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为自动识别系统(AIS)留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雅林 《船艇》1999,(4):43-46
根据修订的SOLAS协定第5章的规定,到2002年,300总吨以上的船舶需要安装AIS设备。AIS是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它利用VHF向其它的AIS自动传输诸如标识数据、位置数据等信息。接收方的AIS可以安装在船上,或者  相似文献   

2.
楚斌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4):73-75
AIS是船舶安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能够为海上交通管理信息化提供必要的船舶静态与动态数据。但是AIS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大量的异常数据,误导船舶避碰决策,难以满足海事监管要求,所以必须对AIS系统中的异常数据进行修复,以保证AIS系统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可靠性。本文阐述了AIS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异常数据的成因,基于最小二乘向量机算法构建起AIS系统异常数据修复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建立PSO-LSSVM模型,提高了异常数据修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采用雷达等传感器作为基本检测手段,受到雷达探测距离和精度等技术条件的限制,在船舶定位、导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雷达探测器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相结合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结合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对船舶的航向、航迹、航速等信息采集和处理,并利用VHF发送给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其他船只。本文针对我国内河航运船舶的交通管理系统,研究了AIS与雷达信号的信息融合算法、航迹关联算法等,对提高内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性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IMO要求,海上航行船舶将陆续安装AIS(Automatic lndentification Systern)系统。如何利用AIS系统进行船舶避让,将是驾驶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针对ARPA(Automatic Radar Plotting Aids)和VHF(Very High Frequency)的局限性及AIS的技术特点,对AIS在船舶避碰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AIS进展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简单的自动识别系统(AIS)模式由发送船名、位置、航向、航速以及其他数据的VHF无线电接收机组成。这些船舶信息可作为矢量(目标)标绘在电子海图上。象雷达一样,位置信息经常被校正,但不象雷达,AIS能“看见”山丘,消除沿海地形引起的盲点。  相似文献   

6.
自动识别系统(AIS)是工作在VHF海上移动频段的自主、连续广播系统,在参与船舶和岸站之间交换船舶识别码、船位、航向及航速等信息。它采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以快速更新率处理各种报告,满足高速广播速率的要求,确保操作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AIS岸基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影响北方海区沿海AIS信号覆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证沿海AIS信号覆盖的措施建议,以确保AIS信号的正常覆盖。  相似文献   

8.
AIS系统是船舶导航、通信等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AIS系统采用VHF天线进行高频信号传输,这种信号传输方式往往受到电磁、杂波等干扰,降低信号传输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研究AIS系统的信号抗干扰和噪声抑制技术,建立AIS系统的干扰信号模型,采用匹配滤波算法对AIS系统的噪声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AIS数据库实现船舶状态数据监测与挖掘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在现有海上船舶监控系统中,无论是基于雷达信号数据还是视频监控数据,由于信号传输机制及最终信号处理都需要一定时间,其实效性并不高,应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AIS(自动识别系统)是一种工作在高频段的自主广播系统,能够实现岸基与船舶、船舶与船舶之间实施交换航行状态、位置坐标以及气象变换等信息。本文在研究现有AIS原理及结构的基础上,基于AIS数据交互提出一种实现船舶状态数据监控的控制平台,并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AIS实施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分析了AIS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船位安全、VHF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及与ARPA信息融合等问题,并从技术和法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船用导航雷达》2007,(4):19-28
4.5应用 4.5.1雷达应用 对于已经有雷达地方,AIS服务提供可靠的船舶识别。否则,不通过VHF交换语音信息就不能达到该目的。因此一些港口和VTS区域把AIS看作为VTS工具,进一步扩大雷达覆盖区域。不过,由于VHF不同的无线电传播特性和它在非雷达覆盖区提供有效和准确的交通管理覆盖的能力,一些人把AIS看作为增强船舶在狭窄的雷达信号压缩区域、或者严重的雷达视频杂乱的河流或运河航段航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掌握航道水深信息,引入了航道水深实时监控系统的概念。该系统是基于测深仪和AIS设备而构建的,系统由多个监控点和一个监控中心组成,监控点的测深仪采集到该点的水深数据后经过处理器调试送人AIS,由AIS将这些水深及位置信息发送出去,监控中心的AIS接收这些数据信息并将其经过解码处理之后在开发的电子海图上显示出来,从而实现水深的实时监控功能。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实现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文中主要就AIS数据接入航标运行信息管理系统有关技术实现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增强系统功能,实现航标数据与船舶数据的即时、实时、动态和立体显示,为航标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4.
黄骅VTS系统中的AIS子系统由1套AIS船台和1套AIS岸台组成.该产品由瑞典SAAB公司生产.安装在雷达站的R30-AIS岸台主要由1台12个通道的DGPS接收机和1台具有STDMA(自组织时分多路存取技术)功能的VHF收发机组成;R3-AIS船台主要由1台R3-AIS收发机(包括1台GPS接收机)和1台MX420显控台组成.  相似文献   

15.
介绍AIS模拟器的系统构成及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模拟AIS无线网络通信和AIS报文的解码实现.对AIS的深入研究和扩展应用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该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新健  吕旭炜 《航海》2023,(5):25-28
AIS作为目前航行船舶应用最为普及的导助航系统,针对AIS大数据进行分析无疑是航运数据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基于传统的CPU大数据计算,存在着效率低下的缺陷,使得AIS大数据应用受限。近年来,GPU图形处理技术因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较为低廉的价格优势,在大数据计算领域得到了快速推广。本文研究基于GPU替代CPU对AIS大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实现AIS大数据的高效能应用。  相似文献   

17.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种利用海上VHF频段的船载航行信息交换设备,它不仅能自动发出本船的相关信息,而且还可以接收周围船舶或岸台所发出的信息。简要介绍AIS的作用与组成;然后,以ARM微处理器S3 C44B0X和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完成了分布式船载AIS监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并利用Visual C++、结合MapX控件,实现了船载端上位机的GIS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肖方兵  周伟明 《中国水运》2004,2(4):181-182
AIS目前已被确定为通用船舶识别系统,它是一种工作在海上VHF频段的船载自动广播系统,以自控时分多址(SOTDMA)为核心技术的,可以用于水上交通联络和指挥的岸-船、船-岸,以及穿与船之间的通讯、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9.
陈明 《中国水运》2016,(4):29-30
AIS是以自控时分多址联接为核心技术,在海事VHF频段自动连续发送本船静态、动态、航次信息及安全短消息,同时也自动接收周围船舶发出的这些信息,并与海岸基站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新型的导航系统。本文浅述AIS克服了雷达导航的种种弊端,而且免除了频繁的对话、复杂的计算,全部实现自动化,把船舶水上航行和进出港的安全保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AIS作为长江水域重要的监控手段之一,为海事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近期长江海事局近期推出的“电子巡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中主要利用AIS数据已经动态资料,并运用其已有的静态信息,实现智能输入和输出系统,减轻操作人员的将其运用到南京港(集团)中的调度系统中,将AIS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拓展,扩大AIS的应用范围,更好地为长江水运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