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海上军事实力的重要表现,二战以来,世界各国为了提高自己的海上军事作战水平,都对航空母舰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舰载飞机是发挥航空母舰军事实力的关键技术,因此,研究舰载飞机在航母的弹射起飞与着落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舰载飞机的弹射起飞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并基于数学模型设计一种舰载飞机弹射起飞的控制系统,并基于Matlab软件对航母的舰载飞机弹射起飞精度误差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上舰是海军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可靠、高效的弹射起飞是保证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根本。弹射作业流程是弹射型无人机上舰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舰载无人机实现弹射协同、流畅作业的必要保障。针对舰载无人机如何与航母甲板弹射装置结合完成弹射起飞的问题,提出一套分段式、模块化的弹射作业流程,用于规划、解决航母甲板复杂环境下的弹射起飞工作。在舰载无人机流程设计中,把各段活动划分成单独模块,适当调节不同模块的工作阶段,满足不同量级的舰载无人机弹射起飞需求。  相似文献   

3.
舰载飞机在海上军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大型航空母舰的自行研发成功,舰载飞机的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等技术的研究也进一步展开。与地面起飞和降落不同,舰载飞机受到复杂的海上气候环境的影响,同时,航空母舰始终处于运动中,给舰载飞机的起飞和着舰提高了难度。舰载飞机在进行着舰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载荷,为了保证飞机在最短滑行距离内安全着陆,航空母舰配备了阻拦挂索等装置。本研究针对某一型号的舰载飞机,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型号飞机的阻拦着舰过程进行了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阻拦着舰系统的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4.
正舰载飞机是以航空母舰或其他特殊舰艇为起降基地的飞机,是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工具。1910年11月,美军上尉驾驶一架"寇蒂斯"式双翼机从"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成功,2个月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成功降落,开创了飞机上舰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开始组建舰载直升机部队。随着海军装备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航母及许多大型军用舰艇上都已装备有各类舰载飞机。  相似文献   

5.
弹射战位及指挥体系的设计开发是舰载无人机弹射流程的核心。论文针对舰载无人机弹射特点,通过战位布置设计、作业手势及口令研究、指挥系统探索,提出一套简洁、规范的无人机弹射战位与指挥体系,用于解决航母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弹射起飞指挥的难题,达到按作业流程安全、有序、高效实现弹射起飞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飞机作为主要武器的大型军舰,通常它可携载数十架甚至一百多架飞机。大家知道,现代的喷气式飞机,飞行速度大都超过了音速,最高的达到音速的三倍以上,这些飞机的起飞速度一般都要求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如果在陆地上的飞机场起飞,通常跑道都在2000米左右,飞机要滑行1000多米才能离地起飞。但是一般的航空母舰可供飞机起降的飞行甲板都不到200米,那么这些舰载飞机是怎样起飞的呢?  相似文献   

7.
弹射器是舰载飞机起飞用辅助加速设备,是与飞机几乎同时出现的航空设备,早期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的侦察校射机,普遍采用火药动力弹射器加速起飞,航母则先后采用了压缩空气和液压弹射器。二战后喷气战斗机开始在航母上使用,由于喷气战斗机重量大,  相似文献   

8.
弹射起飞在工程技术上是一种“以小代大”的做法,它能充分克服舰载机自身动力不足的弱点,使其能以较大的起飞重量起飞离舰,自飞机上舰以来一直是人们解决其短距起飞的“最佳选择”。在出现了滑跃起飞方式后,曾经有观点认为战斗机的陆改舰采用滑跃起飞最为简单,但俄罗斯苏-55的发展实践却说明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陆基战机上舰还是采用弹射起飞更能达到改装的目的,只需要适当加强机身和起落架强度、在机身上安装弹射受力和着舰阻拦钩就可以了。当然。这也要看采用什么样的弹射联接方式,如果是拖索弹射,则改装是非常简单的;但如果是要采用前轮拖曳弹射方式,则情况又有所不同。早期的舰载水上侦察机是通过一个弹射滑轮与机身联接的,而在二战前和二战后数年时间中,舰载机从航母上弹射起飞一直采用的是拖索弹射。第二代舰载机上舰后,前轮拖曳弹射逐渐代替了拖索弹射。前轮拖曳弹射方式是把弹射钩设置在前起落架上,以致舰载机的前起落架就显得“与众不同”,并成为舰载机付出结构增重代价的重要原因。最近人们在讨论我国歼-10舰载前途时,就因为其腹部进气方式而被认为是不适合改装成弹射起飞舰载机。  相似文献   

9.
航空母舰最初是根据海军作战任务需求作为战斗机的舰载母体而出现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母舰与舰载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的。根据这一特点介绍了前苏联海军“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方案的提出、研制、建造、试验、服役及其最终的命运,同时根据舰载机的舰载条件和作战性能,介绍了滑跑起飞-垂直起降-短距起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说的弹射式飞机,指的是20世纪上半叶非航母平台搭载的以联络和侦察为主,可在舰载弹射器、炮塔上或吊放入水起飞,返航降落于水面并由舰上专用设备打捞的轻型水上飞机。  相似文献   

11.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日军舰载轰炸机就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由于中岛B5N轰炸机(即97式舰载轰炸机,盟军赋予它的代号为“凯蒂”)在偷袭珍珠港的战斗中表现活跃,所以随后被大量使用,多从航空母舰的甲板或一些分散在太平洋诸多岛屿上的机场起飞执行任务。然而,由于中岛B5N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设计出来的,所以很快便显得过时了。  相似文献   

12.
弹射器是航空母舰的关键装备,能够帮助各种舰载飞机快速起飞,提高航母的快速反应能力,扩大作战与预警范围,对航母战斗力起到“倍增器”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蒸汽弹射器的工作原理,披露弹射器关键部件的结构,包括汽缸、汽缸盖、活塞以及水刹等。  相似文献   

13.
给出干扰条件下舰载雷达效能评估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雷达接收机输入端干扰功率的计算,进而求出"信/干"比,此结果可直接用于舰载雷达在干扰环境下发现目标概率的计算中.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是苏联国力大增、美国实力不济的时代,苏联从各方面打压美国,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尤为明显。1972年初,苏联决定研制新一级航母,即1160型"山鹰"级核动力航母,作为配套工程之一的舰载战斗机研制任务很自然地落到米高扬与苏霍伊设计局的身上。当时军方分配的任务很清楚,苏霍伊设计局负责研制保护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苏-15K,而米高扬则负责研制攻击用的舰载战斗机米格-23K。由于苏霍伊设计局的舰载战斗机要求在今后的空战中战胜美国海军的F-4"鬼怪Ⅱ"舰载战斗机,所以本文在介绍苏-15K的同时,也将其与同时期的F-4舰载战斗机加以简单对比,以展示其真实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舰载无人机仿真验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舰载无人机战术控制系统的研发需求,以舰载无人机系统为应用背景设计并实现了舰载"无人机仿真验证系统".该系统集指挥控制、链路通信、任务载荷及视景显示于一体,实现了舰载战术控制系统控制无人机的过程仿真,为舰载无人机战术控制系统提供了仿真验证环境.  相似文献   

16.
考虑谱跌的舰载设备冲击响应谱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少华  吴新跃 《船舶力学》2010,14(11):1312-1318
在舰载机械设备的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响应评估和抗冲击设计中,由给定的基础输入运动直接计算,如Duhamel积分,得出的响应谱不能作为谱分析计算输人谱,实际输入谱必须考虑"谱跌"的影响.文中结合-多自由度系统的冲击响应谱分析计算,解释了"谱跌"产生的原理,给出了"谱跌"谱的具体建立方法;运用DDAM对一推进轴系进行了冲击响应计算,得出了各轴承支撑处的最大变形,并提出了考虑推进轴转速条件下的响应谱分析方法;为检验舰载设备的抗冲能力和抗冲设计提供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两栖攻击舰直升机出动回收流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桐  黄斌  何巍 《船舶工程》2020,42(5):11-16
针对两栖攻击舰舰载直升机出动回收流程规划及能力评估问题,通过分析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舰载直升机典型任务样式和舰面作业流程,合理分解舰载直升机舰面保障作业流程,包括主要作业流程规划、作业区域及保障设施。构建出动回收全流程仿真模型,并从提高出动回收能力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指导两栖攻击舰舰载直升机作业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舰载机动力补偿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军事舰船,特别是具有战斗机运载能力的舰船(航空母舰等)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战略力量,对保卫国家海上领土有重要意义。舰载机是指以航空母舰等为基地的飞行器统称,按照机翼结构可以分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等形式。舰载机的起飞与降落问题一直是军事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舰载机在着舰时的动力补偿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飞机器在着舰时具有合理的速度和加速度,保持稳定、安全的着舰。本文首先介绍了舰载机动力补偿系统的原理,然后在舰载飞机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PID控制的舰载飞机动力补偿系统。  相似文献   

19.
对舰载指挥控制C2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匹配分析,是正确合理使用C2系统的前提和依据.本文利用随机Petri网(SPN)建模工具,得到舰载C2系统的可行结构空间;以C2系统及时性和处理能力为匹配测度,得到面向作战任务的舰载C2系统结构优化匹配模型;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实例应用,得到某型舰载C2系统的最优匹配结构.提出的方法操作简单,通用性强,为舰载C2系统匹配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一种异常现象--"大气波导"现象,论述了大气波导形成的气象条件,以及形成波导传播的电磁波的最大陷获波长和临界发射仰角,同时论述了电磁波受大气波导影响能够增大舰载雷达的探测距离,实现舰载雷达的超视距探测及军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