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舒适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现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应与所处的地域环境相融合,车站应成为城市风貌一部分的设计理念.以宁波地铁1号线延伸线的设计为例,介绍了两个车站的设计方案——将地块开发、景观等与车站进行一体化设计,从建筑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轨道交通的建筑属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分析轨道交通消防给水系统在不同阶段消防规范下的方案特点、新旧规范的差异和演变过程,对不同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案例比较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每个阶段地铁车站消防系统的方案特点。按有无消防稳压设备的方案差别,分析如何实现自动启泵,在设消防水池吸水加压和市政直抽两种水源条件下分析如何确定压力开关动作值。提出地铁车站消防系统的优化方案,不断调整设计思路,结合现场调试操作经验,找到符合地铁特点的消防方案,提高地铁运营的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3.
结合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设计,以及对地铁运营部门的调查和相关消防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方法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采用气压水罐、稳压泵和消防水泵组成的稳高压给水系统替代屋顶消防水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施方案,梳理近年来欧洲联盟及国内一些单位关于智慧车站的研究动向,介绍轨道交通智慧车站需求与内涵.以南昌地铁4号线智慧车站建设为例,设计智慧车站总体架构,分析智慧车站建设的技术难点,提出智慧车站实施方案.该方案已应用于南昌地铁4号线智慧车站的建设中,可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上车站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其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模式的设计一直缺乏明确统一的规范依据,消防设计和审查过程中极易产生争议。本文根据地上车站建筑设计的特点,结合城轨及铁路站房工程实例,参考相关规范、规程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地上车站防火设计的方法,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防火分区站厅公共区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 500 m~2,半开敞式的站台面积可以不限;(2)消防车道可沿站房主体两个长边设置;(3)站厅、站台能够避免烟气伤害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安全区;(4)一级供电的重载交通型自动扶梯、安全门端门及站台端部小楼梯、下跨线联络通道可作为疏散设施;(5)本文提出的轨道交通地上车站建筑防火设计建议,可作为今后地上车站消防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商业区的无缝换乘和空间一体化设计要求很高。基于对乌鲁木齐行人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的换乘站及乌鲁木齐高铁站为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高铁进出站层的衔接,对地面、站厅、站台层的空间布局和渠化、换乘模式、商业区布局、应急疏散等功能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仿真优化,并提出了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建设工程日渐增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的特点,从不同消防模式的优缺点、可行性入手,逐次深化分析,得出外部条件允许时采用隧道外灭火模式更为经济可行的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消防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实际工程中,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的特点,对其消防模式进行研究,主要从不同消防模式的优缺点、可行性入手进行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消防设计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结论为城轨山岭隧道宜采用隧道外灭火方式。  相似文献   

9.
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列,而车站建筑消防设计始终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关注的焦点。由于设计人员对现行规范中未予明确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实际执行中做法不统一。故在《地铁设计防火规范》正式颁布前,结合多个车站建筑消防设计项目,通过五个方面的剖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寻求设计上的合理完善,规避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行安全可靠性科学评估的问题,从概率论的视角,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交通服务设施、列车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可靠性进行了定义。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流线特征,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节点安全可靠性评价模型和基于权联模型下的车站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两路口站为例,应用评价模型与方法,计算两路口站进出站节点安全可靠性和车站整体系统的安全靠性。结果表明: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两路口站进出站节点的安全可靠性为92.2%,整个车站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90.4%。  相似文献   

11.
介绍广州地铁5号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设计特点、系统构成以及以太网技术在地铁消防系统的应用。5号线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主控系统(MCS)共同配合实现地铁车站的消防联动控制,既满足了地铁车站的消防救灾要求,又提高了地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围绕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核心目标,设计和研发面向车站管理人员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安全检测系统;深入研究建设和实现系统的相关集成技术及关键保障技术,有效实现客流安全问题的实时自动发现、人工确认,以及应急预案启动、预案实施效果实时跟踪及过程控制,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事件处理的实时高效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涂小华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46--149
介绍广州地铁2号线车站给排水、区间排水、水消防系统的设计及控制方式,分析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措施,对今后的地铁给排水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述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形式、规模及内部设施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提高车站客流集散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从乘客交通流的微观仿真理论出发,对比传统静态评价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及能力评价的动态仿真方法;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证明动态仿真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及设施能力评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车站服务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城市、不同车站乘客的出行服务需求,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反思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标准化设计模式的不足之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的各类服务压力,提出了以运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设计、运营优化策略。基于对乌鲁木齐市民的调查,分析相关乘客的各类服务需求和行为数据,采用微观仿真技术对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的各个车站进行仿真分析,提出涉及设计、运营等方面的各类优化建议,以避免传统的标准化设计模式可能导致的各类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既要满足乘客基本出行需求,也要提升乘客的美好出行体验。首先,提出环境友好车站的概念;其次,以车站主体建筑与客运组织为核心,以人本交通、绿色环保、节能降耗为外延,提出环境友好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评价理论;再次,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求,提出环境友好型车站的9项设计理念;最后,厘清环境友好型车站设计的要点,给出各设计要点的权重,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城市轨道环境友好型车站的设计与建设建议,从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促进车站设计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泥岩等半成岩地层在我国分布广泛,其遇水崩解,强度也随之急剧弱化,易导致基坑的大变形及坍塌.以南宁市半成岩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建设为背景,对该市20个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随设计参数及地层分布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以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超深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5...  相似文献   

18.
岩溶发育地区地铁车站结构受力复杂,工程施工及线路运营风险较大。通过对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某车站工程岩溶发育成因、特征机理、支护结构型式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提出设计及处理措施,以期为本地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岩溶处理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月亮湾站为例,从公共区空间形式、与周边地块及建筑的对接、对城市空间景观的影响、装修风格等方面对其设计方案进行总结设计,进一步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重点车站及特色车站方案的切入点及思路,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交通空间以及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20.
站台宽度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模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日本和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日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设计计算方面存在的差异.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对地理位置、功能性质不同的车站,站台宽度计算也应不同;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