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站西出口工程为郑州站改建工程,共有3座地道,其中南、北旅客地道均为既有地道接长,宽均为7.05 m,中央旅客进站地道为新建地道,宽12 m。由于本工程位于既有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制约因素多,设计、施工复杂。本工程的地道均采用明挖和顶进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而且为了适应本项目的特殊情况,南、北旅客地道顶进节的结构形式均采用了双层结构。以南旅客地道为例,主要介绍该地道的一些设计构思以及施工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铁路旅客地道普遍存在渗漏现象,治理渗漏是个难题。本文通过采用渗透灌浆治理地道渗漏的成功实例来介绍其设计、施工过程。该方法对治理地道渗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太原站站内三处地道接长施工,对地道接长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环节进行了方案优化,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使太原站内三处地道接长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采暖空调建筑的迅速增加,我国采暖空调的能耗也急剧上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已成为面临的重要任务.由于地道风降温系统简单,节省能源和投资,响应了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壁面和空气之间传热数学模型,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利用FLUENT软件对空气和地道换热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以分析湘北地区普通住宅地道通风设计中地道形状对降温效果的影响为例,得出的结论为湘北普通住宅及类似地区建筑的地道通风优化提供了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对类似建筑车站等地道通风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既有线下面修建地道时以往多采用标准便梁进行线路加固,但在线路曲线地段标准便梁的作用受到限制。本文通过衡阳邮政地道线路加固的设计和施工实践,介绍在线路曲线地段修建地道时采用工字钢梁作为纵梁和横抬梁对线路进行的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6.
铁路旅客地道渗漏现象比较普遍,治理渗漏亦是个难题。文章通过采用化学灌浆治理地道渗漏的成功实例来介绍其设计、施工要点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商丘站位于冲积平原区,地层为饱和粉土、粉砂,地层松软,地下水发育,振动易液化。站内涵洞顶进施工结束后,在旅客出站地道施工区域陇海普速场的八条股道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病害,塌陷位置基本位于旅客出站地道两侧台背外5-15m范围内。本文介绍了对既有陇海铁路商丘站旅客出站地道两侧路基塌陷病害所采用的阀管注浆整治施工实例,论述了病害情况及对地道两侧路基采用的直斜孔相结合的阀管注浆整治方案,重点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病害分区整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铁五号线珠猎暗挖区间下穿16#人行地道,共有51根桩基侵入隧道范围,需要对地道桩基进行处理。区间隧道拱顶地质条件恶劣,富水砂层厚。通过方案比选,计算分析,提出了施工方案,在对桩基进行处理的情况下,解决了隧道拱顶距离富水砂层近,暗挖施工困难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确保了人行地道以及区间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引用六十年代后期建造的人防工事的地道风为地面设施降温,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已较广泛的用于公用设施,但是否也适用于对卫生条件要求高的建筑,如行车调度中心等,就涉及到较复杂的卫生学问题和空调技术问题。必须综合研究地道内外的卫生状况,空气成份、温差规律、冷负荷与地道及地面建筑结构的关系、风量计算与风机选用以及消声技术和自动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昆线沾昆增建二线小哨车站DK593+165旅客地道工程的施工,总结了既有线增建人行地道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阐述如何采用挖孔排桩、土钉墙对深基坑进行合理支护,确保施工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京铁科技通讯》2004,(3):15-15
由临汾工务段研制的“注浆堵漏法整治地道渗漏水”是针对旅客地道渗漏水的普遍性问题而研制。以PE泡沫、注浆堵漏王为核心材料,以渗透注浆法为关键技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州客站内京广线K2265+759.28处1×6.0 m某公交化地道的施工实例,针对该工程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外界干扰因素,就如何克服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以及实施可行的施工方案来介绍在旅客站场内铁路营业线下长地道施工技术及组织要点,可作为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南站管线设备地道为主体结构地下两层、平面呈"井"字形、用于放置站房空调、管线等设备的地下构筑物,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沉降较大,并在变形缝处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分析了沉降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为控制地道沉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基基础设计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武威车站站房地基为卵石层,但其下存在既有人防地道,地基基础设计较为复杂。通过对武威车站站房地下人防通道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多种人防通道处理和基础形式方案,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安全、施工工期、工程投资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人防地道的处理方案和基础形式。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地铁2号线上新区间的隧道下穿带有围护桩的金鹰过街地道.穿越段的地质条件差、富含地下水、管线密集,施工难度较大.采用长管棚支护和全断面劈裂注浆形成有效的超前支护,结合洞内跟踪注浆及桩基托换等辅助措施,改善了土体自稳性能,控制了土体的水土流失,并减小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沉降,使隧道顺利下穿过街地道.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上虞站旅客地道顶板混凝土裂缝的维修情况,分析裂缝的成因,介绍使用炭纤维修复加固混凝土裂缝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介绍采用中继间法同时顶进两节旅客地道的施工方法,节省了投资,提高了工程质量,确保了行车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行包运输的发展,保证行包运输的安全和规范化管理,研制开发了行包地道安全报警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改变以往延用的地道变形缝防水构造做法,采用对变形有较高适应能力的新型防水材料多道设防和底缝压浆来达到防水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杭州市大学路~庆春路矩形断面过街人行地道工程为例,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盾构顶管法的特点以及关键工艺流程;紧接着对进出洞口加固与止水、盾构机的顶进施工、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置换注浆、监控量测等施工关键技术做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在软土富水地区,矩形断面过街地道采用的盾构顶管法施工技术是成功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