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路面清扫是路面径流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以苏州市某建成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不同类型道路广场,开展机械清扫作业、机械清洗作业、人工清扫作业对路面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与LID等工程措施进行运维成本的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化清扫作业和清洗作业后,路面SS污染物浓度可降低40~50%。路面清扫作业运维成本低于源头LID设施,应选择适宜的LID设施与路面清扫等联动实施,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同时降低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2.
长寿命路面结构是道路工程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该文推荐一种基于开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透水性柔性路面基层的长寿命路面结构,大幅度减小了路面结构各结构层层底的应力应变,减少了面层反射裂缝,杜绝了对基层和土基损害的影响,对提高高等级道路路面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濮鹤高速公路自2004年底建成通车以来,经过7年多的正常运行,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了诸如横缝、纵缝、龟裂等早期病害。为了防止雨水通过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对道路造成进一步损害,濮鹤高速公路积极引进国外新材料进行路面早期病害处理探索,通过应用JB环氧沥青新材料处理路面早期病害,有效解决了病害路面防水问题,提高了道路安全性能和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增加,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高等级公路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路面早期损害现象,引起了业内人士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使用寿命已成为道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病害机理分析,借鉴国际上通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提出两种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微表处是一种面层摊铺技术。它将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100%破碎骨料、矿物细料、水和化学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和成稠度适宜的稀浆混合料,在常温下摊铺到路面上,摊铺厚度为9.5~13.0mm,通常施工1h后即可开放交通。作为预防性路面养护技术,微表处主要用于提高路面面层的防水性和耐磨性,也可用于填补道路的车辙,或修补路面的损害(如裂纹、剥落和老化等路面病害)。在中国,微表处还被用于新筑道路的下封层以增强道路的防水性能。经正确配比及施工,微表处一般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4~7年,尤其适用于车流量大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水损害是道路工程领域持续关注的问题。为了提升沥青路面抗水损害能力,缓解沥青路面水损害,该文综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分析水损害机理的基础上,对提升沥青路面抗水损害能力措施进行了总结与评价。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原材料,添加抗剥落剂,优化路面结构、控制施工质量等措施均可以提高沥青路面抗水损害能力,但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综合考虑加以选择,才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详细调研了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的病害,并统一了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病害类型标准,对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损坏形成机理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常见损坏类型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为提高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养护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进入路面结构的水分如果得不到及时排除,就会引发路面结构的水损害。为了使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得以有效的排除,通过对不同含泥量碎石的渗水速率进行试验研究,探索了碎石含泥量与渗水速率之间的关系,用以指导碎石盲沟的设置。同时对路缘碎石盲沟养护改造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介绍。通过碎石盲沟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排除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避免路面结构的水损,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公路路面径流污染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概述了国外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研究的现状,包括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污染源及污染物从路面到受纳水体的迁移过程,污染物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及污染的控制措施.阐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我国开展公路路面径流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路面方案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以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为例,对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面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对原路面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路面损害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措施。并建议路面扩建工程需要尽可能利用老路面,采用“分车道进行路面设计”,“进行独立的纵断面设计”,“满足弯沉要求”等原则,达到既满足工程要求又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确定了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面结构的优化方案,对以后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道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扩建路面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苟海亮 《时代汽车》2024,(6):190-192
公路路面的养护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升道路使用性能的关键环节。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车辆载重的提升,公路路面的磨损和损害日益严重,这就需要采用更有效的养护技术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稀浆封层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道路养护技术,近年来在公路路面维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聚焦于公路路面养护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和优化。通过分析稀浆封层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关键因素,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深入探究稀浆封层施工技术,以期为公路路面养护提供更高效、经济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豫东黄泛区道路运营初期出现大面积的路面开裂、水损害、路基不均匀沉陷等病害现象,对豫东黄泛区道路开展了病害检测及评价。通过病害道路的钻芯取样,对道路的破损情况和服务性能做出科学的评价;通过路基土的取样分析,研究地下水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进而反映出地下水对路基整体强度的影响。研究得出:地下水位高所导致路基含水量过高是造成路基强度不足、引起各种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合理的加固处治措施来保证高含水量路基的整体强度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公路路面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以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来处理路面径流的观点.路面径流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负荷和水力负荷变化大以及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净化.针对公路路面径流水质水量特点以及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污染物处理特性和效果,对利用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净化公路径流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可以有效去除路面径流污染物,是处理路面径流可选择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道路、车辆和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水、热、冰雪、噪声、尾气对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沿线生态环境均有明显影响,为了消除或降低各种因素对道路功能、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促进道路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内外提出了诸多新型路面结构和材料并成功应用.文中收集国内外研究动态,结合各因素分别介绍了透水性路面、地吸热式路面和自融冰雪路面等生态型路面,以及低噪声路面、尾气吸收路面等环保型路面,介绍了各类路面的特点、作用原理及应用情况,这对了解未来道路发展趋势,探寻新型路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对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建设生态环保节能的沥青路面应该引起道路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国内外生态环保型沥青路面的路面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从生态路面、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评估降雨强度对透水沥青混合料净化路面径流能力的影响,基于搭建的足尺道路路面平台设计了5种降雨强度下单、双层透水沥青混凝土的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测定了流经透水沥青混合料前后模拟径流雨水的代表性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透水沥青混凝土能有效净化径流污染,且双层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污染净化能力显著优于单层透水沥青混凝土,对悬浮物(SS)、总磷化合物(TP)、重金属锌(Zn)、重金属铅(Pb)、总氮化合物(TN)、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25%、74.13%、70.30%、65.14%、63.75%、61.38%;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透水沥青混凝土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逐渐减弱,通过分析层数、降雨强度对透水沥青混凝土污染物净化率的影响,提出了层系数α和雨强折减系数β,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结果推算一定降雨强度下实际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污染物净化能力,为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量化环境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集重庆市区内轿车行驶参数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日照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市区路面坡度等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和多参数统计理论解析出了轿车行驶工况、市区典型环境条件以及路面实际坡度情况,并将这三部分整合成轿车零部件热损害试验工况。通过整车环境风洞试验,对合成的轿车零部件热损害试验工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工况能够准确模拟出车辆实际道路运行情况,可用于评价轿车零部件使用温度是否满足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8.
SMA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叔藩 《国外公路》1999,19(1):42-46
沥青玛帝脂碎石混合料路面在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疲劳抗裂,抗水损害,抗老化,抗滑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这种路面已经在欧洲、北美得到普遍和成功的应用。文中对SMA的材料选择、配合比、施工工艺特点,以及在我国高速公路和重交通道路上应用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东省清(远)连(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形成原因,在设计中通过路面结构形式的优化、完善路面表面排水、加强路面结构层内部防排水等措施,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成因分析,提出了防水和排水相结合、加强路面接缝养护和完善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两项措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