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明  任松  陈维斗 《集装箱化》2018,29(10):10-12
正自动化已成为当今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新趋势,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码头作业效率;但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仍是首要任务。作为集装箱码头重要的装卸设备之一,岸桥的作业效率直接决定整个码头的作业效率。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洋山四期码头")配备10台双小车岸桥。在双小车岸桥作业过程中,门架小车自动运  相似文献   

2.
正AGV换电调度是决定水平运输系统效率的关键点之一,为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导引小车作业效率和利用率,要综合考虑AGV当前电量、时间矩阵、换电站的排队状态等因素,在保证码头作业任务按时完成的情况下,完成AGV的换电作业,保证自动化码头作业有序、持续进行根据自动化码头的设计要求,水平运输是衔接岸边船舶作业与堆场作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3月9日,上海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举行了首批自动化设备的交机仪式,标志着振华重工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提供的首批设备正式交机。此次交付的设备包括10台岸桥、30台轨道吊和50台自动化引导小车。该批设备于2016年5月进行首船发运,期间经过单机调试、耐久测试、系统联调、实船作业等一系列考验和优化,不断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作业效率也稳步提升,历经22个月,最终顺利完成交机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青岛自动化码头项目组主导研究的桥吊后伸距缩短优化方案,能有效降低码头投资建设成本、设备制造成本和设备运营维护成本,为港口节能降耗工作作出贡献,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纵观当前全球船舶趋向大型化,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世界多个大型集装箱港口纷纷以建设自动化码头作为发展方向,自动化码头岸边起重机也经历了从单小车到双小车发展过程。通过大量的使用数据分析显示,双小车起重机能极大地提升码头前沿的装卸效率,当前  相似文献   

5.
郑伟鸿  黄争 《水运工程》2022,(10):190-194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多以“双小车自动化岸桥+堆场垂直布置端边装卸”的布局方式为主,较少采用传统的“单小车自动化岸桥+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的布局,当自动化码头堆场与岸边无充足空间时,宜采用“单小车自动化岸桥+IGV桥底装卸+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的作业模式,可提高单小车岸桥与IGV协同作业效率。本文提出岸边装卸作业工艺流程及IGV交通组织方案、各级系统适配于工艺流程的功能逻辑要点、操作规范流程及重点注意事项,确保自动化作业有序、稳定、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合理通过能力评估问题,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立采用"双小车岸桥(DTQC)+自动导引车(AGV)+自动化轨道吊(ARMG)"工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模型,对顺岸布置的自动化码头通过能力与码头服务水平、泊位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码头服务水平(AWTAST)与泊位通过能力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且在一定码头服务水平下,泊位合理通过能力随顺岸式码头泊位数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基于仿真结果进行公式拟合,提出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泊位合理通过能力估算方法,可以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划与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内自动化码头的推广,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会逐渐普及,中转平台作为其关键部件,其合理的布置方案和位置确定原则,有利于降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筹建工作中设备选型难度,保证获得较高的运行效率自动化双小车岸边起重机的中转平台是自动化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的重要机构,是装卸作业时集装箱在岸边起重机两小车之间转换接力的平台。中转平台的布局是否合理将  相似文献   

8.
许云 《珠江水运》2014,(20):28-28
全国首个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设备系统3台自动化双小车岸桥、16台自动化轨道吊、18台自动导航运载车和8台集装箱转运平台已经全部安装完成,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全自动化码头整个流程明年4月底可以投入生产试运行,明年底投入商业试运行。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定位测量系统,测量堆场内所有货物及装卸设备在堆场坐标系统中的位置,实现岸桥、起重机、搬运小车的自动化控制。以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为例,从大车机构定位、小车机构定位、起升机构定位、吊具位置检测、集装箱位置检测等方面阐述了定位系统的功能及作用,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动化码头工业场景无线工况,对比分析传统Wi Fi系统和4G-LTE系统,设计了基于4G-LTE技术的双网双覆盖冗余无线通信系统,解决了自动化码头无人物流小车AGV、无人集卡及跨运车的自动化控制问题。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更高的网络覆盖率和稳定性,可保障自动化码头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失效安全的设计理念,结合码头作业效率优先的原则,建立了主小车摆动模型,给出了双小车的动态防撞策略,试验表明该控制策略有效、可靠,并成功应用于自动化双小车岸桥,保障了双小车岸桥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梁燕  陈阳  金建明 《水运工程》2024,(2):175-179
针对采用单小车岸桥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分析锁销站布置工艺对码头装卸效率的影响,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3种锁销站布置工艺方案分别建立码头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布置工艺方案的设备作业效率、水平运输设备平均循环距离及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锁销站平行布置工艺方案的装卸效率相比单小车岸桥带拆装锁销平台工艺方案提升1%~13%;锁销站垂直布置工艺方案的装卸效率相比锁销站平行布置工艺方案提升12%~14%。仿真结果可为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或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水平运输的双轨轮小车、码头前沿及集疏运区域的双回字型轨道布置、堆场高低架行车的集装箱码头装卸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定位准确、作业效率高、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自动化码头低架桥电动小车涉及的安全性问题,对其设计及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啃轨、碰撞、打滑等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各自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比较了常用的解决措施,为电动小车的设计和实现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新型集装箱自动化装卸工艺针对现有集装箱自动化装卸系统效率不高、作业方式不符合国内习惯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高低架行车系统和循环平板小车系统的新型集装箱自动化装卸工艺(见图1)。集装箱码头前沿采用双小车岸桥;堆场采用高架行车系统;前沿与堆场之间的集装箱水平运输通过回字形循环平板小车系统来完成;进出港闸口采用低架行车和堆场后方多路回字形循环小车系统,以实现外集卡进口箱和堆场出口箱集疏港。  相似文献   

16.
拆装集装箱扭锁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之一。采用单小车岸桥的自动化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中通常采用固定式集中拆装集装箱扭锁工艺方案,存在交通组织复杂、安全性及车流周转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依托广州港南沙自动化码头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式集中拆装集装箱扭锁工艺方案,从平面布局和作业流程上对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方案利用设备智能调度和电子锁闭技术实现拆装扭锁作业过程中的人-车隔离分流,具备交通组织简单、车流周转效率高的优点,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拆装扭锁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动化码头岸桥中转平台是集装箱锁扭拆装的重要区域。以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分离式双小车岸桥中转平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结构布置与工作流程,根据实际作业情况给出了中转平台拆装锁扭流程规划、中转平台安全设施分布与安全管理规则措施。实践表明,该方案可保证人员安全,提高平台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港工技术》2021,58(4)
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双小车岸桥设计过程中,将机房由后大梁尾部转移至大车轨距内加大了钢丝进出滑轮和卷筒的偏角。为保证出绳角符合国标规范,本文以双小车岸桥俯仰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俯仰机构多层缠绕卷筒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式,结合机房具体布置,设计了一套符合国标规范的钢丝绳卷绕系统,对钢丝绳进行有限元法受力分析并统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后续多层缠绕卷筒在其他设备上的应用提供借鉴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传统集装箱码头还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船作业时,解挂锁销作业是必不可少且极为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码头的装卸船作业效率。智能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解挂锁工艺方案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岸桥设备的选型和集装箱码头对岸桥装卸船效率指标的要求水平。本文结合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项目的工程特点、建设规模及装卸船设备选型,介绍与单小车岸桥适配的地面相对固定的解挂锁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0.
陈钦  岑学徐 《水运工程》2022,(10):159-162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港区道路的使用要求和工艺条件与传统的集装箱码头不同,且对港区道路铺面结构也有特殊要求。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铺面结构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港区道路铺面结构的受力要求、交通渠化、智能引导车(IGV)的定位特殊要求等进行分析,采用铺面类型适应性分析、磁钉避让处理、交通标线处理、平整度处理、IGV荷载作用下的铺面结构计算分析等应对方法,以满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使用要求,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