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判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如何正确判定城市客运交通走廊是进行城市大运量客运交通方式规划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对交通源和交通方式的集聚效应特点,提出采用效应场和场中介质的概念来模拟交通走廊对交通流和交通源的吸引作用。应用衰减函数或磁感函数作为效应场函数模拟分析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对附近范围产生的集聚效应,采用人口密度、出行生成密度或潜力密度作为介质函数来表现走廊附近范围的土地利用形态,提出了一种直接根据用地来确定城市客运交通走廊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空间需求分布和交通流向分布,识别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走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及成因剖析。研究成果将为深圳市过境、疏港货运交通组织提供基础资料,对其他城市的货运交通规划和组织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娜  赵红茹 《公路交通科技》2013,(4):274-276,286
伴随唐延路沿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极大影响沿线正常生产生活。为了保障沿线交通运行的良好秩序,保障高新区向南扩张的发展需要,2011年对唐延路与沣惠南路交通走廊沿线实施了单行交通,走廊中央绿带宽150m,是沿线居民的休闲活动中心,行人流量大,单行后左转流量大,南北衔接道路交通几近饱和,对单行交通方案形成了挑战。高新区通过流量调查、单行方案总体设计、交通设施设计、信号协调设计、交通仿真模拟、全国专家论证,形成了系统方案;通过试运行、民意征求与反馈、绩效测算等系统工作,定量测算了单行前后的利弊。单行方案实施评价得出道路车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区内拥堵缓解效果明显,走廊及联通道路的出行者从中受益,并可为更多的出行者服务。本文对唐延路单行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也为西安市或其他城市主干路单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谷型城市是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一类城市。该文从河谷性城市所面临的严重交通问题入手,通过介绍河谷型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对城市内部交通的影响。以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调查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于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规划研究的方法。并以兰州市为例,就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天津市城市现状交通特征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天津市域交通发展趋势,结合远期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提出构建城市骨架路网、构建快速交通走廊、构建环射交通走廊的应对策略,提出骨干路网建设方案,来缓解现状交通存在问题,同时进行评价分析,指导远期骨干路网的规划,为远期城市路网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为城市交通总体发展空...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山地城市规划和综合交通系统,需对山地城市干线道路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山地城市旧城区和新区发展模式的介绍,分析了干线道路在山地城市中的作用.从地形地貌、城市空间布局、交通出行及道路网等方面分析了山地城市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山地城市干线道路规划设计在功能定位、技术标准、交通组织等方面的特殊性,结合贵阳市城市干线道路建设案例,对山地城市干线道路的功能与标准、交通廊道、线形设计、横断面、新技术理念等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交通容量的确定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交通容量是衡量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定量指标,研究城市交通容量的基本理论和确定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各国交通容量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交通容量划分为微观交通容量和宏观交通容量,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然后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交通容量确定方法并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城市交通容量,从而为政府部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衡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陶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126-129+137+17-18
当前上海亟需建立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交通治理新路径,以进一步提升交通辐射能力。立足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从提升交通设施效率,提高交通服务品质出发,分析了构建上海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从服务上海、服务市民、提升智慧管理等多个维度,介绍了多层次可展现、可跟踪、可分析的综合指标体系及应用场景。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助力上海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决策和提升上海的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对提升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治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客运交通结构优化是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提升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客运交通结构影响因素的性质,建立模糊解释结构模型,将客运交通结构的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层次:直接影响感知因素层、间接影响认知因素层、过渡连接因素层和根本性因素层,并使用有向弧对于层级之间与层级内部的影响因素关系进行了连接.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城市规模为根本性因素,资金投入为过渡连接因素,道路布局、基础设施、出行者特性为间接影响认知因素.研究结果确定了优化客运交通结构的关键性因素,以哈尔滨市为实例,从交通政策、土地利用、出行方式效用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碳减排和碳循环得到了广泛关注.碳足迹的研究就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它是节能减排的基本量化参数.在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对交通领域碳足迹进行专项研究,了解交通领域实现低碳化的潜力和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实现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对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回顾了交通领域的碳足迹的主要研究,介绍了碳足迹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国内外交通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目前交通碳足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关于交通领域的碳足迹研究都只是关注交通活动的某一方面,在对碳足迹进行研究时,应扩大研究范围,从多个角度进行,并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4):148-148
南京路和北京路能否改成一对单行道?凭经验,恐怕很难回答。在最近首届智能化交通仿真系统技术应用研讨会上,各路专家为我们打开了改进交通现状的又一扇窗口。上海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范炳全教授说,智能化交通仿真系统可以对商务楼等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如上海内环线以内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中缺乏交通出行率指标的现状,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土地使用及交通出行率的研究方法,在对北京市城区范围内334个住宅小区进行交通出行率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度分析方法确定了出行率重要相关参数,并分别用平均生成率法、参考调查点法(图表法)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初步得到了北京市住宅建筑出行率指标的建议取值标准。本文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城市其他类别建筑项目交捅出行率调杏和分新处理工作.所梧出的居住娄王聿笛.交踊出行率指标值可供城市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启明 《交通科技》2010,(4):102-105
目前我囯单向交通多为支路、小巷,分布较分散。文中以唐山市为例,提出单向交通网络化,组织城市主干路与次干路为环路网络框架,形成对称衔接的单向交通双循环网络系统;依据单向交通组织原则,从交通延误小、绕行距离短、路网负荷均衡3个方面作了相应的系统设计,提高网络交叉口通行能力达41.7%,将产生局部交通网络驱动大区域性交通网络畅通效应。另外,还对单向交通绕行问题及交叉口通行能力作了进一步实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最常使用菱形简易立交的交通特征和主要问题作了详细分析 ,据此提出以单点菱形型式改进常规菱形立交 ,从几何设计、交通效率、安全行车及交通组织管理各方面采用技术措施 ,大幅提高立交的交通适应性 ,并以应用实例展示了单点菱形立交型式在城市路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采用的交通工程设计方法 ,综合了城市建设、运营、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需要 ,所遵循的设计理念具有示范效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快速路与其平行的地面主干路存在紧密联系,形成天然的交通走廊.对于城市快速路交通走廊的拥堵问题,应采取协同控制,充分考虑其中的高度关联.本文综述了城市快速路交通走廊控制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传统的控制理论多为集计层面的交通流控制,状态估计由模型推导得到,并通过滚动时间窗更新.然而,一些交通现象难以精准刻画,且难以大范围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覆盖以及实时的交通监测成为可能,控制方法的协同性、实时性、精准性不断提高.未来随着智能网联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的逐渐普及,原先由人类驾驶车辆组成的交通流将转变为新型混合交通流,控制手段将广泛作用于个体车辆,实现高度协同的车辆控制,且交通管理控制将与出行服务高度整合.新型混合交通流模式下的城市快速路交通走廊控制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同时,用户最优与系统最优的最佳组合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都市圈之间以及都市圈内部2个层面,分析了城市群交通需求特征、交通网络结构特点和交通发展模式.以苏南城市群为案例,分析了苏南城市群交通存在的问题和交通发展对策.结果表明:都市圈核心城市之间表现为高度集聚的区域运输走廊,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形成“点—轴”总体结构布局;都市圈内部表现为围绕核心城市的放射状运输走廊,具有明显的圈层特征,内圈层轨道交通处于主导地位,中圈层适度发展BRT和都市圈轨道,外圈层以小汽车出行模式为主;苏南城市群是国内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之一,应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理顺干线公路功能,引导区域城镇形成紧凑型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7.
超大型、大型城市的“空间集聚”效应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城市道路进行快速化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福州市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路网形态非常具有典型性,因此对福州市骨干路网快速化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福州市骨干路网的建设发展情况,结合现场踏勘、交通大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路网系统层面的快速化提升方案,并从新增二点五环、北扩三环、工业路—国货路快速化等方面,对总体方案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晋  张建光  陈富泽  杨圣文 《公路》2023,(6):434-440
为科学衡量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研判发展形势,通过分析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领域分布,并基于促发展、重要性、潜力度和可考核的原则从低碳运输系统、低碳交通设施和低碳能力建设三大方面构建了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测度模型,重点对区域低碳交通水平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运输系统的贡献度最高,对促进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作用;二级指标中的关键因素为城市低碳出行、低碳公路网和低碳铁路网三项指标。最后以云南省2020年各指标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测度模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测度模型能够较好表征云南省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该测度模型可为省级行政区域或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的监测和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机动车-机动车交通冲突定义、交通冲突度量指标、冲突严重性判定以及交通冲突评价与预测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归纳和综述。分析表明,目前交通冲突研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传统的冲突度量指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和不一致性,冲突潜在碰撞的后果严重性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交通事件分级模型和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认,冲突严重性判定存在一致性问题,交通冲突产生和发展的微观机理研究不足,缺乏真实环境下整个区域相互作用车辆精确连续轨迹追踪的数据获取手段。建议未来从以下方向进行优化:复合的改进度量指标比单一指标更为科学合理,并要考虑冲突潜在碰撞的后果严重性;统一和规范交通冲突度量指标的使用也有一定意义;需要针对多个参与者的"区域连锁冲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通过采集区域多车辆连续时空轨迹大数据,得到区域多车辆冲突时空演变模型,并进行交通冲突实时预警和干预研究;另外可通过大量精确数据量化和统一区分各级交通冲突的阈值,并验证交通冲突技术的有效性;在不同设施对象及冲突的空间特征等方面的探索等也会丰富交通冲突研究体系;最后,以上所有的改进方向离不开高精度大范围的采集方法和高效精确的处理手段,故急需真实环境下、长时间的整个区域相互作用车辆精确连续轨迹追踪的大数据获取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城市阳台建设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位于城市阳台景观带的江东路以下穿道路的形式建设,因此对江东路隧道的交通组织设计和路网可靠度进行研究.通过对5个现状交叉口交通流量的调查,对现状交通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江东路隧道项目进行了交通组织设计,并通过路网可靠度研究得出了隧道建成前后岙滩片区道路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结论.结果表明:江东路隧道建成后,岙滩片区南北通向路网系统可靠度从73.8%大幅度提高至92.6%,有效提高了整个岙滩片区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