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19日,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星途通过让自家2辆相同车型对撞,一举撞进大众视野,碰撞现场令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了星途揽月强大的安全实力。本次星途挑战的项目是"国内首次相对速度128km/h的车对车公开碰撞",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对斜角碰撞中有显著影响的约束系统参数,建立了SUV、中型车和小型车的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采用均匀拉丁方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利用T检验筛选出不同车型车对车斜角碰撞中的灵敏因子,并针对灵敏因子进行了考虑车对车碰撞兼容性的约束系统优化。结果表明,车对车斜角碰撞中3种车型的灵敏因子大致相同;与每辆车单独优化相比,采用碰撞两车WIC值之和最小作为优化目标,除能有效减少目标车和同伴车的损伤值外,还可获得更好的车对车碰撞兼容性;不同车型在车对车斜角碰撞中的约束系统参数优化趋势有所不同,但仍有一定的共性,即优化一般会导致气体气囊质量流率的增加和安全带限力级别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颜凌波  张超  许伟  曹立波  戴宏亮 《汽车工程》2018,(10):1158-1165
为寻找对斜角碰撞中有显著影响的约束系统参数,建立了SUV、中型车和小型车的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采用均匀拉丁方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利用T检验筛选出不同车型车对车斜角碰撞中的灵敏因子,并针对灵敏因子进行了考虑车对车碰撞兼容性的约束系统优化。结果表明,车对车斜角碰撞中3种车型的灵敏因子大致相同;与每辆车单独优化相比,采用碰撞两车WIC值之和最小作为优化目标,除能有效减少目标车和同伴车的损伤值外,还可获得更好的车对车碰撞兼容性;不同车型在车对车斜角碰撞中的约束系统参数优化趋势有所不同,但仍有一定的共性,即优化一般会导致气体气囊质量流率的增加和安全带限力级别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车辆实车碰撞试验的模拟再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根据碰撞现场检测数据即可对车对车碰撞事故计算碰撞车速及再现碰撞车辆举动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用此系统对11例实车碰撞试验进行计算与模拟再现,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记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柳柽 《汽车杂志》2006,(10):122-125
8月.广州本田在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举行了雅阁/奥德赛Car to Car车对车碰撞试验.这也是国内首次进行的车对车碰撞试验结果如何?为什么采用Car to Car的形式?本文将为您详细阐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含第二次碰撞的车对车碰撞事故模拟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根据现场痕迹即可含第二次碰撞的车对车碰撞事故进行分析与再现的计算模型,为此模型对日本汽车研究所提供的5例实车碰撞试验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模拟现实交通事故中的碰撞,展开车对车偏置碰撞试验,对试验中特殊的设施、准备方法、试验控制及试验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展开两车正碰试验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中的乘员伤亡率,用全宽可变形壁障(FWDB)测试方法,分析和评价了2款车型的车对车正碰撞的相容性。按照欧洲车辆安全促进委员会第15工作组(EEVC-WG15)的标准,建立了FWDB有限元模型;采用英国交通实验室(TRL)台车碰撞试验方法,进行标定。以碰撞作用力平均高度和车辆前端等效刚度2个参数,作为FWDB碰撞分析的评价指标,并以车对车正面100%重叠碰撞,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WDB碰撞分析结果与车对车碰撞分析结果相一致。这说明:FWDB测试方法能反映出车辆的碰撞相容性能,为改善碰撞相容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事件     
《时代汽车》2006,(9):30-31
北京汽车行业协会换届安庆衡当选为会长;广本举行国内首次车对车碰撞试验;本田欲造喷气式飞机;凯迪拉克百万元级豪车亚洲首次面市;日系三大豪车品牌将会师中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车对车碰撞相容性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国际上相容性研究动态,以及长城某轿车在碰撞仿真分析及实车试验中进行碰撞相容性研究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新车型及车用部件在开发阶段的试验成本,本文中开发了一种新型对撞式台车碰撞试验装置。首先,通过Solid Works软件建立对撞式台车碰撞试验装置的各组成模块的三维模型;然后,利用Hyper Works和LS-dyna软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和有限元分析来获得碰撞时的减速度波形,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加工制造所设计的试验装置,并开发了电气控制系统,以实现试验装置在试验过程中的复位、预释放、释放和制动4个主要功能;最后,根据仿真结果选取合适的缓冲吸能模块对该台车碰撞试验装置进行了台车碰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台车碰撞试验装置可正常运行,并能复现出符合我国和国际法规要求的碰撞减速度波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轿车情报》2006,(10):160
这几天对某个论坛里关于“广州本田在国内首次进行车对车碰撞”的讨论产生了不小的兴趣。这个话题我可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这次碰撞试验本人就在现场,回去后翻阅了一些资料,还在这期杂志上认认真真地做了报道(详情查阅本期“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28日,中国一汽进行了新红旗H7 PHEV轿车与解放JH6卡车碰撞试验。试验选择在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进行,试验条件模拟实际交通环境中,轿车与大货车正面对撞的事故情况,用仿真假人模拟实际驾乘状态。碰撞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国内多家媒体近百人见证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如何?碰撞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发布了试验结果。本次试验中,新红旗H7 PHEV与解放JH6碰撞时的相对  相似文献   

14.
丰田汽车公司日前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应对恶劣碰撞的车身及发生追尾时可降低对乘客头部撞击的座席,并将装配在2005年初上市的新款小型车"Vitz"上。这种车身,是指在车对车冲撞试验速度上可以经受55krn/h(原来为50km/h)  相似文献   

15.
ABI研究公司认为,V2X【车对车(V2V)和车对基础设施(V2I)通信】终于在智能移动性行业中获得了增长,越来越多的倡议、试验和产品发布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GPS导航系统和V2V(车对车)通信数据接收的车辆通过无控制交叉口的一个潜在的碰撞预警算法。对各种情况下的汽车运动的数学建模,得出了可能的碰撞结论。算法操作只产生一个警告信号。然而,对即将发生的安全操作的最终决定取决于司机。  相似文献   

17.
波罗轿车的被动安全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安全性是轿车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小型轿车由于其车身尺寸较小,显得更加重要。波罗轿车的被动安全性设计是建立在大众公司多年公司多年来对全世界各种碰撞安全法规和交通事故的研究基础之上,涵盖了正面、偏置、侧面、后部、翻滚以及车对车碰撞等各个方面,为小型轿车的被动安全性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8.
《汽车驾驶员》2008,(12):14-14
10月在德国杜登霍芬试验场,大众汽车通过帕萨特Variant TDI和高尔夫GTI两款车型成功演示了“车对车通讯”技术的研发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15—17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安全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起亚牌YQZ7169FAM型轿车(K3S 1.6L GLS自动版)的3项实车碰撞试验和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生产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媒体的记者现场观看了此次碰撞试验。  相似文献   

20.
车辆碰撞过程的试验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简介了以模拟车对车碰撞事故为目的的实车碰撞试验,采用21起车对车实车碰撞试验数据对碰撞条件、碰撞形态、碰撞能量消耗分配等碰撞特征参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