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滑坡遥感解译可为复杂艰险山区的道路选线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以青海省沿黄公路共和至大河家段公路为研究区,利用高分辨率QuickBird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提取滑坡区域。该方法先利用多尺度分割方法生成滑坡对象,构建滑坡对象的光谱、纹理及形状特征图,在此基础上利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提取出疑似滑坡区,最后结合目视解译,得到准确的滑坡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道路沿线的滑坡区,有效节约人力物力,为后续的道路选线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2.
邵艳  余绍淮  徐乔 《中外公路》2019,39(3):312-314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制约因素多、工程难度大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扫描的山区高速公路环保选线方法。在高精度机载三维激光扫描基础上,通过公路地质灾害遥感识别与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公路纵、横断面设计,实现山区高速公路环保选线选址研究。贵州省都匀至安顺公路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工程方案,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最小,为山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0,(8)
积雪遥感解译为高寒山区的道路选线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以新疆独山子-库车高速公路走廊内的高寒山区为研究区,利用高分辨率WorldView-2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深度置信网络模型(Deep Belief Network,DBN)提取积雪区。该方法先利用分形网络演化分割方法(Fractal Network Evolution Algorithm,FNEA)生成最优尺度的影像对象,构建影像对象的光谱、纹理及形状特征图,在此基础上利用训练好的深度置信网络模型提取出积雪区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积雪区,有效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
从无人机遥感及GIS技术在公路地质选线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入手,利用ArcGIS Engine和C#集成开发法构建了集地质灾害解译、信息录入、属性查询、线路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公路选线系统,并为路线带三维可视化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在桂柳高速公路改建项目中的应用,直观展现了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情况,极大提高了选线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脆弱环境下山区公路具有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特点,综合应用公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3S"技术和数学理论方法,正确合理地把握山区公路选线与环境、地质灾害的关系,以期从公路工程建设的源头上减轻公路选线对脆弱环境的影响,减少或避免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地形地质选线是近年来公路建设中的思想,往往是采取避让不良地质的措施。避让固然是最直接的措施,但避让有时存在没有展线的空间,或由于山区公路路线位置的惟一性而必须经过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时,公路路线更应结合地形条件,充分考虑地质环境条件,采用合理的公路选线设计方法,避免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而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减少公路后期的水毁及养护的难度。本文通过对云南某典型河谷地区公路调查分析,得出:该公路选线设计由于对该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考虑不足,以传统的公路选线的思路进行设计,从而导致了后期公路水毁及沿线地质灾害的频发。基于环境选线的理念,本文提出路线-地质环境的适宜性理念,这对公路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10)
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生命线工程在强震中遭受严重破坏,震后如何进行公路重建的防灾选线是一个难点。结合汶川地震后G213线映汶路重建工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交通遥感技术,建立了强震后高烈度艰险山区公路重建防灾选线技术,主要包括:计算综合地质灾害指数、测评自然边坡抗震稳定性、测评沿线河谷抗震稳定性及综合测评路线走廊的防灾稳定性;提出了强震后高烈度艰险山区公路重建防灾选线的十字方针,即"绕避、穿越、拦挡、治理、留存";运用防灾选线技术及方针,制定了老虎嘴崩塌体路段公路重建防灾选线方案。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艰险山区强震后交通基础工程的恢复重建和防灾选线技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0,(8)
随着公路大量建成投入使用,公路沿线边坡地质灾害隐患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控制公路沿线边坡地质灾害风险,保障公路安全运营,文中系统总结出目前山区在役公路边坡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从管理层面提出4点建议,从技术层面提出以专业排查为前导、理论分析为基础、防预相结合的处治对策,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沙漠公路从建设期到运营期一直受到风沙威胁,沙漠公路合理选线能有效从源头上减少风沙灾害。为研究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不同形态流动沙丘区减灾选线,对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沿线8种流动沙丘地貌进行了遥感影像判译,并按照形态-成因法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沿线8种地貌流动沙丘划分成了横向沙丘、纵向沙丘、多方向风作用沙丘3大形态;从研究3大形态流动沙丘区地形地貌、沙丘运动规律、沙丘表面特征与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路线减灾走向关系,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3大形态流动沙丘环境中沙漠公路减灾选线要点。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流动沙丘区沙漠公路减灾选线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北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气候条件恶劣,季节性冻土等不良地质体分布广泛,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威胁行车安全。传统公路形变监测方法效率低、以点带面,形变信息不完整,该文采用星载InSAR技术对公路形变进行监测,实现公路走廊带大范围形变信息提取,获取冻土区公路路基形变规律,为公路危险路段定点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公路科学建设、安全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区域大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难以开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0.5 m高分辨率WorldView卫星立体图像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在地质灾害因子的自动提取与遥感量化统计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稳定区、较稳定区、危险区与高危险区4个等级。四川省道S302线改建工程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公路交通建设的地质选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13.
青藏公路作为进出西藏的主要干道,对西藏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受多年冻土的影响,青藏公路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病害.为研究多年冻土区青藏公路楚玛尔河K2942路段公路病害与路面平整度,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来获得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图像分析软件中的图像分割功能对研究区域的病害类型和发生面积进行了定量化分类提取,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获取了路面平整度信息.通过研究,提出了以无人机航拍图像为基础进行公路病害定量提取的新方法,为更高效、快速、便捷地研究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路选线要全方位地考虑路线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当地风俗习惯和工程的难易程度,以及路线的性质、使用任务、等级和投资等因素.该文通过对山区公路中的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的选线基本方法和理论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山区公路选线中存在的问题及初步解决措施,并概括出在山区公路选线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研究了公路选线的设计方法,并应用到石门县S304改造工程中,对该工程起点选线进行了研究,得出选用推荐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设施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迈进,但由于山区受到地质、地形及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公路选线方案的设计及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设计特点及原则,然后分析如何设计山区公路选线方案,阐述所应用的选线技术,最后实例分析选线方案,以望对后期设计山区公路选线方案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山区旅游公路线形方案优选工作。本文依托某山区旅游公路工程项目,介绍了除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外的普通山区旅游公路特点及选线影响因素分析,阐述了普通山区旅游公路选线依据、原则及步骤,并对该工程选线A、B两种方案进行优选,且基于安全、技术、造价、景观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A、B两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普通山区旅游公路线形方案,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量及占地面积,保护景区生态系统,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张本涛  刘栋  蔚晓亮 《公路》2022,(5):128-131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全面进入山区化。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具有地形地貌复杂、区域构造发育、地质灾害多发的特点,因此工程地质勘察已逐步成为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工程地质调绘作为一种勘察手段,在前期选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后期工程建设往往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实际案列,简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前期选线中工程地质调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多,地质选线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地质灾害成为选线的控制因素之一。不稳定斜坡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因选线阶段未能及时避让或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常常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阶段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结合保神高速公路在不稳定斜坡区选线的经验,归纳总结了在不稳定斜坡地段选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公路与城市道路技术指标有差别,选线方案需要综合考量。以某市绕城道路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选线原则。调查发现:研究区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不良路段分布广泛。在路线比选过程中,遵循环境选线和安全选线的原则,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路段的方案对比和优化,总结高原地区公路选线的经验。成果对于西部高原山区城市道路选线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从图像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影像纹理、微地貌、景观等诸多方面,对岩石、构造、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进行识别与划分,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公路工程地质信息.结合ENVI和ARC/INFO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专题制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快速、准确地对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