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弹性薄层自破冰路面结构中,低模量弹性铺装层与原路面面层两种材料性能差异较大,其层间界面的良好粘接至关重要。文章采用自制夹具进行层间斜剪试验,研究了剪切速率和试验温度变化与层间界面剪应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发现弹性薄层自破冰路面结构中低模量弹性铺装层与原路面层间的剪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薄层复合式路面层间粘结问题,文章采用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和不同层间粘结材料系统研究层间粘结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酸洗加刻槽的界面处理方式,结合SBS改性沥青或橡胶沥青粘结材料等能有效提高薄层复合式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面层-基层层间抗剪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目前山区沥青路面常见的面层-基层滑移破坏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在AC-20混合料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洒铺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同时选择在20℃和52,7℃温度条件下,对试件进行45°斜剪试验,对比在不同材料、温度条件下的面层-基层层间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层间经处理后的粘结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最大的是在层间洒布了SBS改性沥青,增幅最小的是在层间洒布了基质沥青;高温条件下,面基层间的抗剪切强度仅为常温条件下的8%~10%,说明温度对AC-20沥青层与半刚性基层间的抗剪切强度有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增强面基层层间粘结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可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剩余寿命,具有较高的路用价值,但新旧路面材料交接处因存在旧路面病害导致应力集中致使加铺层应力过大而产生反射裂缝。文章通过对广西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的病害进行统计调查和分类,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并针对广西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特点,提出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研制出一种由SBS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的高粘弹填缝料。通过室内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粘附性能试验验证,该高粘弹填缝料满足裂缝修补要求,且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半刚性沥青路面在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层间变形协调性差,易产生较大的层间剪应力而引起沥青面层的剪切破坏。文章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BISAR3.0软件分析了材料回弹模量、泊松比、行车荷载、层间结合状态等因素对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层间最大剪应力、压应力的影响,并总结出各因素影响下的应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西部交通科技》2011,(8):I0005-I0006
日前,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长期性能研究》通过鉴定验收。经过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研究,该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长期性能评价模型,设置层间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的技术要求、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适应不同交通与环境要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组成与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完善的设置层间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成型SMA-10+层间粘结材料+AC-13圆柱体复合式试件,分别采用改性乳化沥青、70-A热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三种不同粘结材料和撒布剂量,进行了室内直剪试验,根据层间直接剪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粘结材料最佳撒布量,并根据最佳撒布量成型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尚未有比较成熟的设计规范和方法。结合上海A6、A30工程中涉及新卫、大亭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罩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对加铺层设计施工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国内同行借鉴、指正。  相似文献   

9.
白改黑工程中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中反射裂缝防治措施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意义重大。文章通过间接弯拉试验、间接剪切试验、轮碾试验,分别测试采用无夹层、封层、封层+防水卷材、封层+土工布、封层+玻纤格栅、封层+聚酯纤维布等不同防裂夹层材料的防裂措施的层间间接弯拉强度、间接抗剪强度及其轮碾疲劳寿命,并结合实体工程对防水卷材的防裂效果进行跟踪调查,进一步说明其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李霖  孙鹏  闫瑾  马新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Z2):163-165,169
通过机械清扫、喷砂处理、精铣刨三种界面处置工艺对室内成型水泥混凝土试件表面进行处理,用放大设备观察其表面物理结构和界面粗糙程度,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界面下防水黏结层与桥面板层间抗剪和黏结效果,推荐适用于江西地区的经济合理的界面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结合状态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层间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以及层间的粘结性能。抗剪切变形能力强、粘结性能好,则层间不容易出现滑动,反之,层间容易出现滑动,导致层间及沥青层内应力水平提高,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对基面层间结合状态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能有效地指导路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从而提高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路面等级标准的迅速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对高海拔地区特别是青海地区有耐久性和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性,较少的裂缝,较轻的车辙,较强的抗冻胀能力及经久耐用,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本要求则与基层、面层所使用的水泥稳定砂砾材料,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性质以及沥青面层的厚度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南京市浦口区杨茆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实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铺沥青面层的相关施工技术,并通过测量共振碎石化层粒径尺寸、回弹模量和破碎混凝土后路面层弯沉情况,得知共振碎石化作为基层时,能够解决反射裂缝问题,提升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马歇尔试验确定了SMA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并通过体积参数性能试验验证了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SMA沥青材料抗剪疲劳性能试验,采用MTS810材料试验机,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拟合得出SMA材料的抗剪疲劳方程,并从原材料控制、路基施工、下承层路面质量控制和施工机械控制等四个方面提出控制SMA路面剪切破坏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连接线板利至东门(LK0+000~LK35+092)二级公路为例,介绍了该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所采用的界面处理技术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并评述了该技术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粘结滑移理论的桥面铺装层间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采用气动饲服沥青材料试验机进行45°斜剪试验,分析桥面铺装层间界面的抗剪强度,研究温度、界面构造深度的影响.同时利用界面力学中的粘结滑移理论,对层间界面荷载-滑移曲线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四个受力阶段并给出了各阶段的拟合曲线.分析了层间粘结强度的形成机理,为今后层间界面的力学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方法,并从主要施工参数的确定、油粘层喷洒施工和玻纤网土工格栅铺设等环节,研究了沥青面层加铺工艺,分析了沥青面层摊铺施工的质量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水泥路面改沥青路面是当前常见的路面改造工程之一。文章探讨了水泥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从旧路面病害处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以及沥青路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成品保护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19.
粘层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粘层的抗剪强度与粘层油的用量和面层级配有密切的关系。文章选用了4种面层材料进行试验,研究不同面层级配类型以及粘层油撒布量对粘层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级配面层间的粘层油存在最佳撒布量,在最佳撒布量时粘层的抗剪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情况,介绍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加铺沥青层设计方案,并就路面维修建设费用和使用寿命间的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同类维修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