》的忠实读者,从杂志中,我了解了不少有关摩托车的知识,也欣赏了许多名车的图片。当我在《摩托车》上,看到豪爵摩托车公司生产的海王星的介绍后,该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遍又一遍地看了此车的参数和性能介绍、资料,期待着有一天,我也能拥有此车。2004年8月的一…  相似文献   

19.
张晓宝 《摩托车》2005,(1):32-32
我是一个摩托车迷,也是一个正宗的《摩托车》迷,《摩托车》杂志我是每期必买。我在真正意义上拥有自己的摩托车,是2002年的8月,经过几天的筛选比较,从性价比出发,我最终还是选择了钱江QJ125-F。该车的外形和五羊款的车一样,有着朴素无华的外表,但输出功率最大可达8.0kW/8500r/m  相似文献   

20.
我本人是通过《摩托车信息》与摩托车行业建立起的认知和亲近感。这25年来,媒体环境、产业环境、营销模式都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行业媒体的《摩托车信息》依然长青。无需我赘述,已经能说明她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