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前些年,我国汽车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在充分肯定汽车发展成绩的同时,为了中国汽车长远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还应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汽车消费中,确实存在某种不健康的汽车文化情调和“贪大求洋”、过度消费的不良倾向。基于具体国情和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我国不应盲目效仿美国汽车消费模式,要努力创新汽车拥有与使用方式,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汽车,培育健康汽车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汽车信贷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中国信贷消费第2次系列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对信贷消费的认知度有了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近10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每年均以24.5%的速度高速增长。随着汽车后市场的不断拓展,汽车维修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由于国家为拉动内需所采取的国内汽车消费政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车消费由过去的以公有消费为主转向以私有消费为主,汽车维修市场  相似文献   

4.
张毅 《汽车杂志》2007,(1):24-24
2007年中国汽车消费仍将继续两位数的增长,汽车销售总量将达到近800万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汽车消费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15):13-17
最近几年,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一时间汽车成为我国继住房之后又一消费热点,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私人汽车消费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但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过高的汽车价格、沉重的税费负担、恶劣的汽车消费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我国汽车消费的增长,延缓了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现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汽车消费发达的国家,二手车消费是整个汽车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科学、合理、完善的二手车消费体制带动了整个汽车消费的发展。在今天的中国,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准备置换手中旧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爱车》特别邀请美国二手车销售专家M.Brueggemann先生为中国的车主朋友奉献一篇精彩的文章,虽然本文充满美国社会的气息,很多技巧不能直接套用,但是先进的经验是绝对值得借鉴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万事达国家组织开展的中国信贷消费系列调查显示,汽车信贷已经超过教育信贷,成为第二种最适合百姓信贷消费的对象。国内目前有购车能力的家庭也已经超过了700万户。据国家机械局“十五”汽车市场需求预测课题组的报告显示.到2005年,我国汽车总需求量将达到289~3l8万辆,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消费逐步进入中国百姓家庭,中国的广大汽车消费者就必然面临这样的选择:是等待存足了钱一次性付款购车,还是利用贷款提前进入汽车消……  相似文献   

9.
汽车消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汽车市场和生产厂家现状调查分析,认为影响消费者选购汽车的因素中,价格仍排在第一位。同时,目前针对轿车的各种脱费仍然不少,约占车价的1/3,严重影响了汽车消费。面对WTO可能带画的冲击,尽管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的所拆除,但封锁性政策造成的不平等竞争仍然很严重。为此,呼吁政府应及早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形成宽松的汽车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业内人士因1月汽车销售短暂超越美国而沾沾自喜,我不禁更要期许,中国除了是汽车消费的大国,未来更要成为汽车文化的大国。  相似文献   

11.
也许因为赵赫是央视经济台的著名主持人,所以对中国经济非常关注。他认为我们的国家要振兴经济,拉动内需、鼓励汽车消费是现如今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他预言近几年中国即将进入汽车的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会从现在的买一辆车开到报废,变为两三年就要换一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运输消费特别是公路运输消费在其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同寻常,如何有效地启动、维持和扩大国内包括汽车消费在内的运输消费,对维持美国经济的正常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美国运输消费中,汽车消费是与运输相关的国内需求中的主体,其发展对美国运输消费乃至整个国内消费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汽车消费在扩大美国内需方面的主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跨国专业市场调研公司佳瑞(CBC)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成都等五大城市的私人汽车消费进行了一次调研。每个城市的调查样本不低于500个,涉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士。日前佳瑞提出了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该份报告再一次表明,汽车消费环境决定汽车消费热衷的程度。 样本统计显示,五大城市中私人汽车普  相似文献   

14.
买一辆自己喜爱的汽车,对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百姓收入大幅提高,国人的腰包鼓了起来.汽车,再也不是权利地位的象征.作为代步工具,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近两年,在经济发达的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私人购车比率直线上升,已经超过集团购买.汽车的普及和消费,刺激了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据中国汽车行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猛增.上半年国产轿车销量达8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82%.这种增长势头如果继续保持,预计今年轿车销量有望超过200万辆,是2002年的2倍.  相似文献   

15.
(上接2002年第10期) 1.3.3汽车税收政策是引导汽车消费的手段 图7是日本家庭汽车及有关费用的平均支出情况,日本家庭平均年消费支出1992年达到高峰后,直到1996年连续4年下降.近几年用于汽车等有关费用呈波动变化,从长期看是增长的趋势.波动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汽车购置消费波动造成的.1996年与1997年比,汽车购置消费所占比例较大,这是由于增加汽车消费税造成的.1993年汽车消费也有一个波动,是由于汽车消费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汽车已成为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导航商品而进入千家万户。据统计,到2003年底,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243万辆,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51.3%。私人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使汽车维修消费由过去的公款消费为主转变为现在的私款消费为主。于是,原本并不十分凸显的维修价格问题,而今却备受众质、颇遭非议,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生银行与德勤18日联合发布的《2012汽车金融报告》预测,未来十年,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市场余额将超过1万亿,消费金融渗透率也将从目前的10%升至30%以上。《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余额达3000亿元。其中,41%为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28%为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贷款余额,26%为信用卡车贷分期余额,5%为其他。由于汽车消费贷款单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消费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汽车消费软、硬环境两方面入手,对影响中国汽车消费的道路、停车设施、车价、税费、汽车消费信贷、汽车租赁及维修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如何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刚  思达 《车时代》2008,(4):142-145
随着我国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长期孕育的巨大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私人消费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陆海平 《汽车情报》2004,(18):21-24
随着WTO效应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汽车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包括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在内的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为汽车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然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之间存在巨大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