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内河港口建设 改变港口落后面貌金卫平在整个交通运输中,港口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港口特别是内河港口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欠帐造成的港口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和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是相当突出,从而严重制约了水运事业的发展,成了整个航...  相似文献   

2.
欧志锋 《珠江水运》2001,(12):38-39
装卸工艺及设备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干线的主要港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大多数港口设施简陋、机型复杂、设备陈旧、装卸工艺不配套.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内河港口生产性泊位有39%为简易泊位,60%的码头作业线为自然岸坡或者在河滩上作业,装卸机械化程度不足50%,以肩挑人扛装卸货物在一些县辖地区码头仍普遍存在,运输船舶也跟不上航道整治后对船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沈利军 《水运管理》2011,33(12):33-34
为推动浙江省海盐县内河港口物流发展,促进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分析海盐近年来内河港口吞吐量的变化,针对当地开展内河转运的有利条件,从物流人才培养、物流工具推广、物流中心建设、物流政策扶持等4个方面提出加快当地内河港口物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宋明祥  苏瑞明 《中国港口》2004,(7):20-20,17
根据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运强市”发展战略,到2015年,嘉兴市水路运输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河港口实现物流化,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充分体现水路交通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新格局。1.发展嘉兴内河港口的优势嘉兴内河港口位于  相似文献   

5.
我国港口需求结构变化分析 我国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沿海港口的迅速发展,水运发展要素向沿海倾斜.1985-2000年15年中,全国港口吞吐量年均递增4.9%,其中沿海港口年均递增8.1%,内河港口年均递增2.0%.沿海港口吞吐量1985年只有内河港口的59%,1997年沿海港口吞吐量首次超出内河,2000年超出内河港口吞吐量41%.这一发展趋势仍将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6.
梁晋 《中国水运》2006,(9):47-47
在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水上运输的优势地位将更为突出。目前,“十一五”规划已制定京杭运河盈内河航道网升级改造.内河水运进人了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受城市布局、航道条件(桥梁、弯道)及枯岸景观要求等限制.京杭运河实际可供用于港口开发利用的岸线并不多,因此.要充分发挥新运河及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网资源优势,实现以水兴航、以靛兴港、“港兴城.需要改变以往单一规划内河航道.港口码头没有同步规划的模式,借鉴国内外发展港口经济的成功经验,刨新理念、统筹布局、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7.
上海内河港口的发展及趋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上海内河港口发展模式的变化,分析制约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内河港口向枢纽型港口发展的趋向及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内河港口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装卸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大提高了内河港口综合通过能力.有些港口已发展成为大宗货物的集散地,与之相应的是大型专业化码头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我国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策略和最佳布局方案,在详细分析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阶段及其必备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长江上游地区港口物流的成熟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此为基础分析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并提出港口物流园区开发模式、经营模式、发展类型、选址原则等。以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口物流园区——重庆果园港口物流区为案例,利用提出的理论进行分析,得到了内河港口物流基地的发展策略和适宜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从内河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出发,运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得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扩散域内5个主要内河港口经济腹地的增长极,提出内河港口发展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出发,确定内河港口自身发展的优先领域,使内河港口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