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不同级配的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级配的马歇尔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随级配中粗集料含量的增加,矿料间隙率、空隙率指标呈增加趋势,沥青饱和度、稳定度指标呈下降趋势;对于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而言,AR-AC13的各项路用性能最差,S级配的抗车辙能力最佳,AC-13C和S级配的残留稳定度最佳;当胶粉用量增加到20%时,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且对AR-AC13的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改善效果最显著,对高温性能改善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2.
文章为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掌握水泥、RAP料等对其影响规律,利用重型击实方法成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析水泥用量、RAP用量的变化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抗压回弹模量及粘聚力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干湿劈裂强度比和残留稳定度值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二者存在最佳用量范围,而稳定度值呈增加趋势;随着RAP用量的增加,劈裂强度指标、抗压回弹模量指标和粘聚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稳定度指标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综合分析可知,通过掺加适量的水泥能够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RAP料的最大用量需要依据相关试验进行优化确定。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评价MFL融冰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文章以河北省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深圳至大名(冀豫界)段BM-3合同段项目为工程依托,通过采用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饱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评价了MFL掺加用量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FL材料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指标、残留稳定度指标、冻融劈裂强度比指标和最大弯拉应变指标,且随掺量增加,劣化程度愈显著,其中掺量在6%~8%时,对路用性能劣化程度更为显著,但MFL融冰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实体工程应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路用性能,推荐用量宜控制在5%~6%。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冬季高速公路路面冰凌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文章研究了高弹粗糙型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HRRAM)的级配组成及拌合、成型工艺,并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应变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分析了HRRAM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路用性能,还通过室内HRRAM冰凌模拟试验来评价HRRAM的除冰效果。试验结果显示:HRRAM的动稳定度、低温弯曲应变、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分别为3 624次/mm、3 648με、85%和80%;在冰层厚度4mm,-2℃下HRRAM试件表层冰凌有效破损率为38.6%。这些结果表明HRRAM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除冰凌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参数指标,介绍了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案,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厂拌RAP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AP使用量的增加,抗压回弹模量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破坏劲度模块、弯拉应变和弯拉强度等都呈下降的规律,但是随着RAP用量的增加,动稳定度却随之缩减,且渗水系数也随着RAP的缩减而呈现二次多项式增加;TSR随着RAP用量的增加而处于稳定的状态中,即冻融劈裂强度比在此环境内必为定值,然而却远远低于规范的技术标准;在同一温度下,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之间呈幂函数的关系变化式,最终需要根据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将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区分为主要的四类。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橡胶沥青AR-AC13、改性沥青SMA-13及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分别进行了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四点弯曲疲劳试验,通过动稳定度、弯拉应变、劈裂强度比及疲劳寿命等指标对比评价它们的高低温、水稳定及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纳米ZnO材料在改性沥青方面的应用效果,验证其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文章通过制定相应的纳米ZnO改性沥青、纳米复合ZnO/SBS改性沥青的试验方案,利用车辙试验、SPT简单剪切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分析四种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显示:纳米ZnO材料显著改善了70~#基质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其中采用复合ZnO/SBS改性的沥青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最佳,远超出规范要求标准;纳米复合ZnO改性沥青混合料与70~#基质沥青相比动稳定度和动态模量值分别提高了约114.1%和233%,最大破坏弯曲应变和残留稳定度分别提高了35.7%和14.5%。汇总可知,采用纳米ZnO改性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沥青路面所面临的早期病害问题,为沥青混合料改性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Buton岩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了不同掺配比例下的布敦(Buton)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通过高温性能试验,得出了车辙因子G*/sinδ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Buton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指标,预估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9.
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抗低温、抗滑性能,对其级配进行合理设计,有利于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新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进行配比设计,并利用马歇尔击实法制备试验试件,分析集料用量和矿料用量对孔隙率、稳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粗集料的增加,混合料孔隙率增大,稳定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路用性能为控制指标,采用70#、90#基质沥青替代SBS改性沥青,拟定4种混合料再生方案,成型相应的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组,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以及水稳定性冻融劈裂试验,开展基于路用性能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方式影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AP掺配比例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均显著变化;方案D对应试件组的低温抗裂性表现最佳;方案C对应试件组的水稳定性表现最佳;4类再生方案对应的最大RAP掺配比例分别为38.8%、36.5%、44.2%、46.7%。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应用场景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出现车辙,路面结构的级配是主要内因.为彻底解决路面车辙出现,大碎石沥青混合料LSAM是一个很有效的级配结构,经实际应用验证,能够满足高速公路抗车辙变形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鉴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1种集料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干缩应变、温缩应变等体现路用性能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合最大干缩应变这一路用性能控制的重要指标,优选了路用性能较好的级配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为水泥稳定碎石路用综合性能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二灰稳定碎石是公路基层常用的材料,根据需要通过大量试验确定集料级配,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并对其在不同龄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较大,在重载沥青混合料设计时,仅单纯地增加马歇尔击实次数容易造成集料破碎导致级配范围变化,影响沥青混合料设计精度。对于一般沥青混合料而言,旋转压实比马歇尔击实能取得更好的路面压实效果。为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及次数对马歇尔试件物理指标、路用性能的影响,文章选择了旋转压实及马歇尔击实这两种方法,研究不同压实方法及击实次数时对物理指标及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的大小来看,马歇尔击实对于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更好;对于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在连通空隙率方面,马歇尔击实优于旋转压实;在马歇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方面,旋转压实优于马歇尔击实,其中旋转压实成型在80次压实和马歇尔成型在50次击实时可达到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玻璃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路用玻璃纤维的原料选择和表面改性工艺,并通过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不同掺量下玻璃纤维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加玻璃纤维可以有效改善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但是随着掺量增加,改善作用存在上限;掺加玻璃纤维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时的弹性和抗变形能力,但是对弯拉强度没有帮助;玻璃纤维掺量为0.2%时能够显著提升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和水稳定性,但是掺量过多会导致混合料水稳定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是路面性能的最重要的控制要求。为分析不同旧料掺配比例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特性,基于最大密实理论设计级配指数为0.50,旧料掺配比例为86%、90%和94%的三组再生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通过试验与数据拟合确定旧料掺配比例与空隙率、浸水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等因素的关系规律,提出在满足空隙率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水稳定性为目标性能,旧料在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配比例。  相似文献   

17.
LSAM-25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抗低温、抗滑性能,对其级配进行合理设计,有利于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基于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要求,提出了LSAM-2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比分析了LSAM-25、Superpave25、ATB-25三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今后LSAM的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AC-25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中常用的下面层,由于其级配较粗,在施工过程中是最容易发生离析的层位。文章通过对不同离析程度的混合料进行高温、低温、水稳定性、劈裂强度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离析对AC-25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析混合料的性能均低于原样混合料,粗集料离析的混合料其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劈裂强度等性能显著降低,细集料离析的混合料其高温性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级配、S8S改性沥青和两种不同的聚酯纤维构成的混合料为对象,通过对混合料的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高温稳定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聚酯纤维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要求及在采用最佳级配和S8S改性沥青的情况下,纤维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贡献情况等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抗车辙性和高温稳定性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性能指标。文章探讨了干法胶粉的改性机理和干法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采用改性胶粉制备的干法橡胶沥青在温拌条件下的路用性能试验,包括高温车辙和冻融劈裂。结果表明:由改性胶粉制备的橡胶沥青,其动稳定度、抗水损性能和低温抗裂性都优于普通胶粉制备的橡胶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