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未给出钢筋锈蚀后和多年服役两种情况下混凝土测强曲线,基于试验室内快速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和实桥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强度回弹法和钻芯法试验,分别得到了两种情况下混凝土强度回弹值和钻芯值之间的关系,对比了回弹法在两种情况下混凝土强度检测的适用性,进一步研究了两种情况下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为钢筋锈蚀后混凝土及长期服役混凝土强度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隧道衬砌强度检测常采用回弹法和钻芯法,两种方法检测的对象分别是混凝土表面和结构内部,回弹法的检测强度普遍高于钻芯法,对此,为查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采用回弹法和钻芯法对新建隧道衬砌强度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和试验,经回归处理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衬砌强度沿深度方向呈先缓慢降低而后加速下降再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衬砌表面回弹法检测强度R1、钻芯强度R2与钻芯拟合强度R3之间满足R1=β1R2和R3=β2R2,并提出了检测工程中β1,β2的建议值;根据模拟结果,探讨了整体式衬砌模板台车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预应力管道位置的确定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和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1个混凝土板模型,模拟实际桥梁构件中预应力管道的布设,采用探地雷达法和扫描式冲击回波法对模型中的管道进行定位检测试验研究,比较2种无损检测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包括体外预应力加固普通混凝土梁、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是一项有效的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技术,施加适当体外预应力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弯极限强度,有效控制超载引起的受弯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发展,延长混凝土受弯构件在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了回弹法、超声法、拔出法、钻芯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现场检测混凝土实体强度方法后,讨论各种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实体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方法,对于完善在"实体检验"基础上新的工程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泥混凝土回弹法与钻芯法测强结果差异案例分析,对回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测定的不同观点加以阐述,通过对极端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引起两种检测结果差异除了方法的不足外,施工控制也是造成两种方法差异重要原因。由于回弹法使用简便、测试快速以及无损的特点,目前仍旧是较为可靠的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模拟预应力构件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入一种基于直接约束法的张拉全过程分析方法。该方法运用MSC.MARC软件建立预应力构件模型,混凝土和预应力筋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模拟,定义库仑双线性模型为混凝土和预应力筋之间的摩擦本构关系,利用直接约束法描述接触关系,进行预应力张拉全过程分析。采用该方法对2个预应力构件模型进行预应力构件张拉全过程分析,将模拟计算值、试验实测值和按设计规范计算的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的有效预应力值与实测值、理论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按照《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要求,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隧道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同时在相同测区采用回弹法、钻芯取样法进行对应比较,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超声回弹综合法在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同时分析了该方法在检测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中产生的误差原因及检测过程需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桥为背景,通过对过火构件外观检查、混凝土强度检测以及静载试验,对过火构件受损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及评估,为该桥的维修加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的准确性,通过超声回弹传统超声波平测修正法和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取平均的超声波平测修正法的试验对比,得出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取平均的超声波平测修正法修正后的平测声速更接近混凝土构件对测声速。在某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实例中,通过传统超声波平测修正法和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取平均的平测法推定强度值与二衬实际钻芯抗压强度值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取平均的平测法推定强度值更接近实际二衬混凝土强度值。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中国公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桥型之一,尚未经过抗爆防护设计,一旦发生爆炸荷载作用,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了2×8 m两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模型的野外爆炸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爆炸冲击波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爆炸荷载(冲击波超压、冲量)在桥面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桥面上方爆炸超压和冲量沿纵(横)桥向呈非线性分布,横桥向和纵桥向超压分布基本一致,横桥向桥面冲量相比纵桥向偏小;爆心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比例距离的减小,桥梁整体受到的爆炸荷载急剧上升;比例距离不变时,随着炸药当量的增大,爆心正下方位置超压峰值不变,但桥面其他位置的超压峰值都显著增大;建立了适用于桥面爆炸荷载模型的超压峰值公式,可供梁桥桥面抗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定某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工作状态,以成桥静载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静载试验相关工况下控制截面的斜拉索索力增量、桥塔塔顶偏位、主梁挠度和截面应力等重要试验数据的详细分析,结合理论计算结果来研究不同静载试验工况下该斜拉桥的索力变化规律、塔顶偏位、结构强度和刚度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荷载作用下该桥索力、塔顶偏位、应力和挠度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该桥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大桥耐久性检测与碳化寿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花江大桥主桥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对该桥的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耐久性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主要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实测值均满足原设计要求;桥墩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测试值离散性较大,混凝土密实性存在一定差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良好,主要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基本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统计规律。利用概率方法及可靠度理论对松花江大桥进行碳化耐久性分析和使用寿命预测,结合桥梁结构形式得到该桥的碳化寿命为107年。  相似文献   

14.
在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拆除过程中,调查了该桥的预应力孔道压浆情况。对该桥预应力钢丝试样进行一系列试验,得到了钢丝的腐蚀情况,以及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等重要力学指标。分析这些经过约10年使用年限的钢丝的力学性能变化情况,为研究和评估类似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汶晗 《路基工程》2019,(2):105-109
为研究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用于路桥过渡段的动力特性,首先开展了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其次运用ABAQUS建立了轨道-路基-过渡段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过渡段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纤维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密度大于700 kg/m3的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可满足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填料性能要求;采用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过渡段时能够减少结构的振动,随着过渡段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填料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抗压强度,是交通、建设行业标准认可的检测方法之一,操作简易,应用广泛.广东肇庆市多年的实践表明,本地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如果套用部颁规程的统一测强曲线进行换算,有时候容易产生误判,如碳化深度偏大时,结果直接影响对质量的评价,因此,研究本地区回弹检测法的回弹值与抗压强度关系,建立符合本地工程实际的测强曲线,准确推算抗压强度很有必要,意义重大,经立项申请,该研究列入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已通过验收鉴定.  相似文献   

17.
由于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低的特点,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通常是带裂纹工作的。为了研究裂纹对于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防撞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对其防护能力的影响,认为虽然混凝土材料在裂纹处不连续,但由于钢筋的存在,不会影响护栏作为纵向的连续结构整体发挥安全防护作用,因此裂纹对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的防护能力没有影响。本文最终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跨海大桥在海水冻融和侵蚀耦合作用下的开裂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建立混凝土冻融+侵蚀耦合损伤Ottosen强度准则,结合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的结构特点和北方近海环境,计算分析、评估了非通航孔桥混凝土承台底部几个关键点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在百年一遇波浪荷载作用下或在百年一遇冰荷载作用下,在服役130 a时非通航孔桥会在混...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古神公路福隆中桥建成通车10d后桥梁遭受火灾,梁底砼大面积剥落及露筋。通过外观、砼强度、砼碳化情况、钢筋力学性能等检测和静载试验,评估结构受损后的状态和性能,提出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上海A5嘉金高速公路某标段内2座桥的设计图、PHC管桩桩基的地质资料、承载力高应变检测值及现场沉桩记录,对影响PHC管桩承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其影响因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