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航塘港泵闸坐落于航塘港与杭州湾交汇处,工程重点保障浦东片防洪除涝,同时兼具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调度等功能。为了保障航塘港泵闸的安稳运行,基于BIM三维模型技术,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工程闸后水流流态,并研究流态优化方案。试验表明,BIM技术可以有效指导物理模型制作,工程采用的优化方案整流效果较好,可减小局部高流速,减轻外河防护强度。  相似文献   

2.
温度荷载是导致泵闸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泵闸中的进出口流道结构、底板、墩墙的尺寸往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其为空间复杂异性体,尺寸大且个性化突出,若施工过程中温控措施不合理,混凝土浇筑块内外温差过大,结构在变形约束和温度荷载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过大拉应力,显著增加结构的开裂风险.结合航塘港泵闸实际工程,从材料措施、温控措施、结构措施,以及管理措施方面综合讨论了泵闸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关键技术.其成果可为相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泵闸流道异形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问题,基于航塘港南延伸整治工程的实践,依据热传导理论,建立泵闸流道混凝土结构温度场计算模型并进行三维仿真分析。针对计算成果,制定了调整冷却通水管路、调整通水参数、改进混凝土特性和施工条件以及设置后浇带的温控优化措施。对比温度场模型的计算反馈值与实测值,并检查现场混凝土实体质量,结果表明,温度场模型仿真算法可靠、温控优化措施有效,因此认为该模型可成熟地运用于后续工程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4.
虹口港泵闸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后一座规划待建的水利枢纽,由于闸址场地限制的缘故,布置空间非常狭窄,泵闸单侧布置且闸外段河道宽度扩宽亦受到限制.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在水闸、泵站引排水不同工况下的内外流场,从数学模型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闸、泵过水偏流的不良影响程度有限,该泵闸工程的平面布置方案可以满足水闸和泵站的正常运行,为在场地受限条件下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水闸泵站工程项目日益增多,相对土建工程面言,泵闸工程中机电设备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该文结合朱家浜泵闸工程、纵泾港泵闸工程浅述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归泾桥泵闸站是苏州城区防汛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及热导效应导致短期强降雨量增大,同时河道淤积及违章搭建使得河道过水断面逐年减小,泵闸运行调节水量的能力已无法完成它所担负的防汛任务,急需采取工程措施对该泵闸站进行更新改造并提升等级。该文详细分析了工程要点和施工特点,对基坑施工工艺、混凝土控制和闸门安装及泵型的选择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1500吨级整孔箱梁预制架设施工设备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同江一三亚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东部沿海地区与上海之间的快捷通道。杭州湾大桥位于钱塘江河口与杭州湾交汇处,起于嘉兴市乍浦郑家埭村,跨越杭州湾北航道、南副航道、宽阔的海面及南岸滩涂地后,经十塘、九塘、八塘海堤,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长宁区河道节制闸泵站、市政雨水泵站、城郊排灌泵闸现状为例,分析了中心城区泵闸存在的问题及对河道水环境影响,从河道水环境改善的角度探讨了泵闸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泵闸面临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和整体协调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海口市一大型城市泵闸EPC工程,采用BIM技术对周边环境及泵闸工程进行建模,并通过模型数据对周边环境影响以及施工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其他地区城市泵闸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平原地区泵闸主体的结构型式大多较为相似,而传统的二维设计仍需要逐一设计,且前期设计方案的调整,及施工图阶段的二维配筋图绘制也有大量的修改工作,使得设计效率低下。针对以上问题,考虑采用三维参数化设计来解决。即将同一类型的泵闸建立参数化模型模板,利用该模板通过修改参数可得到同一类型不同尺寸的泵闸,并可直接进行下一步的三维配筋及出图、工程量统计工作。通过某泵闸工程实例,利用BIM软件Micro Station CONNECT建立了该泵闸的参数化模型,定义好通用参数以及约束关系参数,并利用Re Station完成了模型的三维配筋设计及出图、工程量统计工作。结果表明利用三维参数化可以优化平原地区泵闸的全过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