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福民 《商用汽车》2012,(18):23-25
2000年,笔者有关中国汽车市场波动规律和""车市波动分析法""一系列文章开始发表以来,得到了广大汽车产销单位的关注,和40多家报刊、110多家网站的发表或转载.而且12年来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支持.当前车市有点不景气,车市波动规律是否继续有效?如何解说现实车市有关问题?近年车市发展趋势如何?应部分读者要求,写成此文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车市波动规律与第6次扩张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民 《上海汽车》2009,(12):18-21
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设定一个系数(扩张系数)两种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用波动图形和数据判定车市走势。分析研究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经历5次波动周期压缩。2008年汽车市场进入本轮波动收缩期(第5次收缩期),2009年1季度车市进入“谷底”运行,2季度车市走出“谷底”,3季度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从4季度起到2010年前后,中国车市进入新一轮波动期的“第6次扩张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30年来已发生了5次波动。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研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后认为:2009年上半年车市走出“谷底”,下半年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2010年中国车市进入“第6次扩张期”。文章阐述了“第6次扩张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并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使车市按波动规律稳健快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研究2011年及近期车市发展趋势,供汽车产销单位经营决策参考,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用车市季度主要参数表和年度车市波动图分析车市实际走势。肯定了汽车产销量超美的成绩。指出2010年车市逐季度大幅回落趋势,分析了罕见的"波形异常"问题的影响及原因。对2011年面临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车市处于扩张后期,中下等市场,2011年后车市仍有可能小幅回升,对"十二五"期间车市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研究2011年及近期车市发展趋势,供汽车产销单位经营决策参考,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用车市季度主要参数表和年度车市波动图分析车市实际走势。肯定了汽车产销量超美的成绩。指出2010年车市逐季度大幅回落趋势,分析了罕见的“波形异常”问题的影响及原因。对2011年面临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车市处于扩张后期,中下等市场,2011年后车市仍有可能小幅回升,对“十二五”期间车市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车市波动分析法,重点分析2009、2010年我国车市走势,认为近年车市波动出现异常,是由于受到了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预判2011年车市增速较上年大幅回落;十二五处在第6次扩张期的扩张后期,将出现中等或中下等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7.
张毅 《时代汽车》2012,(7):18-18
2012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了。根据中汽协的产销统计数据,还有从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反馈过来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比较冷。有分析认为从第三季度开始车市会从谷底回升,全年仍可保持微弱增长。有人说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是最近十年最差的,这个说法有点言过其实。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国内车市低迷不振相比,今年的车市要好的多。最起码消费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1):15-16,25
为分析中国车市当前发展趋势,给汽车产销单位和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从宏观经济与车市波动关系入手,进行数据处理,作出车市波动图和数据表。分析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车市2009年底已进入“第6次扩张高峰期”,达到创纪录的新水平,但后继波动恐难避免。文章根据中国车市发展实际提出波形组成内容变化新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中国车市未来走向,预测2013年汽车增长率以及分析近年发展趋势,给汽车行业提供参考,文章用车市年度波动图观察宏观车市走向,用季度波动图和季度运行参数表观察分析"第6次波动周期"发展过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13年汽车增长率和近期发展进行初步预测。根据上述分析研究结果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车市始终按波动规律运行,当前中国车市仍然按波动规律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车市2011年1—5月出现大幅度回落,有专家误判"车市进入本次波动收缩期",因此对完成"十二五"汽车规划信心动荡。文章为解决上述"认识误区",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这一创新成果,分析研究了有关数据和波动图波形走势,判定当前车市处于两峰之间的"波谷",处于本次波动"扩张后期",还没有进入"收缩期"。2011年车市处于中下等市场,2011年下半年将有所回升,年增长率接近10%(与GDP基本同步或稍高)。对"十二五"期间车市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1.
朱毅  郭琳 《天津汽车》2012,(5):22-25
巴西作为拉美地区第1经济大国,近两年迅速跃升为全球各大汽车生产商争相抢占的焦点市场。为了帮助我国出口企业获得有关巴西汽车市场的相关信息,客观理性地评估实施海外出口战略、以较小的成本拓展巴西汽车市场,文章介绍了巴西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税费政策和产品特点等利弊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汽车企业产品出口提出了建议,对企业在市场开发前期阶段信息资源的储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10,(1):12-14,42
2009年我国汽车市场总需求出现第2次井喷,也是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历史性转折点。文章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汽车市场形势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对2010年乘用车市场进行了预测,指出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政策,2010年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将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近五年以来汽车对外贸易的海关记录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在现如今的国际形式以及中国汽车的发展对国际汽车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汽车企业出口贸易虽然发展比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其贸易模式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在国际市场中,中国汽车企业也逐渐发挥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国汽车企业发展迅速,针...  相似文献   

14.
系统论述了中国轿车市场1978--2008年发生的5次波动。通过对前4次波动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车市研究方法体系一车市波动分析法,该方法成功预报了第5次波动期的主要阶段。详细介绍了轿车市场第5次波动期的全过程,分析了中国轿车市场波动规律的“井喷”和“余喷”现象,以及2009--2010年轿车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为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条件。文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历史与现状、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意义及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开拓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广阔前景,同时指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2008--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给汽车行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较可靠的参考依据,文章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体系——“车市波动分析法”。设定了1个系数(扩张系数)和2种效应(扩张效应和收缩效应),用波动图形和数据来判定汽车市场的走势。指出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21世纪汽车市场进入第5次波动期;2008年汽车市场进入本轮波动收缩期(第5次收缩期);2009年上半年进入“谷底”,下半年到2010年平稳回升,而后进入更高水平的新一轮波动期。  相似文献   

17.
沈庆 《天津汽车》2012,(9):23-26
东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整车出口市场,我国汽车企业急需了解东欧汽车市场及政策信息、文章通过介绍乌克兰汽车产业、市场和相关政策情况,深入分析我国汽车产品在乌克兰市场情况,提出了企业应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快整车本地化生产等建议,对帮助我国汽车企业开拓乌克兰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完整的可用性评估体系能帮助车载人机界面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改进。文章研究了中国市场车载人机界面的一些现状和界面可用性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消费者和车载人机界面的特点,建立适合中国市场应用的车载人机界面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该测试方法有助于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模拟评估,并更合理地开发出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车载人机交互产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逐渐严重,各大城市陆续推出了控制汽车增量的汽车限购政策。文章从汽车销量、消费者需求、汽车后市场等角度分析限购政策对汽车市场带来的影响,并对未来市场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