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大批量生产的商用车企业来说,客户对特种车细分市场的需求是一种挑战。全球商用车生产巨头——梅赛德斯-奔驰和曼商用车公司通过建立自己的特种车改装厂和改装体系,来较好地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本文对其特种车改装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相信对国内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跨国汽车巨头通用未来两年内,将在中国市场推出雪佛兰和别克品牌各超过5款新车型。斥资近20亿元人民币的上海通用汽车试车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2009年,通用汽车将在中国正式推出OnStar车载信息服务业务;联手一汽成立商用车公司。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汽车业的资产重组并购案例时有发生。在商用车领域中大鱼吃小鱼的案例不断。日本三菱和韩国现代的商用车与戴-克合资。韩国大宇的商用车即将被沃尔沃或雷诺肢解。美国几家重卡公司落入欧洲对手网络之中。美国老牌的福莱纳已被戴-克收编。在未来数年内,通过一轮又一轮洗牌,国际商用车业也会象轿车业一样只剩下几家巨头在瓜分全球市场。除了弱肉强食之外,同业间的结盟则是一种温和的形态,同样令人注目。2000年12月8日宣布的美国康明  相似文献   

4.
这将是一款电池驱动的厢式货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填补了美国商用车市场的一项空白。在土耳其生产的标准汽油型的基础上,福特计划于2010年的下半年推出两款全电动变型。入门型配置六十英里锂离子电池,并有一百英里选装。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北美国际车展将于2004年1月6日在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正式开幕,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借天时地利人和成了当然的主角儿。不过今年的北美车展对于三巨头来说还有一层非同寻常的意义,那就是他们都想借助于此次北美国际车展大规模推出新车,用自己的实力  相似文献   

6.
福物曾是最早垂涎中国市场的汽车巨头之一。早在1913年,福特生产的“T型车”就来到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福特便积极在中国寻找合资合作方,先后与沈阳松辽汽车,东风汽车,湘潭江南奥拓等公司有过接触,但均告失败,1996年与上海合资生产轿车的投标应该是福特最好的一次机会,但再次败给美国同胞通用。  相似文献   

7.
8月30日,美国汽车巨头福特汽车宣布,2006年它在俄罗斯市场的汽车销售量将增加一倍,达到12万辆。这让近来坏消息不断的福特汽车终于可以感到一丝安慰了。  相似文献   

8.
《汽车情报》2008,(7):44
2008年2月初,福特新世代全顺在中国隆重上市,新款全顺配备了博世公司最新的后桥盘式制动器--BIRplus。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该装置为商用车的制动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博世新推出的BIRplus后桥制动钳可广泛应用于轻型商用车,这种卡钳的一大技术亮点是集成了驻车制动机构。新式BIRplus制动钳结构紧凑,这种集成式驻车制动器堪称是轻型商用车领域内的一大技术革新。自2006年7月新款福特全顺在欧洲上市以来,该款制动器一直是其标准配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印度卡车制造业风声骤起,一些国际卡车巨头也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投向了这个新兴市场. 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堪称印度商用车制造领域的龙头老大,在收购韩国大宇商用车公司之后,塔塔大宇公司推出了Novus系列卡车.Novus重型自卸车配备221 kW康明斯发动机,主要用于煤矿.印度煤炭开采业比较发达,全国50%以上的能源来自于煤炭,从而促进了该款车型的销售.  相似文献   

10.
去年7月7日,福特在中国首次推出了越野车产品福特翼虎,为一款原装进口的SUV取名“翼虎”,福特显然受到了中国成语“如虎添翼”的影响。但是由于当年配额和关税的影响,这款车当时的售价高达41万元,因此未能大批量进入市场。一年后的10月28日,福特与美国同步推出了拥有真正美国血统的美国原装SUV新福特翼虎。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大众和福特正式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双方将实现在中型皮卡、商用车和电动车领域内的优势互补、协同合作从而更好地满足各自在欧洲以及其它地区市场的消费者快速增长的需求。据官方透露,战略联盟合作包括:自2022年起,大众汽车将推出一款由福特汽车研发和生产的Amarok系列中型皮  相似文献   

12.
龙翔 《城市车辆》2004,(1):13-13
东风推出新车26款新年伊始,东风与日产合资后首次全新推出的EQ3238、3286、3298等一系列具有相当市场竞争力的26个2004东风新品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东风商用车公司为全国商用车用户捧上了一道精美的新年大餐。2004年东风商用车公司推出的所有新产品中,其主要产品包括针对长途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美国市场上,包括轿车、轻卡、越野车等的市场保有量有2.5亿辆,其中商用车拥有大约800万辆。 在美国,一个车辆被认定为“商用车”,也就是公司在命名或注册时既定位为“商用车”。包括运输车队、公司车辆、其它从事商业运输的车辆,当提到“承接承运”的车辆群体为汽车运输公司,汽车运输公司是经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FMCSA)注册。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除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丰田、本田、日产、大众、奔驰、宝马等跨国汽车公司也在美国设厂生产汽车。全部加起来,美国的整车生产企业不过几十家。  相似文献   

15.
<正>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江铃汽车凭借品牌优势和信誉碑,成为中国轻型商用车劲旅。1995年与福特汽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福特品牌和JMC品牌比翼齐飞。在转型创新的新时代,江铃汽车坚定高举商乘并举战略大旗。在商用车领域,福特全顺、JMC特顺轻客在中国轻客市场独树一帜,凯锐、凯运、顺达轻卡系列产品、域虎皮卡系列产品、成为中国轻型商用车的  相似文献   

16.
<正>自度过金融危机的寒冬后,我国汽车市场进入了迅猛发展期,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同样也取得了巨大发展的国内商用车市场,更成为吸引国内外汽车巨头们争相抢占的宝地。我国商用车市场规模的高度增长已是大势所趋,除重汽、一汽、陕汽、华菱等国内老牌商用车企业外,集瑞、徐工、大运等企业也大步开进商用车行业,同时,国际商用车巨头也不甘示弱,纷纷"起兵"抢占国内商用车市场份额,国内商用车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中国的商用车公司的主要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公司的主要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和有限合伙公司,美国的企业框架、权责相对中国要更灵活。《中美商用车市场法律环境比较》一文就汽车召回制度、经销商制度、安全法规、环境法规等各方面做了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现行条件与美国还有很多差距,从中中国商用车企业也可以得到很多启示。而我们相信,中国商用车未来的市场环境也将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0%,国际商用车巨头一直窥视着中国这块令全世界垂涎不已的"大蛋糕"。特别是近两年,凭借自身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国际商用车巨头争先恐后拉拢本土商用车企业,加速开拓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9.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0,(47):30-33
<正>中国商用车市场无时无刻给人们惊喜,即便是在全球商用车销量下滑的趋势下,中国市场依旧坚挺,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商用车巨头看重中国市场的原因。但有一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5,(17):20-25
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汽车制造公司纷至沓来,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向消费者展示其风采及实力。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厂组织公司各相关品牌,全线出击本次盛会。世界汽车巨头6 3悉数到场。商用车方面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企业。如海外企业有奔驰、雷诺、MAN,国内企业有一汽、上汽、重汽、北方奔驰、福特、陕汽、安徽华菱、东风日产柴,北汽福田、金华青年汽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